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万圣节鬼节南瓜灯diy亲子家庭聚会天坛 |
分类: 影像日记 |
万圣节的由来及风俗(摘自网络)
万圣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又叫“鬼节”。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一年的生活。到了公元1世纪,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但从此废止了烧活人祭死人的野蛮做法。
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到了今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脸。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习俗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 “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吃就捣乱”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另外还有南瓜雕空当灯笼的故事。这又是源于古代爱尔兰。故事是说一个名叫 JACK 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一天 JACK 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 JACK 就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 JACK 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 JACK 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
上大学时就听说每年三里屯酒吧街都会在万圣夜这天有活动,很多的年轻人装扮成各种或是有趣或是可怕地样子,聚集到一起联欢,可是那时也从没想过凑凑热闹,体验一下异国节日风情。去年秋天带儿子去798时刚好赶上万圣夜这天,偶然碰到一群外国人化妆成各种骷髅厉鬼南瓜人游行,才觉得似乎也挺有意思的。
今年儿子上了幼儿园,虽然幼儿园没有组织他们小小班的孩子搞活动,但是我也很想让孩子体验一把新鲜事物,
刚好今天就是万圣节,而昨天10月31日,是万圣夜,原来是很想带麦子去酒吧街附近凑个热闹,后来想了想身体状况,加上最近要给麦子调整睡眠时间,最后还是放弃了,不过万圣节还是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快乐!
前天,也就是上个周末,我们刚刚组织了一次小区里的亲子家庭大聚会,主题就是“快乐万圣节”。活动是我突然间的灵感乍现,主要是因为小区里和儿子从小长大的几个孩子都上了不同幼儿园,大家各奔东西,天气转凉以后,晚上也都不再下楼玩耍,平时都见不到面,孩子们互相想念,所以就想趁着周末搞一些家庭聚会,让大人孩子们都有时间交流一下感情。而这样的一个节日刚好是家庭亲子聚会的最佳噱头,只是想到这个主意时已经是上周五的中午,从提议到组织、准备只用了两天时间,没想到最后居然也来了7个家庭。
让人有些懊恼的是从周六开始变天,到周日早晨的时候天空一片阴霾,差点就打了退堂鼓不去了,不过还好和几个妈妈商量后决定活动照旧,万一天气实在不好就取消之前准备的手工制作环节,权当是纯粹带孩子们玩去好了。选了离家很近的天坛公园,进了公园立刻被满园秋色迷住,可能是天气不好的原因,即使是周日的早晨,除了早锻炼的老人,似乎真正的游客并不多。我们还刚好碰到一队举行中式婚礼的花轿队,开始还以为是走街表演的呢,后来才知道感情是真的结婚的。一路走走停停,这样一群孩子在绿草地枯树叶中疯跑、喧闹,立刻吸引了过往的游客。
原本是选在双环亭附近的一片草地,可是阴天草地上太潮湿,于是就在草地中间供游客歇脚的一处空地上铺好地垫。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开始了今天的主题活动一,教孩子们用橡皮泥捏小南瓜。很快的在妈妈们的帮助下,一只只可爱的小南瓜新鲜“上市”了。
接下来,我们又拿出提前准备的小南瓜,开始制作南瓜灯,原本是想让孩子们一起动手的,可是因为受场地所限,孩子们年龄又偏小,动来动去也没个顾忌,毕竟刻南瓜灯少不了动刀子,6、7个孩子都挤在大人们身边,担心发生意外,于是各家只留下一个大人,剩下的带孩子们去草地上玩飞盘。大致说了一下南瓜灯的制作方法,妈妈们都是心灵手巧的人,很快的一个个可爱又诡异的小南瓜灯就做好了,倒是我这个组织者落在了最后才完成。
哈哈,我怎么觉得各家的南瓜灯和主人的面相都这么相像呢,有木有?
麦子家出品的南瓜灯和橡皮泥小南瓜
南瓜灯家族大聚会了,怎么样妈妈们得手艺多挺不错的吧?
先完成的家庭开始给孩子们装扮起来,这中间还要特别感谢九儿爸爸妈妈,很热心加细心的带来一大落万圣节的魔法师帽子和魔法棒的小玩具分给大家。
我的南瓜灯终于雕刻完毕,拿出给麦子事先准备出的服饰。原本也想直接买套角色扮演的服装,比如魔法师、蜘蛛侠、蝙蝠侠……可是一来从网上买来不及,二来去百荣商城转了一圈发现样子单一不说,质量也实在不好,价格又很贵,怎么都觉得不划算,当下决定自己动手制作,于是只买了一个彩色头套回家,没想到这个头套还蛮受大家欢迎哈。春节时麦子姥姥逛庙会买来一个面罩给麦子玩,此时刚好派上用场。
我原来是想给麦子做个黑色斗篷,回家找布料时又发现一块古铜色的布料,好像买回来是想做靠垫的用的,但是一直犯懒没做,这会儿突然觉的这颜色比黑色可漂亮多了,斗篷很好做,裁成方形,四周缝边,选一边折回缝合,中间穿绳抽紧即可。后来想装饰一下,于是先在纸上画了一只蝙蝠,剪成纸模,逢到一块布头上剪下来,剪的时候最好不要沿边剪,扩出来1厘米左右的边,这样缝到斗篷上时把多出来的边沿纸模折回去,这样做出来的布贴要精致很多,不过就是太耗时耗力了。有缝纫机的还好,像我是纯手工缝制,一个蝙蝠足足缝了我3个小时,这还得感谢麦爸先帮我把纸模缝到了布头上节省了一些时间。缝的时候是用的背面黑色,颜色刚好很配。
我还买了一个拉拉队用的那种银色手花,回家后麦爸把夏天玩水用的像气筒一样的滋水枪给拆掉了,用外筒装上手花做了一个女巫扫把,看上去很拉风,哈哈
因为我也是第一次过万圣节,而且聚会的想法也是临时决定,时间比较仓促,所以大家在服装上准备的并不充分,加上阴天不能玩时间太久也多少让人有些遗憾,不过很显然那些都是次要的,关键的是一群充满热情和快乐的家长加上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聚集在一起,不断碰撞出各种笑声,这让我们度过了一个非常快乐又充实的周末,而且吧,我觉得似乎大人比孩子玩的更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