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男孩冲突社交成长分享物权意识自信独立杂谈纯爷们 |
分类: 育儿早教 |
前天晚上吃饭时问麦麦,你是爷们儿吗?答曰:是,(我是)纯爷们!我说那爷们应该怎么吃饭呢?就见麦子把勺子往桌子上一扔,说了句“不用勺儿了!”接着捧起碗,咕咚咕咚把大半碗粥一饮而下。(2岁1个月零3天)
**************************************************************************************************
周四上午带麦子去上幼儿园的亲子班,去的有些晚,进教室的时候老师正带着孩子们做操。麦子一向不喜欢做操,我也不刻意强迫他,但是也会时不时鼓励他跟着老师认真学。教室的一角放着一组由4个1/4圆的感统训练器材组成的圆形围栏,做完操老师给孩子们十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麦子立刻跑到那里翻进去翻出来。一会儿又注意到在每一块器材的衔接处老师都用一块方形塑胶垫扣上,以免孩子玩时不小心磕到中间的铁钉。可是孩子们才不管老师的用心良苦,反而对那几块胶垫很感兴趣,揭下来扣上去。麦子站在围栏外刚揭开一块胶垫,自顾自的玩,而围栏里一个比麦子大半岁的小姑娘正把每一个胶垫都揭下来。这个小女孩平时就有点霸道,好几次看到她抢别人正玩的玩具或看的书,别人不给的话她就打人,她妈妈说她,她就又哭又闹乱发脾气。
这时那个女孩刚好揭到麦子正在玩的这块,虽然她一只手里已经拿了3、4块,可还是上来抢麦子手里正在玩的这块。麦子因为没想到会有人抢,所以突然被抢走后,愣了几秒钟才反应过来,定睛看了看眼前的小姐姐,二话不说上去就要从人家手里抢回来。但是抢了几下没抢动,麦子也有些急了,可他连找都没找我,直接又“啊啊~~~~~~~~”大叫着窜上去,两手紧紧攥住那块胶垫,用力往怀里带,那个女孩也不甘示弱的叫嚷着。麦子毕竟是男生,而且力气也挺大的,而那个小女孩虽然比麦子大半岁,可她有一只手拿着几块胶垫,只能用另一只手来抢,自然很快的胶垫就被麦子又抢了回来。可能是她也觉得眼前这个小弟弟不那么好惹,有些被麦子的气势震慑住了,加上她妈妈在旁边也劝她“手里已经拿那么多了,就别和小弟弟抢了……”于是那女孩气呼呼地看了眼麦子转身又去抢另一个小个子女孩的胶垫。而小个子女孩虽然比麦子也大几个月,但是因为个头矮,而且性情比较温和,所以那个女孩一上来抢,小个子女孩就松手放弃了,不过并没有任何哭闹的转身就玩别的去了。她家阿姨说她平时也这样,别人不让她玩就不玩,不哭也不闹,等别人不玩不注意了她再去玩。
想起上周末麦子上课的早教中心组织的一期家长沙龙,谈谈如何养育儿子。一位爸爸介绍说他儿子2岁多时在一个小游乐场玩,想进入一个小屋子,可是里面已经有了3个男孩,他儿子只要刚一进去,就被里面的几个孩子又踢又推的不让进,他儿子哭着跑回来。那位爸爸带儿子回到“游戏区”,对孩子说“你想进去玩吗?想进去的话就得想办法,那里面的几个人里肯定有一个最小,你进去后就照着那个最小的孩子的脸上猛打,他们一定会怕你!”他儿子照他的话做了,进去后照着最小的男孩一顿猛踢猛打,果真赢了,那几个孩子吓的都跑了,而他儿子进了小屋称王,当然后来他儿子还是又和那几个男孩成为朋友。
回来后我和几个妈妈朋友们分享了这个故事,几个朋友的孩子都是女孩,大家一边笑一边说小男孩这样教还可以,女孩还是不能这样的,我说虽然我觉得男孩的确是需要碰撞、扭打才能长大,但是我也绝对不会像那位爸爸这样教育孩子通过以暴制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我觉得这样教育孩子极容易让孩子认为“想要的得不到时就可以通过暴力解决问题。”当然我也绝不会要求孩子受到欺负时必须忍气吞声、屈己从人,因为如果让孩子从小就习惯当受气包,很容易就使孩子丧失自信心,缺乏自信的孩子长大以后到了社会上、在工作中也很难为自己争取合理的利益。