标签:
育儿幼儿园师德早教杂谈 |
分类: 育儿早教 |
前些天在一位妈妈的博客里看到她讲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上课时因为没达到老师的要求,被老师打,而且和班里的其他家长沟通后发现班里的孩子都被“打”过,不过看这位妈妈说的“打”应该只是老师下意识的拍了一下孩子,并不是网上常被人肉的那种虐童事件中的打骂,所以当家长们在群里讨论到底要不要找老师,有的家长觉得老师是恨铁不成钢,有的家长觉得孩子不听话老师气急了打一下也能理解,也有的家长觉得再怎样老师也不能动手打孩子脑袋,还有的家长担心找老师后老师会给孩子穿小鞋……
因为具体详情也不是很了解,不想过多评价人家的问题,只是我是觉得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家长在一边私下讨论瞎猜不如直接找老师沟通一下,当然语气要平和但是也要有力度,这样既能详细了解当时的情形,也能让老师知道家长的想法,如果老师只是善意的就像有些家长说的恨铁不成钢的拍一下孩子家长倒是也不必斤斤计较,只是提醒老师下次别打头,可如果老师真的是脾气不好习惯性的打孩子,这样也能对老师有敲山震虎的效果,暗示老师我们家长已经知道这件事,不要太过分。其实我觉得虽然新闻里天天出现各地幼儿园都有老师心理变态,虐待幼童事件,但是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老师尽管也有脾气不好的,但还是从心里喜欢孩子的!
这件事也让我想起最近发生在麦子身上的几件事。
事件一,开春的时候,那段时间麦子变得出奇的淘气,浑身上下总有发泄不出去的精力,行为也变得很粗鲁,对周围的人,常常不分大小的横冲直撞,有时被他撞一下疼半天,尽管每次他撞完我们我都会提醒他不要这样,这个行为很粗鲁,也有一定的危险,撞的我们很疼并要求他道歉……可是一直没有收敛,终于有一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他和小朋友闹着玩,结果用力太猛把小朋友推倒撞在椅子角,小朋友的脑门上被磕出一个乒乓球大小的包,老师严厉的批评了他,并且晚上放学时又告诉了我,回家后我又对他批评教育一番,第二天上学时看到那个小朋友,又赶紧让他和小朋友以及对方家长再次道歉,从这以后麦子终于开始收敛自己的行为。
事件二,1个多月前一天姥爷去接的麦子,后来隔天老师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前一天没有让麦子自由活动,而是坐在一边看,不是不让孩子上课……说的我一头雾水,细问后才知道原来前一天因为做游戏时麦子手里拿着飘带原地转圈圈假装飞起来的样子。但是他这样手里的带子就会抽到旁边的小朋友,虽然并不疼,但是老师觉得这样做不太好,疼不疼放一边,的确容易引发小朋友间的矛盾,(5、6岁男孩开始贱招,确实是有点招人讨厌哈,)就制止他继续这样,说了两次没听,老师就让麦子坐到旁边去看别人玩,想想做游戏时应该怎样做,顺便让他帮忙监督哪个小朋友的行为有危险……刚好是姥爷去接的他看见他在旁边没上课,老师担心孩子和老人回来和我说不清楚产生误会,其实姥爷回来啥都没说,压根没当回事,老师不说我都不知道
,不过也能看出老师的认真负责……
事件三,大概1个月前,某天晚上安先生和麦子在浴室洗澡,爷俩一边洗一边聊天,浴室里开着排风扇我听的不太清楚,洗完出来时安先生让麦子把刚才和他说的话再和我说一遍,于是麦子告诉我他胸口疼,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是老师杵的!我心里一惊,不过据我所知麦子幼儿园的老师绝大部分人都很好,对孩子都很有耐心,虽然老师也有发脾气生气朝孩子们大吼的时候,毕竟现在一班将近40个孩子,一群小魔头叽叽喳喳闹起来不听话老师不着急不生气才怪,但是没听说过有老师打人。另外,我知道麦子现在也的确很淘气,有时候也会故意隐瞒对他不利的信息,所以还不能立刻做出判断,还是要多问问才能知道事情经过。
我把麦子搂在怀里说,“哦,老师把你弄疼了,妈妈给你揉揉,妈妈的小神手一揉就不疼了!”(“小神手”是我和孩子们间从小建立的一个亲子间的信任,麦子在很小的时候每次受伤我都会抱抱揉揉,他通常就会立刻停止哭泣,感觉好多了不疼了,甚至后来直接让我揉两下,根本不会再哭,一来二去他就管我叫小神手了。玲珑现在也是这样
)果然揉了没两下麦子就说其实他已经不是很疼了,只是一按有点疼,我心想胸口前这是骨头,谁一按也有点疼,不过没说破,接着说,"嗯,看来老师真的是手劲有些大了,她因为什么杵你呀?”麦子立刻回答:“就是抢球,她把我杵疼了我一松手她就把球抢走了,不过是在游戏的时候。”我说“那应该不是故意弄疼你吧?”麦子说“嗯,也算也不算!她就是为了抢球才杵我的!”
