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一岁七八个月时,我买了一套家庭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光盘。
带宝宝每次做的时候她都好像很享受,随我怎么跟着音乐摆弄她。时间一长该干什么她都记住了。“躺下吧。”“妈妈抱抱。”“我坐在垫子上吧。”
我们娘俩随着音乐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走一会儿停,一会儿悠一会儿荡。她姥姥看见“这娘俩又跳大神呢。”不过我还是坚持跟宝宝做。
做的时间长了,效果也就有了。“六一”时宝宝参加捞水球比赛得了二等奖,有一次奥尔夫音乐早教的试听课。我带宝宝去听了一下。我们听的这个班是已经上了一个月课的。宝宝刚去还是有些拘谨,不过还是能跟上音乐随老师做动作。下课后老师过来交流“表现不错,孩子第一次来一般都站在那看,不会跟着音乐做动作。”看来,我们的“教学”效果被肯定了。
回家继续带宝宝做。慢慢地里面的歌谣也都记住了。每回都随着音乐跟着说歌谣。
今天宝宝主动要求“看花母鸡吧。”这是宝宝最喜欢的一个音乐课例。
音乐一开始宝宝就坐在垫子上等着。“我拿小熊吧。”“妈妈不做了。”把小熊抱在怀里,自己随着音乐就做起来。我在一旁看着她,还真有点意思。该颠的时候颠,该左右摇的时候摇,该向前的时候向前,该向后的时候向后。最有意思的是,有一个课例是讲的不同人骑马的姿势、轻重不一样,让家长随着音乐做的时候要让宝宝感觉到轻重的区别。
“小姑娘骑马,哒哒哒”(需要轻一点),宝宝抱着小熊轻轻的在自己的腿上颠三下。
“老爷爷骑马,哒哒哒”(需要重一点),宝宝抱着小熊重重的在自己的腿上墩三下。
“解放军骑马,哒哒哒”(需要离腿,轻快一点),宝宝抱着小熊在腿上颠一下就抬起来,颠一下就再抬起来,一连三次。
“老农民骑马,哒哒哒哒”(需要左右摇摆),宝宝抱着小熊左右摇。
看来宝宝理解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