所以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决定权留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生性温顺,一如前面提到的那个矮个女孩,她并不会因为别人抢她的玩具而感到愤怒、委屈,她依然可以很从容的去找其它的玩具玩,可以自得其乐的和小朋友们在一起,那就没必要刻意改变。有些家长总是担心自己孩子吃亏,硬要孩子变得强势,孩子做不到就给贴上“窝囊”的标签,这对孩子是最大的羞辱和伤害。性情温和的孩子长大后也一般都是宽容豁达的,他们自有一套为人处世的原则,并不表示他们一定总被人欺负。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无需担心,重要的是确定孩子“知道自己拥有权益,不过无需在维护权益的时候张牙舞爪。”(小巫)。
但是如果孩子因为别人抢他的玩具感到愤怒焦虑,自己又无力反抗,只会拉着大人的衣角又哭又闹的时候,就需要家长适当的进行鼓励,引导孩子如何去解决问题。如果有小朋友抢孩子的玩具,首先应该告诉孩子大家一起玩,如果孩子不愿意就鼓励孩子自己说“这是我的,你不要抢!”或者“我正在玩这个玩具呢,等会给你玩!”必要的时候需要大人做一些示范,替他说话,如果对方坚持抢走,也不要帮孩子抢回来,过度的保护只会让孩子失去锻炼学习的机会,越来越依靠大人,从而真的变得更加怯懦、缺乏主见。家长可以和蔼坚定的重复要对方归还,如果对方归还了就一定要真诚地道谢,如果对方不归还,那也不必执拗,带孩子转移注意力玩其他的玩具,关键是要让孩子学会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应该以何种态度如何去解决!
当然如果孩子间发生直接冲突,一般的拉扯争夺不会引起伤害,最好还是由孩子们自己解决,让孩子在冲突中得到锻炼和成长,自己学会社交的技巧和能力。从麦子很小的时候当他被抢玩具或者受到侵犯时,只要不严重,他不向我求助,我都会忍住心中的疼,先在旁边看着他如何应对,根据事态发展再决定要不要插手。记得他才9个月大的时候带他去世贸天阶的爱乐游玩,他想钻进迷宫玩,可是遇到一个3岁多的小姑娘堵住门口就是不让他进,他往里爬,那个小姑娘就踹他。本来通道就只能容一个孩子通过,麦子见实力悬殊不哭不闹的退出来,爬到旁边看灯箱上的蝴蝶,我心想这小子还挺审时度势的嘛!可是没想到那个小姑娘见麦子没什么反应,也从通道里出来跑过来再次推开他,不让他看灯箱。麦子看了一眼再次不急不慢的又爬到下一个灯箱,好像没事人一样指着灯箱上的小鱼给我看,那个小姑娘气急败坏地又过来继续挡住灯箱不让麦子看,还用力踢开麦子,虽然麦子并没有向我求助,不过毕竟当时他还太小,完全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碰到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欺负他的孩子,妈妈还是有必要替他出下头的。于是我很和蔼的问那个小女孩“你为什么不让小弟弟看呀?这是公共游乐场,你是姐姐,不能欺负小弟弟,你应该向小弟弟道歉!”那个女孩见有大人说话了,于是一扭脸跑开。我无奈的摇摇头,也没再理会她,只是低头看着儿子说“麦麦,别生小姐姐的气,她不让你钻洞不让你看小鱼是她的不对,但是她也是小孩子也有不懂事的时候,好吗?”虽然回来后我跟妈妈说这事时,妈妈笑我他那么小哪听的懂啊?可我就是觉得大人如果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你跟他说的话他一定明白。
后来麦子再大些,会走会跑了,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所以和小朋友们间的冲突随之增多,尤其是在分享玩具的问题上尤为严重。尤其麦子的物权意识启蒙的很早,一般幼儿要到1岁半以后才开始建立物权概念,而且大多数孩子都是从 “我的是你的,你的是我的”开始,也有一部分是“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可麦子是从7个月的时候就知道看着自己的东西不让人家碰,见一个小姐姐拿了他的玩具汽车玩他就急的哇哇大叫,人家要拿酸奶和他换,他也不要,他知道你的是你的我不要,我的是我的你不许动。