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爱

(2009-06-20 23:08:09)
标签:

哈妹

原创

情感

小说

乡土

父亲节

父爱

 

数九隆冬,老槐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光秃秃的枝头上几只寒雀唧唧喳喳,好似在声声呼唤……

王老汉缩着脖子孤零零地蹲在大门前,啪嗒啪嗒抽着旱烟儿。他没有坐的习惯,喜欢就这么蹲着,屁股往脚后跟儿一蹴,蹲上一天也不晓得累。

王老汉使劲地抽上一口,缓缓地吹出去,让烟儿燎雾的从嘴角鼻端冒出去乱糟糟地四散。他眯缝着双眼,皱纹象一窝老蚯蚓在脸面上到处蠕动。北风呼啸,借着风力,他隐约听到远处谁家的儿女在喊爹娘。

往常年,这院里有鸡叫,圈里有猪闹,身边有狗欢,老伴儿这当口应该扎煞着手站在堂屋门前喊他吃饭了,可现在呢?现在什么也没有。

儿子在城里买房子,手头紧促,王老汉把猪全卖了连同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一堆儿撮给了儿子,他还是愧疚得吃不下睡不好,你说自己个怎就这样没本事,不能多给儿子一点钱捏。

儿媳妇身子骨弱,每次有人进城,王老汉都让捎几只鸡过去给她补身子,也就这点玩意儿了,别的也拿不出什么来。鸡喂得太瘦,而且太老,不知营养是不是会差些。

老伴儿抛下他而去也有些年头了,坟头上的草已没了膝。听人说坟头上草旺后代就旺,所以他对那些草儿花儿的就甭提多上心了,瞅着他们就像瞅着自己老伴儿一样亲。

随老伴儿一起去的还有那条常常偎在他身边温顺而通人性的叫做老黄的狗。这些年来老黄一直陪伴着他,从早到晚,从家里到地里。老伴儿过世的那天,儿子喜林带着儿媳妇桂花和四岁的小孙子欢儿一起回来吊孝,王老汉迎出门外,喜林拉着欢儿说这是爷爷,快叫啊,欢儿看着陌生的爷爷愣愣地不吭声,老黄忽然从王老汉身后冲了出来,窜到欢儿面前,呲牙咧嘴,脖子上的毛竖起老高,嘴里呜呜叫着,把欢儿吓得哇哇大哭,吵着闹着不敢进门,哭喊着要回家。

王老汉一怒之下,回身抓起院里准备抬棺材用的大草绳,勒紧老黄的脖子绑在门前大槐树上,谁知它就这么咽了气。老黄咽气之前眼里流出了浑浊的泪水,王老汉一时呆楞。

给老伴儿办丧事那几天,瞅着老黄僵硬的尸体让人揪心,谁都没敢吭声。有人试着走近老黄,王老汉那眼铜铃似的瞪着剜人,眼冒火星,吓死个人。

王老汉亲自动手用木板给老黄做了一副棺材,翻箱倒柜地折腾出自己舍不得穿的半新衣服盖在它身上,黄昏下佝偻着身子背着它葬在了老伴儿坟边。

那晚王老汉流了一夜的眼泪,为老伴儿,也为老黄。

天渐渐黑下来,屋檐上雀鸟开始归巢。哎,这鸟儿都知道归巢,人呢?

喜林近来怎么样了?

喜林一切都好么?

喜林有多长时间没回来了?

记得喜林应该是去年春节回来的吧,还给他带回来两瓶好酒。平日里他滴酒不沾的,儿子送什么都好,他欢喜得两手只发抖。他把两瓶酒齐肩并着摆放在床头,夜间想喜林了就用手去摩挲摩挲,就像摩挲儿子小时候光滑的脸蛋和小屁股。

王老汉的身影在空旷的天地间显得那么地渺小,烟袋里忽明忽灭的火光象一点萤火。他寻思,要么去看看他们吧?自打儿子在城里安家,自己还从没有去过呢。喜林这娃许是忒忙,怎就忘了接他去认认门捏。

