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咳嗽
(2009-12-11 12:15:05)
标签:
哈妹原创随笔散文杂谈 |
分类: 随笔散文 |
咳嗽这东西,我想谁都不愿患上。
轻者喉咙发痒,时不时短促地发出干咳的声音,却咳不出什么东西,喉咙里像被什么东西不停抓挠着,奇痒无比,呼吸也不顺畅,拉风箱似的带出长长地拖音。不出门还不打紧,若是与朋友约谈,或是幽会,谈兴正浓,喉间发作,干咳连连,但总不免有些尴尬。
这接二连三,“咳咳咳”地有如黄河泛滥不绝,一张脸憋得通红,直像要把五脏六腑都咳了出来,弄得是清涕横流。呼吸通道有如扯风箱,嘴巴没有合拢的空隙,想闭也闭不上,鼓吹得上下翻动,像是在敲钹;鼻道交通严重堵塞。头呢,又晕又痛,欲裂欲炸,如伴有污秽之物吸附喉腔,使劲猛咳又吐不出来,那个难受劲,真让人痛苦不堪!
咳嗽这病属原传播,它不分季节、性别和年龄,男女老少咸宜,一年四季皆可发,尤以冬春为最。炎热的夏季,也不乏有者,且这时患咳嗽,比冬春更为难受,往往是长达数日而不愈,甚至于十天半月的拉秧,这可能与暑气湿气与自身的毒气相互混杂在一起有关。
前几天老妈也未能幸免,人老体弱嘛。连番不断地咳嗽憋得老妈够呛,说“还不如一下子憋死算了,让我活遭这番罪!”昨晚和然妞儿聊天,猛咳上来,她说连死的心都有……还有兰妞儿,这两天感冒发烧,难受的她也说“还不如死了算了!真难受!”听着这些话,着实心疼。作为挚友,每每想象着病魔对她们的折磨,却又无能相助,实乃大憾。(我也怕感冒,我的感冒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感冒时鼻子不通气,我的是鼻子空得不敢出气。晕!)
就在写这篇文文之前,接到老同学电话说今晚去蹦迪。听到这一邀请的第一反应是:回避,眼下盛行流感,人多的地方不易出入,我怕……
不好直接回绝,就回说:“我胆子小,你们不怕被传染流感啊?”话一落地儿我就后悔不迭,咱这干嘛呢?咒人啊?!
只听到话筒那边喝训:“你这乌鸦嘴!”
晕!
没辙,赶紧的抱歉了。后来就扯开了话题,谁知,聊着聊着就聊起了当年上高中那阵子的流感,现在想起来,笑得都能喷饭。
那会的我们都是十几岁的花季少年,那可是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年龄。记得那年冬季,由于气温骤降,寒流突至,不及加衣,班里的窈窕美女们先后被“俘虏”。
那时年少,爱调侃,戏曰:不就偶尔小咳几下嘛,咱那是给沉闷的课堂带点“动感”。
可不是咋的,这女子天生乃阴柔之物,平日里说起话来轻言细语,就连那轻轻的一“咳”声,也含有些许黛玉掩面轻咳之柔媚。
记得当时坐在我右排的小S突然放下课本,稍抬螓首,举起纤纤素手轻捂小嘴,眼眸似秋水,对着空气微启樱唇,“咳咳”两下,即刻脸如三月杏桃,娇羞无比,就连空气都被荡出一层层涟漪。坐在我左排的小R,听到她“咳“得如此的韵味十足,顿感失落,若东施效颦,起而效尤。于是乎,两位美女便此起彼伏,连连不断的“咳”声新鲜出炉。一时间莺燕哝语,珠落玉盘之声不绝于耳。
美妙的音乐会引起心灵的共鸣。在消受此二女迷醉重唱的同时,其余的小美女们也不甘寂寞。再则了,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嘛。于是乎,全班26名美女纷纷加入战团,一时间,一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如溪如瀑、高低有致、叮咚有韵的音乐盛会就这样开场了。
上课铃声一响,班主任“小绵羊”走进教室,小美女们强压“咳”曲,一个个憋得小脸通红。终于有人忍不住喉间痒意,“咳”的一声出笼,当真是一呼百应,从者云集,声如波浪,一浪浪在教室的空间里洄溯冲撞。一些本来没事的小美女们,看到别人“咳”的如此生动,禁不住随波逐流,以免自己落了单,开始是假“咳”,然后就是真“咳”了。
是英雄,总有崇拜者;是美女,总有追随者;是活动,总有捧场者。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护花使者”。看到美女们举办的盛大音乐会却无人拍掌也无人捧场,站在三尺讲台上的班主任“小绵羊”有了愤愤不平之心,也起了觊觎之意,有意无意地、时不时地也“咳”一声,貌似在示意那些小帅们,小美女们都开始了“咳嗽大合唱”了,你们为何不参加?于是乎,各样嘴巴开始喷出不绝之声。粗的细的、轻的重的、清的浊的、沉的脆的、柔的硬的、挤的吼的,更添几分别律。
不知是哪位顽皮的小帅,故意敲响了文具盒,发出了“咣“的一声,接着响起了两声三声……还别说,这些”咣咣咣“声的加入,是那样的浑厚。在一阵筝鸣之中,犹如蛙鼓、如狼嚎、如狮吼、如虎啸,那确实是阴柔与阳刚结合的一种臻致的完美。正当”小绵羊“与小帅小美女们沉浸在美妙的音韵中时,教导主任突然推门而入,聆听着各种乐器的奏鸣,也不由得加入了合唱团。只听得老教导主任轻叹一声说:“和谐社会必要有和谐之音。大家都在咳,而我不咳,这也说不过去啊!”
于是乎,如笛似箭,似锣如鼓的美妙在教室里此起彼伏,争先恐后,不绝如缕。
那节课最后会是什么样子了?诸君可想,咱不多语。时下流行感冒,赶紧地捂起被头躲清静,一边忍不住窃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