因此当周围同龄的孩子还不懂保护自己的玩具任别人予取予求,同时对别人的玩具也是想拿就拿的时候,麦子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玩具保卫大战”,那时他几乎很少抢别人的玩具,有时别人给都不要,如果玩了别人的玩具,玩一会儿就会送回去,但是他绝不许别人未经同意就碰他的心爱之物。其实如果和他好好商量他也会同意把玩具给人家玩,但是大多数家长在这方面都不太注意教育孩子要尊重小朋友,尤其是老人带小孩的,她不会觉得自己孩子不经许可动别人的玩具是错的,反而认为像麦子这样不让别人玩他的玩具才是不对,加上那时麦子的语言有限,见有人动他的玩具就急的一边护着自己玩具一边“啊啊”大叫,其实他真的很少会动手推打小朋友,但是因为声音极具穿透力,气势很强,有时候还没动手别的家长已经跑过来抱走孩子,所以麦子常常被大人们指责是“把家虎!”“小抠门!”“厉害”……有段时间为了避免这种冲突,我都带麦子去外面玩,不在小区里呆着,有时候陌生的环境其实比熟悉的人群更容易让人放松,不需要顾及那么多的脸面问题。
开始不明所以,我有时也取笑他,尤其有一天麦子推了自己心爱的三轮车带着玩具出去玩,被几个小朋友围着一会儿摸车一会儿抢玩具,自顾不暇,最后急的哇哇大哭,害怕的嚷嚷着要回家不和小朋友们玩。而那时候妈妈还没意识到孩子还在建立物权概念,还嘲笑麦子怎么这么小气伤害了他。还好当天妈妈及时充电终于知道其中原由,立刻修正错误,向儿子真诚的道歉并取得原谅。(详见《我的玩具谁做主》)然后从那天开始再遇到这种问题,开始的时候我会在孩子们争执不下时,出面当个调解员,引导孩子们去解决问题,如果抢一个玩具,就再拿一个玩具来,孩子大多时候都是公平主义者。如果孩子们很执拗的抢同一个玩具,就建议他们轮流玩,顺序可以是根据玩具的所有权也可以是按谁先拿到的玩具来分配。如果孩子们都不肯退让,有时候我会直接拿走玩具两人都别玩,或者根据对方的情况,一般如果对方比麦麦大,我会选择旁观让麦麦继续战斗,如果对方比麦麦小又是女生的话,僵持不下时我会抱走麦麦,虽然这不是我本意,但是在大环境下有时候还是很难做到不顾及面子,何况让麦子学习一下大孩子要让着小孩子,男孩子要让着女孩子也是应该的!再后来慢慢的让麦子自己说话,想办法解决问题,再碰到指责他的大人我也会和人家讲道理,碰到不讲道理的索性就不理他了。
可能是我的态度给了麦子信心,直接向他传递了一个最简单的信息,“我要保护好自己喜爱的东西,不能随便让别人动”,同时也逐渐让他明白朋友间应该学会分享,一起玩乐趣更多,而且妈妈虽然是和他站在一头的,但是自己的问题要自己解决。有了这样的认知,加上语言能力的丰富,麦子开始越来越多地学会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一天在幼儿园的亲子课的游戏时间里麦子想玩最喜欢的一组厨房玩具,可是别人在玩,于是在我的建议下先去看书,后来看人家玩完了,赶紧跑过去把所有的厨房玩具组都拿过来,过了一会丝丝过来也想玩,一开始麦麦不让丝丝动,丝丝也没继续抢,而是坐在旁边看,我以为他不愿意和丝丝一起玩,可是麦子接着又说: “别抢,大家一起玩!给你这个”然后把玩具里双份的每样分给丝丝一份,当然如果只有一份的,他还是留给了自己玩O(∩_∩)O~ 我心里暗笑这小子心眼可真够多的,不过不着急,以后他会学会谦让,学会先人后己的。当然也并不是每次都可以这么和平解决。我发现麦子有个特点,如果对方有礼貌对他尊重他就会很乐意和人家一起玩,但是如果对方硬抢,他也会当仁不让,这点很像我,遇弱则弱,遇强则强。所以篇头提到的那个小女孩硬抢他的胶垫时,他说什么都会抢回来。
后来抢东西女孩的妈妈忽然对我说了一句:“你家孩子可是真够利害的!”口气中暗含抱怨。麦妈虽心智愚钝,不知道这话是夸麦子还是批评呢,但是直觉很不舒服,明明是你家孩子来抢东西,难道要麦子应该立刻拱手相让吗?如果说不肯让就叫厉害的话,那我实在庆幸我的儿子是“厉害”的!因为他是男孩,他要成为一个男子汉,要是现在连自己的玩具都保护不了,那长大以后怎么保护妈妈?怎么保护自己的妻子儿女?于是我很平静地微笑着回答:“嗯,还可以吧,我们平时就是教育他不许抢别人的玩具,不许欺负别人,但是如果有人抢他的东西,欺负他时也别害怕,要知道维护自己的权益!”听完我说的那位妈妈愣了一下,看着我,若有所思的没再说话!
