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罗孝辉
罗孝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45
  • 关注人气:6,1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绵中文学社首届征文冠军郭栋楠力作《素颜》全国发行!

(2010-12-11 20:17:52)
标签:

郭栋楠

《素颜》

校园

分类: 杂说

http://s9/middle/5fcf97c1h6d7257fd9578&690

【书的简介】

     《素颜》一书仅仅是对自己六年作品的一个总结,无关荣耀,只为梦想。“素颜”一词在此的意思主要是指我的近100余首音乐作品脱离了曲调,完全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也指我的散文作品少了像被销量控制的不真不实的小说情节、少了被虚情浮意缠绕的所谓“新概念”、少了耀眼眩目的包装,完全以一种严肃文学的姿态给真正热爱文字与音符的观众或是听众。

      翻开书页,读着脱离旋律的韵脚诗,你就是最佳填曲人!

 

【说说自己】

郭栋楠,男,17岁,绵阳中学高201141班学生。热爱创作(包括音乐词曲创作、文学创作、活动策划)、主持与演讲;热衷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林夕的哲理小词、安意如的温情散文、倪匡的科幻小说。喜欢所有与文字有关的东西,渴望将文字与音乐结合,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在追怀古典文学的同时,对潮流也有自己的看法,认为时尚也是一件值得玩味与研究学问。喜欢做演讲,喜欢向大众表现我的态度、我的想法,无论是用国语还是英语。空闲时间,也会运用自己熟练掌握的多媒体技术及电脑技术来帮助老师做课件,辅助自己做演讲。至此,不要以为本人就是一柔弱书生,其实不然,自己在羽毛球、排球方面也有相当不错的球技,也会享受在健身房中酣畅淋漓的感觉。

这就是郭栋楠,一个综合素质极佳,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闪光的小伙子。然而在十八年的历炼下,自己已多了成熟,少了稚嫩,随时准备担当家庭乃至社会予以我的责任。

 

【辉煌历程】

2007年当选绵阳市少年作家协会副主席,担任至今;

②三次获 “全国‘北京大学.《课堂内外》杂志社.创新作文’大赛优秀奖、贰等奖、叁等奖”

2007获“‘中国少作协.海蓝蓝杯’全国作文大赛金奖”;

2009年获“第五届全国学生作文新奥赛壹等奖”;

2009年获绵中子云亭文学社“‘好视立杯’征文比赛壹等奖”;

2008年获“涪城区首届‘欢乐暑假’有奖征文比赛中学组壹等奖”;

2008年获“全国杏坛杯征文比赛二等奖”;

⑧三次获得“语文报‘暑(寒)假读报知识竞赛’优秀奖”;

⑨曾获“纪念‘12.9’暨第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征文比赛壹等奖”、“2010年校园母亲节征文比赛壹等奖”、“2010年校园国庆节征文比赛贰等奖”等多次征文比赛奖项;

⑩作品《无你的夜》发表在《语文报·高中版》上;作品《黑夜里的遐想》同时发表在《中国师德论坛文选》(中国文辞出版社)、《作文导报.高中版》上;作品《花的随想》发表在《第五届全国学生作文大赛优秀作品选》(中国文联出版社)上;作品《笑傲江湖》发表在《没有夏天的2006》(作家出版社);作品《是泪,模糊了我的视线》、《航行于斑斓海洋》发表在《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课题成果.飞扬的青春(第一辑)》上;作品《黑城》、《败》等多篇文章发表在《“好视立杯”征文比赛获奖作品集》上;多篇文章发表在杂志《青少年文学》上……

 

【且谈创作】

自己的文笔时而忧伤,时而激昂;时而描风花雪月,时而绘山江海岳。爱把散文拆开作诗,使其兼得散文的美感、诗的质感;有时亦将诗谱上曲加以吟唱。创作理念:“致章者,当以文化之,以音乐之。”个人喜欢含蓄抒情的方式,如描绘一个雨中销魂的人,绝不会用“啊!下雨啦!泪也如雨下!”,而会用“雨的温度,只有伤心跑过几条街的人才知道”或是“我是唯一一个带伞而被冷雨淋湿的人”,后两者更能入人心。

 

【语文之于我】

语者,文也

                                               ——且谈语文

曾经有人颂到:“语文者,洵为心中的一泓清泉,可逸志,可开怀!”

我也如此慨道:“语文者,表为语,质为文。”

 

语,我把它译为交流。它是在人际关系交际网一种必不可少的黏合剂,用来表现我们的喜怒哀乐,用来交换我们思想。所以人人都离不开“语”,否则便会寸步难行。

   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语”,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语”字加以“文”来修饰。这里的“文”有以下几层含义:

  文思

理科有其逻辑思维,而语文也有她的“文思”。好的笔者和作家均是文思敏捷、倚马万言。说到这,就想到余光中曾写到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该便是文思的最高境界吧。人们都说文思是天生的,都必须得是文曲星下凡转世的人才会有。可我以为不然。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看得多了,作者经历的故事便是自己经历的故事,作者眼中的风景就是自己眼中的风景,作者人生的感悟也是自己人生的感悟,阅历一下丰富了许多。这样,从他人的涌动的文思中也能让自己的文思大进。

  文采

一篇千古流芳的佳作,也不一定是一位“文思敏捷”的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大笔一挥、洋洋洒洒的写出来的。一些作者本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度创作,这也许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但结果的作品一定会像一壶陈年老酒,耐得住时间的考验,久而弥香。但是文采绝不能矫揉造作、无病而呻,一定要是“清水雕芙蓉,天然来修饰”。文采有时需要咬文嚼字,譬如“僧敲月下门”的“敲”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等;有时需要挪史用典,譬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李白的《行路难》等。文采也在于积累,在于对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深情的理解。赏析一些名篇,相信也能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的文采飞扬。

  文化

文化,就是“以文/化之”的简称。是用文明的精神,化去人灵魂上的野性和兽性,使人更具人性乃至神性。一个民族的情感、思想、行为、心理、价值取向等,精装在各种经典著作之中。思之、想之、悟之、感之、践之、化之,我们的血液里就有了文化的元素,日积月累,生命中自然充盈着博雅之气。这气正大刚直,至强至柔,塞于天地,浩气长存。这是骨气、才气、大气、锐气、豪气、文气、儒气、正气、侠气……这就是众人寻觅的文化精神。做一个文化人,透过文字,将文化精神的光辉,照亮每一双眼睛。

学习语文十五载,可是对她,至此,我已词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