仔细问过之后,了解到原来是他们户外游戏时,老师和麦子抢球,麦子抱着球不给,新来的小老师就用手杵了麦子胸口一下,劲道有点大,把麦子推倒了,这样麦子就不得不松开篮球,老师就把球抢跑了。其实就是闹着玩,但是老师手劲大了点,把小朋友弄疼了,麦子说他当时疼的都哭了,结果老师也没理他,而且这并不是第一次,不过心里暗想小子叙述的还算公道,我又问,“那你找张老师了吗(班主任)?”“找了,可是她就说回头说那个新老师,然后也就没理我,也没让老师跟我道歉!”麦子停了一下接着忽然声音提高了一些,气呼呼的又说道:“她把我推倒了,还杵的我这么疼,我都哭了,她也不跟我道歉!!”我笑了笑心里已经对麦子的想法猜出了七八成,然后问他“那你希望妈妈怎么做呢?”麦子立刻嘟着嘴问“您能去找张老师吗?跟她说说为什么老师弄疼我了都不道歉!”
听到最后总算听出了问题的重点,对于麦子来说,他真正生气的不是老师把他弄疼推倒,而是之后既没有来扶他,也没有任何道歉的表示!
说实话听到这儿出于作为妈妈的条件反射我也是有些不高兴,毕竟把孩子交给幼儿园最重要的是安全,孩子之间的打闹也就算了,怎么老师还这么不着调呢?而且也是,把孩子推倒了见孩子哭了老师怎么不理不睬的没事人一样,甚至晚上放学时也没有老师跟我说这事。不过之前我就说过,关于幼儿园的事再不高兴也不能轻易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对老师的不满,那样无疑等于火上浇油,一点不解决问题,反而给孩子带来负面情绪。所以我赶紧先检查了一下他说的被老师杵疼的地方,看上去除了有点红也没什么其它症状,而这点红也可能是刚刚用手指蹭来蹭去弄的,而且从他的口气中猜测已经不是很疼,只是心里很生气而已,重点还是要安抚孩子的情绪。
我觉得前面共情已经做的差不多,后面还是应该帮孩子打开一下心结,分析一下事情经过。我跟麦子说,“这次老师弄疼你又不道歉的确是老师的不对,不过你能不能男子汉大度一些先原谅老师呢?我知道你们老师一向都很喜欢你,你也说了那个新老师不是故意弄疼你,只是为了做游戏,你现在还这样生气是不是有些浪费时间呀?马上就要睡觉了,带着气入睡会做噩梦的……另外,你想想这和你平时跟老师闹着玩经常没大没小的是不是也有关系?妈妈也告诉过你很多次,不要跟老师打打闹闹的,因为你平时和老师们就这样没轻没重的闹,老师就会觉得你比较皮实,没那么娇气,所以反过来老师也就把你当朋友一样跟你闹着玩,毕竟你们的新老师才20郎当岁,自己还是孩子呢……当然,妈妈答应你明天一定会去找老师谈一下这件事,不管怎样老师弄疼小朋友也应该道歉!”
