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让过度的保护欲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育儿首页)

(2009-07-30 00:35:43)
标签:

麦子

成长

保护欲

阻碍

绊脚石

探索

空间

育儿

分类: 育儿早教

麦子尽管出生时是所谓的超大儿,可是非但没有别人口中的笨拙、懒惰,而且拥有着非常发达的运动神经,5个半月就学会爬,在我绝对的一次都没有试图让他练习站的情况下(因为亲子班的老师禁止麦子过早练习站),却在6个多月自己扶着床栏站起来,并在7个月左右开始扶着床栏、沙发走,只要醒着的时候不会有一分钟是老实安静的坐在那玩,不是钻到哪张桌子、椅子下面,就是一不留神爬到电视柜上玩插销插座,或者溜到阳台把花盆里的土抓的满地都是,甚至开始“登高爬梯”,我家的茶几和电视柜都很矮,这下可好简直成了他的游乐园,从茶几的一边爬上去再从另一边下来,然后再爬上去,有时也会先爬上茶几再扶着旁边的沙发站起来然后爬到沙发上,尽管开始的时候经常会一脚踩空或者连滚带摔的翻到地板上,然后哭两声,但是哭过之后仍然乐此不疲,每次看见他摔的狗吃屎的样子,我这当妈的心里怎么可能不心疼,但是我知道我不能去阻止他,虽然有时看上去似乎有些危险,可那是他的乐趣所在,我所能做的就是把桌子的边边角角做好防撞措施,然后在旁边稍加保护,万一摔倒了,在他哭得利害时再紧紧拥抱他、亲吻他。于是很快的麦子便可以上下自如,并且开始懂得寻找最佳位置,最佳姿势再下来,比如如果妈妈坐在另一边边,即使妈妈不去扶他,他也会从妈妈这边爬下来,因为小人儿就是知道妈妈会在有危险的时候保护他……

 

麦子对我的胆机情有独钟,每天都要爬上电视柜,对其上下其手,我既心疼机器,又担心麦子的安全,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关掉电源,然后在一旁静静注视他,并随时准备以最快速度伸出手,以防他坐偏摔到……

            不要让过度的保护欲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育儿首页)

还没学会直接伸腿下来,所以需要调整一下姿势,笨拙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

 

安全着陆,向妈妈爬来。每天这样的镜头都会上演数十次。上去、下来、上去、下来、再上去、再下来……

 

 

我知道如果婆婆看到这一幕时会是什么表情,会有什么反应,麦子7个月时有次周末回婆婆家,公公和老公在沙发上哄麦子玩,麦子把爸爸的腿当成障碍物爬过来爬过去,一不小心闪了一下,似乎差点碰到旁边的茶几,看到这个镜头,婆婆几乎大惊失色,恨不得立刻把宝贝孙子抱过去。其实首先麦子的平衡能力还是不错的,虽然滑了一下但是很快就稳住了,再说麦子爸怎么可能让宝贝儿子真摔下去呢?退一万步讲,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真的摔一下磕一下能有多严重呢?最多孩子哭几声,哪个孩子从小没摔过?不摔长不大不是吗?

 

当然也难怪婆婆会有这样的反应,我们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我和老公是大学同学,从恋爱到结婚生子用了10个年头,绝对的晚婚晚育,婆婆催了又催,麦子真可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啊,碰巧又是个孙子,当奶奶的自然疼在心里,大有“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的劲头。可是当大人对孩子的保护欲过盛时,却可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严重阻碍孩子的正常发展。

 

我见过很多老人带孩子,在孩子口唇期不让孩子吃手啃玩具——怕脏,在运动敏感期不让孩子自由活动——怕摔……殊不知这些都是孩子在感知世界,探索世界的方式,可就是这样在大人自以为是的保护下,孩子与世界的沟通方式被阻断,慢慢也就失去了学习探索的兴趣。孩子最初的几个月是处于一种感知即存在的状态,成人过度的保护会让孩子逐渐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也许有人会怀疑,孩子本来就没有自我保护能力何来失去?其实不然,即使刚出生的宝宝他也是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只是那些能力在大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在一时之间与这个世界的危险还无法抗衡,但是孩子是有自我保护能力的,我曾经亲眼多次看到麦子从床上坠落的那一瞬间,用他还没用力量的小手去撑住地,尽管那可能只能算是垫了一下,但是却让我有理由相信,孩子天生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可是这种能力往往在后天被大人们的过度保护而弱化掉,这也是我坚持自己一个人带麦子的原因。

 