好在路途并不算远,王老汉将烟袋锅儿果断地在地上一磕,一团火光“砰”地炸开了,磕得满地是星。

坐了一个半小时汽车,王老汉象害了一场大病,他觉得肠子被人揪起来绞在一起甩来甩去,心口一下又一下像是被人不断地擂着闷拳,他趴在车窗边呕吐得黄黄的苦胆水都泼出来了,恨不得用手把五脏六腑抠出来抛出去。

车一到站,王老汉蜡黄的脸上立马涌起笑容,就连脸上那一根根干黄花菜似的皱纹都开了花。他把装着新苞米面的布袋挎在左肩,装着新谷子舂的小米的包挎在右肩,又大又白的大蒜编得整整齐齐的搭在脖子梗上,右手提着的篮子里装满荠菜,灰菜,马齿菜,上面一个柳条编的小鸟笼里还有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在唧唧啾啾。他的左手攥得紧紧地,指尖因用力而发白,那是一张字条,是喜林在很多年前写给他的住址:鲜育街幸福小区8号楼2单元4楼西户。

在农村,不管多大的村庄,你想找人只用说出这人的名字或外号,马上就会有人领你去,路上还能说出这个人是黑是白,是高是矮,有什么轶闻趣事。但到城里找人不一样,就是对门邻居也不识得。

王老汉就这样东倒西歪,咣里咣铛下了车,咣里咣铛走上城市那又宽又净又冷又硬的街道。

王老汉走几步停一停,兄弟妹子娃子闺女地拦着人问路,让人家看他手里那张宝贝似的字条。问过路之后他总不忘添上一句:这是我儿子住的地方,从农村考上大学到了城里的。。

路人有的摇头说不知晓,有的胡乱指指匆匆而去,有的耐心解释后目送他远去,瞅着他淌汗着急的样子,大家既尊敬又可怜。

他攥着手上的纸条按照地址终于找到那扇窄窄的铁门。

王老汉终于走上4楼,终于来到那扇窄窄的铁门前。

楼道里有点暗,窄窄的过道散发出陌生窒息的味道。王老汉忽然感觉自己像是在探监,他“呸呸”吐了两口,然后有点畏缩地举起攥得紧紧的手谨慎地敲响那扇紧闭的铁门。
“咚-咚-咚”单调的声音在楼道里沉闷地回响。

周末,已上二年级的欢儿将作业本摊在桌子上,手里拿着铅笔,眼睛却盯着电视机看得津津有味。桂花坐在梳妆台前,用一个小镊子在聚精会神修饰自己本来就很漂亮的眉毛。喜林将刚洗过的衣服放在洗衣机里甩干,拿到阳台上一件件摊平晾开,然后回到卫生间拿起拖把准备拖地,手机忽然响起:

“喂,小刘,喝酒呀,不行,昨晚的酒劲还没过去呢,这个星期都喝三回了,胃疼得要命,改天吧。”

合上手机,又响:“喂,是张科长呀,你好你好,代问嫂子好,代问全家好!打麻将?真对不起,我这会儿在老家哩。看你说的,回来看看老父亲,尽点孝心,应该的么,嘿嘿。”

手机再响,是信息声:“我的喜儿,我是你的黄世仁啊,好不容易等到周末,准备带我上哪儿玩儿?” 喜林双手轻颤,心口“砰”的跳了一下,伸出头向外看看,“咚”地将卫生间门关上,爬到洗衣池子上踮起脚轻轻托起一块天花板,伸手触到了自己放在上面的小金库,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黄世仁”那年轻俊俏、妖艳风骚的面孔在眼前缭绕。

“宝贝儿,放心,房间我都订好了,到时候爽不死你!嘿嘿”

“小样吧,坏蛋!等你来接我哦。”

喜林以最快的速度将信息删去,装模做样压下大便器冲水开关打开卫生间门走出去。就在这时,他听到房门“咚咚咚”响起来。

“谁呀?!好好的门铃不用。”喜林嘟嘟囔囔走过去眯起一只眼凑近猫眼儿。

爹?

“爹你怎么来了?!”

眼前一尘不染的房间,高档的家具,豪华的吊灯,王老汉就像忽然来到一个富丽堂皇的宫殿,搓着一双粗黑的大手一时手足无措。

“爹,快进来呀,愣着干嘛?”