听到我最后结论性的语言麦子很是心满意足的点头回房间准备睡觉去,而我心里开始纠结上了。虽然我的确是认为老师弄疼小朋友应该道歉,但是话说回来这事应该跟老师怎么谈呢?按麦子说的这样,那位老师是不对,至少没有基本礼貌和对孩子的尊重,可我若真的这样找到幼儿园是不是也有些小题大做?毕竟现在各地幼儿园虐童事件屡有发生,而麦子的老师只是闹着玩没掌握好分寸,简直算不上什么事!但是难道就这样默不作声了吗,毕竟麦子也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之前麦子都没告诉我们,而这次孩子既然说了,并且提出要我去找老师谈的要求,关键是我也答应了孩子,如果不去一来肯定会影响我在孩子心目中的诚信度,二来这种事以后会不会还会继续发生?当然还有麦子幼儿园每年升班时老师不是跟班走,从春节过后就会陆续更换,基本到夏天这俩月是班主任交接的时候,新来的老师我还没见过,不知道会不会是明年升大班后的班主任,我也会担心把老师惹不高兴到时给孩子穿小鞋,对于5、6岁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老师随随便便一个区别对待就足以打击孩子幼小的心灵了,所以我还是要先冷静下来好好分析一下整个事情轻重再做决定。
我知道麦子并不是个娇气的孩子,平时磕下碰下根本不当回事,以前从幼儿园经常带伤回来,问他怎么弄的他也说不知道,有几次说是小朋友抓的,但是也都没告诉老师,所以如果他都哭了的程度,那多半当时的确是真的很疼。但是麦子也是很淘气的孩子,而且处在5、6岁的年龄,正是没轻没重的时候,他经常一玩闹起来就不管不顾的,在家里时常撞痛我们是经常的事,在幼儿园可能有所收敛,不过孩子一玩起来有时候可能也什么都忘了,很有可能因为他平时太调皮,所以老师也就无所顾忌,没把他的疼当回事。而麦子偏偏有时也是个爱较真的的孩子,虽然有淘气不听话的时候,但是大部分时间对那些基本的行为规范又很在意,比如在外面扔垃圾时一定要分类,按照垃圾的可循环和不可循环扔到垃圾桶;还有过马路从来不会闯红灯,有两次我们光顾着说话没注意红绿灯,看没车就直接过了马路,结果被麦子念叨了好久,到现在还会掰着手指头跟我数我闯了几次红灯,以至于现在遇到再着急的事即使没有车我都会等绿灯亮再走。而在上面的前两个事件中,不管麦子是因为做游戏动作过大撞到小朋友,还是他无意识的自主活动影响到别人,老师都批评了他,或是让他给小朋友道歉,或是惩罚他暂停自由活动时间,虽然心里也不舒服,不过因为撞伤小朋友他心里也很内疚,而转圈圈飘带抽到小朋友更是他没有意识到的,所以当老师指正他要求他向小朋友道歉时他觉得是很正常的事情,那反过来如今老师弄疼他他觉得老师也应该跟他道歉!!
问题的关键就是在道歉这事上,虽然事情本身很小,但是我的确觉得既然要求孩子在伤害到别人时要道歉,那同样大人也应该如此,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怎么要求孩子就应该怎样要求自己,尤其是在这些基本礼貌行为习惯上,很多时候你告诉孩子10遍不如亲自示范两遍,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而幼儿园老师正是教授孩子如何遵守这些基本的行为礼仪常识最重要的人,就更应该严格规范自己的礼貌行为,时刻给孩子做好榜样,否则刚还告诉孩子弄疼小朋友要道歉,反过来却对自己行为没有约束,如何让孩子能信服你?同时会让孩子感到困惑。麦子不是就质问为什么他要向小朋友道歉,老师对他却可以不道歉?这个问题我实在无法回答,所以就这一个问题已经足以让我决定去找老师谈一下。
当然去找老师谈也不能横冲直撞的质问老师,找老师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吵架。为了看上去更像是自然的和老师随口一提,所以时间要选的恰到好处。不能拖太久,否则麦子会一直追问我,而且时间久了再和老师说可能也没多大意思了,而第二天早晨老师虽然如每天一样在门口等待孩子们,但是因为时间比较紧,三言两语的说不清还总是被别人打断,所以也就没跟老师提这事,其实也可以中午打电话,但我又觉得占用老师午休特意打电话说这事有些小题大做,而且打电话因为看不到对方的眼睛,其实会影响沟通效果,说不好还可能引起误会。于是选在了幼儿园放学接完孩子,老师那会也没什么事了,占用几分钟的时间就把事情说了。
首先我特别强调我没有怪罪那位杵疼麦子的老师的意思,做游戏的过程中这种事情难免……巴拉巴拉,总之就是我们是很通情达理的家长,不会计较弄疼孩子这事。一方面我确实没有怪人家的意思,自己的孩子什么样自己清楚,麦子要不是平时和老师没大没小的闹,老师也不会这样,另一方面我很清楚就算我真的介意,再怪人家老师又能有什么用?只是做游戏不小心把孩子杵疼了,而现在孩子并没什么大碍,我要是揪着这么点破事不放,人家老师能高兴,觉得这家长怎么这么多事,能不戴有色眼镜看孩子?所以既然事情的重点不在弄疼孩子这事上,自然就一带而过,但是在问题核心上该说的话必须要说,老师不小心弄疼孩子不要紧,我们不介意,但是弄疼孩子不道歉这事让孩子很介意,而这是和孩子成长行为规范有关的事情我们也会比较介意。