其实孩子从床上摔下来最心疼的还是我这当妈的,在麦子从床上摔下来的有数几次中,最吓人的是麦子刚会扶着小床的围栏站起来时,有一次趁我洗了下手的时间,居然就在瞬间翻过了40公分左右的床围栏从1米左右的位置大头朝下摔到地上,我当时吓的几乎可以用魂飞魄散形容,尖叫着冲过去抱起麦子,可是麦子只哭了1分钟就从我怀里爬走玩去了,我却像个傻子一样坐在旁边足足哭了5分多钟哭成了泪人,因为第一次见到那场景真的被吓到了。当天我就命令麦子爸赶紧把麦子的小床床板往下降到最低,死命令!可是除此之外,我不能为他做任何事情,因为我不能替他去爬,替他学走路,替他长大……

 

还有一次大概是刚满6个月的时候,因为麦子还没有太多空间的概念,没有任何高低之分,当时他在床上玩,我只是回头关了一下电脑,再回过头看他时,眼看着他以极其兴奋的表情向床外爬去,根本没给我反应的时间,然后“啪”的一下摔到地上。姥姥心疼的眼圈都红了,我其实也很紧张,赶紧抱起来轻轻拍了几下,麦子也象征性的嚎了两嗓子就没事了。在那之后又从床上、沙发上掉下来过3、5次,然后突然有一天我就发现他似乎很久都没有从床上掉下来过了。有时候我趁他睡觉干点家务或者在书房上网看书的功夫,他突然醒来找妈妈,常常爬到床边就再也不往前爬了,尽管急得啊啊大叫,使劲探头看外屋,但是却不会再往前爬一步,因为他已经知道床和地面是有距离的,而那个距离对他来说还无法跨越,当他想到地上爬时,会伸手要你抱,并在你抱起他后向地面探身表示我要下去。瞧,他开始产生了空间概念。

 

忘了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我们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看着他长大,什么也不要做!这话说得容易,做起来的确有些难度,现在家家就一个,尤其在城市里,哪个孩子不是妈妈辛苦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哪个孩子不是在全家人热切期待、众星捧月般降临的?所以当家长的自然对孩子身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敌意,似乎孩子每迈出一步,前面就会出现一个陷阱,这个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说实话,从麦子7个月时,每次看见他在家里到处爬上爬下,东摸西摸的样子我就总是在想,他才7个多月啊,他再大点怎么办?因为他实在太淘气了,推着他出去散步时,经常在行进的过程中,突然就站起来站在手推车里,我经常会大惊失色的赶紧一手扶住他,也不管是不是在路中间,会不会挡住别人赶紧把他按坐在小车里,然后给他强行扣上安全带,这几乎会让我想到他还能不能有长大的那一天?

 

            不要让过度的保护欲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育儿首页) 

 

可是从7个月到9个月,当然还有往后的10个月、11个月,1年、2年……8年……10年……麦子不但一点点长大,一天比一天淘气,可也让我看到了他一天比一天的进步,不仅仅是说他身体运动方面的发育,比如从匍匐爬变为用手膝爬,比如开始扶着沙发走路,这些并没让我觉得有什么过于兴奋,因为每个孩子到了他的时间自然就会了,让我真正感到高兴的是我发现麦子开始学着应用思维了。比如他看到餐桌旁的插座上插着充电器,他想够的时候,以前都是直接从我的椅子旁边的通道爬过去,很显然我是不会允许他去碰触和电有关的东西,而现在他开始采用迂回战术,他会从餐桌底下还有几把推进餐桌下的椅子间爬过去,在你还没有蹲下身的时候他可能已经拽到那根线了,这意味着他已经发现了空间的变化;以前他想要一样东西你不给的时候他也不会太在乎,爬开去玩别的,而现在如果他想要一样东西,你不给他放到别的地方时,他可能也不会闹,但是他会盯着看你把东西放到哪里,然后在你不注意的时候,他会突然爬过去,站起来去够,这意味着他明白了东西即使被挡住了但是它仍然在那里,当然对于一些非常重要或者危险的东西我们绝对不敢随便放在一米以下的地方。还有当我给手机充电时,尽管手机在高处,但是受到插座的限制,他居然知道只要拉动充电器的线,就可以把另一端的手机拽过来,不管手机放的多高,这意味着他开始发现事物之间是存在联系的。

 

蒙特梭利说:“不必要的帮助就是对儿童的压制。”

 

小巫说:“给孩子自由,就是鼓励孩子认知四周事物,认知自身能力、培养对事物的观察、也锻炼各方面的体能。儿童的思维和行为是一体的,禁止儿童的行为也就等于禁止了儿童的思维。……当孩子探索世界时,也是他最聚精会神的时刻,成年人过多的干涉会破坏孩子的专注,磨灭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损毁孩子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我说:我们心疼孩子,不忍心他受伤,但是我们不能替孩子活着,雏鹰终究有长大的一天,终究要离开妈妈,孩子们要靠他们自己的双脚走自己的路,靠他们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因为我们爱自己的孩子,所以不要在孩子的生命最开始的时候就剥夺了他探索世界、创造生活的才能,不要让过度的保护欲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呵呵,被推荐到新浪育儿首页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寻找良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