*************************************************************************************************
麦子出生2岁零12天 (佳能500D,18-55mm镜头)
又是私藏了快1个月的一组照片,看到麦子身后的背景墙就知道麦妈又带麦子去动物园了,地铁动物园站的装饰墙是麦妈的大爱,以至于麦子现在一走到这里都开始自觉站到墙边摆POSE了,呵呵。
前一天刚去了什刹海、北海闲逛了一天,身上的疲劳还没退净这又来了动物园,主要还是想抓住秋天的尾巴啊!
捡了一片好大好漂亮的梧桐叶啊!
优优1岁9个月,那天唱了一天的“一闪一闪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
给小豆豆的《动物剧场》加点新朋友吧……
麦子和他的好朋友,现在几个孩子除了最小的妞妞还不太懂,麦子、优优、糖果每天要是不见面都会彼此想念,今天临睡前麦子和我说的的最后一句话是“喜欢糖果、喜欢优优,想她们了……”
企鹅馆,小企鹅们正等着饲养员喂食呢……
几个妈妈每人带了一包胡萝卜、青菜,因为麦妈要负责照相,所以没办法照顾麦子,还好麦子胆大,根本无需妈妈帮忙,自己就可以喂给动物们吃。
喂孔雀是在动物园的园中园——爱心游乐园里,孔雀都是散养的,还有一大群鸡,一看见我翻包,就知道我要拿吃的,几十只一下从四面八方跑过来围在我们周围,别说麦子身高才过90,就是身高快170的麦妈也觉得有些紧张,不过麦子很快适应,大胆的拿菜叶递到孔雀嘴边,有几次孔雀馋的居然跳起来直接从麦子手里抢走菜叶……
爱心游乐园里除了能喂小动物外,还有儿童游乐场,麦子刚一进去的时候,其他几个小朋友都去看孔雀,唯有麦子是先奔滑梯跑去了……
以前麦子从没玩过这种绳索梯,上一次来的时候麦子1岁半,那时刚走稳,自己想往上爬,尝试了一下觉得不行就自动退下来,我也没理他。这一次站在第一层平台上,先犹豫了一下,仔细观察了一下大孩子们是如何走上去的,开始尝试往上走,但是第一次失败了,走了两步又退了下来,直接从圆筒滑梯滑下来。后来我忙着给其他几个孩子照相就没注意他,等我再回头看他时,竟然发现他已经自己走到绳索梯的一半,没有叫他,悄悄走到绳梯的下面幸福地看着他一步步走上去,终于到达最高一层的平台。
爬上绳梯是一个高高的旋转滑梯,旋转滑梯和直滑梯的感觉不太一样,第一次自己不依赖大人的帮忙从上面滑下来,麦子很开心。
一阵秋风吹过,漫天飞舞的黄叶落了一地,麦子拉起最小的妞妞的小手,要带着她去看孔雀……
自从带麦子去了钓鱼台的银杏大道回来后,麦子看见树就想往上靠,摆个POSE,要求我照相……不过才照了一张就发现这棵树下周围居然有很多地雷,唉,估计是小孩子想去厕所,可爱心游乐园里好像没有卫生间,家长们就让孩子就地解决了,真是@#¥%#……
从游乐园里出来,一路终于掏空了包里的蔬菜,喂完小动物,找到一片草坪,坐下来休息一下,在最后的一抹阳光下结束今天的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