有人可能会觉得你这家长是不是太事多了,不知道有多少幼儿园里天天上演老师打骂孩子的戏码,人家家长都能忍则忍,而这个老师只是弄疼孩子不道歉家长就找老师谈话也太挑剔了,见过几个老师向孩子道歉的?……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自己,但是在几年的育儿过程中,随着孩子的成长,也伴随着看过的育儿方面的书籍不断增多,我越来越体会到一点就是孩子的事无小事,在我们眼里可能只是小米粒大小的事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天大一样的问题。就比如这件事,麦子的确没有因为老师弄疼推倒他而生气,但是因为老师不道歉而感到很郁闷和失望,甚至对行为规范产生了怀疑。在和我说这事时他最后反复强调老师为什么不道歉?这完全给孩子的行为标准造成混乱,如果放任不管,那很可能再做类似游戏时麦子就会学着老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弄疼小朋友也无所谓,也不必道歉……这绝对不是我的无端猜测。孩子在6岁前发育的不仅仅是脑细胞,更重要的还有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孩子最善于模仿大人,尤其是3-6岁间,大人说的话他们未必记得住,但是大人做的事他们一定印在心里,平时在家如果我不小心碰到他也是会道歉的。所以我和他的班主任老师强调,作为老师言传身教,应该也是身教大于言传,对孩子有什么样的要求老师应该先给孩子做表率,虽然我不是非要逼着当下就得找到那位老师给麦子道歉,但是我希望班主任可以和那位老师谈一下,哪怕是引以为戒,以后注意也是好的,当然最后我们也希望老师和孩子闹着玩的时候虽然孩子有时没大没小,但毕竟是孩子,老师下手时还是要注意一下不要再杵孩子的胸口,那样还是有危险性的。
最后的最后我当着老师的面也说了麦子,作为男子汉要宽容,这件事就此翻篇不要再提,而且以后在幼儿园做游戏时不管是对小朋友还是对老师都要先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横冲直撞,不能没大没小的胡闹,你尊重了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麦子表示明白也记住了(不过我相信过不了两天他就又忘了……)。因为我履行了对麦子的承诺,来找老师谈话,所以麦子已经心满意足,也并没有揪着这事不放,必须让老师补上道歉的意思,所以后面我也就没再跟踪这事,也没有问过麦子后来那位老师有没有给他道过谦?不过我相信班主任回去一定会告诫那位老师,因为这是对老师对幼儿园都好的一件事,而且作为家长我们也没有找茬的意思,所以我也相信老师们不会因此就给孩子小鞋穿,事实上应该也是如此。
有时接送麦子时会和老师闲聊几句,打听一下孩子在园内的情况,从老师的反馈来看,麦子在幼儿园里平时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老师原话就是挺懂事的,没有像有些男孩那样特别淘气不听话的地方,关键是他是个可以讲通道理的孩子,只是最近有些鲁莽,动作常常做的很大很有劲,是男孩子发育成长的一个正常阶段,需要老师和家长多多正确引导,而平时老师其实经常把他当成小班长一样分派任务,比如吃饭、洗手时维持秩序呀,比如去别的班跑个腿给其他班老师送个东西呀,有天放学时麦子还跟我说为什么老师总喜欢给他派活?还经常让他帮忙在洗漱间监督小朋友们饭前饭后洗手?虽然我无法给孩子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我觉得这对于小孩子来说,绝对是种锻炼,既可以让孩子学习管理别人,同时更可以提高对自己行为的规范,我相信不管老师出于何种原因都绝对是善意的。
虽然现在的世道人心隔肚皮,但既然把孩子交给了幼儿园就应该相信老师,虽然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缺点,老师也不例外,但我还是相信绝大部分老师都是爱孩子的,都在努力想把孩子教育好,照顾好,所以为了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作为家长应该主动打破与老师之间的隔阂,积极与老师建立紧密的联系,主动让老师了解孩子以及他的家庭现状,也及时从老师那里了解到孩子在园内的情况,这样才能真正的和老师共同建立起针对自家孩子的有效管理。否则背后议论的再多,对孩子也是没有一点帮助,反而给自己增添负能量,与老师间的误会越来越大。当然还有一点也要说明,我之所以对麦子的老师如此认可,也是基于我相信他们幼儿园的整体素质以及老师们的人品,毕竟这也是当初下了一番功夫和心血,全方位的考虑才给孩子挑的幼儿园,所以这样的信任也许并不适合每一家幼儿园,家长在和老师开诚布公前还是要先考虑一下老师的人品和素质,的确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明事理,都能和家长建立有效沟通渠道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