王老汉嗫嗫嚅嚅将双脚在门前的垫子上使劲蹭了蹭,蹑手蹑脚地走进去。

喜林关上门,回头招呼欢儿:“快过来见过爷爷。”

“爷爷?”欢儿好像还没从电视画面上回过神。

“我的爹,我的亲爹,你的亲爷爷呀。”

欢儿拘谨地叫了声:“爷爷好。”

“好,好,小乖好。”王老汉将身上的东西噗噗嗵嗵撂到地上,捧起篮子里的鸟笼子抖抖嗦嗦走过去递给欢儿,像大臣向皇上奉献宝物似的:“小乖长高了,懂事了,好,好……”

“桂花,爹来了。”喜林向屋里喊。

“哦,就出来。”

桂花放下小镊子,用无色唇膏仔细涂抹嘴唇,瞅着自己镜子里还算漂亮的摸样,脸颊上忽地飞起一抹羞赧。高医生就是这样用柔软的手指在她唇上轻轻地滑动,用充满性感的唇轻啄她的唇的。想到今天是例行身体检查的日子,马上就又可以见到高医生了,桂花嘴角浮起一抹笑意。听到喜林催促,她极不情愿地站起,拉拉衣襟走出卧房。

“爹,您来了,您累了吧?快坐着歇歇,我这就要陪欢儿出去练琴,下午他还有一节书法课,中午不能回来,让喜林给您做点好吃的补补身子。”

“好,好,你忙你的吧,路上小心。”王老汉点头哈腰,满脸恭谨,一直目送桂花和欢儿走出门。

吃过午饭,喜林和王老汉面对面坐着好久没有言语,生分了,儿子和爹怎就没话讲了呢?窗外马路上汽车喇叭一声鸣叫打破了沉默。喜林楞过神来说,

“爹,住下吧,住下歇几天。”

“不啦,我住不惯的。”

“那我送您。”

“嗯。”

喜林把王老汉送到车站,送上车,买了车票。

王老汉又开始激动了,他捧着儿子给他买的车票想着儿子的好老泪纵横……

王老汉回去时又吐了一路,一直吐到家门口还没有止住,吐得头晕腿软,嗓子象冒了火,说话声都哑了。

隔壁的二柱子推着自行车出来,后衣架上驮着一大包衣服,他掰开王老汉的嘴看看说小舌头都咳掉了,说自己刚好进城去,回来时给他捎点药。

“二柱子,你干吗去?”

“给上学的儿子送衣服呗。”

“天还不那么冷呢,着急啥送厚衣服啊!”

“万一天变了冻着孩子咋办?”

“你为啥不坐汽车去?”

“咳,还不老呢,还能动。再说一来回能省十几块钱呢,攒着都是儿子的。”

王老汉点点头,嘴里唔唔着走回家去。

冬,寒冬,春节。

年三十晚上,鞭炮噼里啪啦的响起,烟花开起一朵一朵的。

王老汉嗓子眼疼,吃不下年夜饭,端盆热水抹了下身子,换上干净内衣,穿上老伴儿早些年给他做的新衣裳,躺在炕上,左手揽着儿子送给他的两瓶好酒,右手攥着儿子给他买的车票,无声地笑了,那脸上的皱纹在灯光下渠沟深刻,泛着油光。

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了自己的老伴儿,老伴儿的脸光滑圆润,含着出嫁那当晚儿的羞涩。老伴儿用手抚摸他的头发,那种温柔麻酥酥着他全身每一根筋。老伴儿还跟他娇嗔,她生气时候的样子真好看。到后来老伴儿居然吃他的醋,她说看你儿子对你多孝顺,又是给你买好酒,又是给你买车票的,我就没这个福气。

王老汉搂着酒瓶满足地笑了,他做梦都一直在笑呢……

二柱子是第二天早上拜年时发现王老汉死去的。

死去的王老汉神情安宁,左手揽着两瓶酒,右手紧紧攥着那张返程的车票,面带笑容,面带着满足,骄傲,自豪……

祝福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希望那些出门在外的朋友,能多抽出点时间常回家看看您的老父母,他们需要儿女的关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