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与证件
2009年4月9日至12日,我和我的老同事(已是七十一岁了)到北京去旅游。已退休的我们,久久没有出过门,对外面的世界是两眼一抹黑,一无所知。这次旅游也是闺女的一片孝心,我们做长辈的领情就顺从地一起去北京观光。
从河北省最南端出发,坐了整整一上午的火车,进京后急着去看天安门。我的老同事更是平生第一次到
北京,思绪万千,心潮澎湃,决定先去游览故宫。由闺女去买票。没有走到售票口,就碰上一个中年男子,问:
“你们买票吗?”
“是的”
“有老年证吗?”
“没有。”
“我有证购买了老年票,你要买可以省十元钱!”
闺女怕上当受骗,警惕地问:“你的票是真的吗?”
“错不了,留一个人在外边,看着他们进去后你再付给我钱。”
闺女拿着票过来,让我们三个人持票进门,果然顺利通过检票进了故宫的门。之后,闺女看到没什么差错,即付给了对方。我们一行四人两位老人两位年轻人就去逛故宫。年轻人每人六十元的门票,我们两位老人就每人省了十元钱。后来我很纳闷,这个半道卖票给我们的人为什么要少收我们十元呢?
第二天我们一行去八达岭登长城。半道没有碰见卖票的。闺女按规定的票价每人四十五元购了四张票准备入门。偶然在售票窗外看到两位老人在和售票人对话:“你看我们是老人能便宜吗?”之后,看到两位老人以半价购得门票。闺女把看到的一幕向我诉说。听后才解开在故宫购票时的疑团。原来那个人以老年证为证件半价三十元购得门票转手五十元卖出,每张可从中渔利二十元。这样的人可抓住了“商机”。
游完长城我们到了十三陵,先参观定陵。这一次她们年轻人不参观了,就让我们两位老人自己去买票。我和我的随伴一起到了售票口问:“老人可以半票吗?”
“可以,要证件”
“什么证件?”
“身份证”
我便拿出身份证递过去。对方说可以。我说:“这里还有一位呢,她忘带身份证了,你看行吗?”售票人看了看这位满脸沧桑的老人,“行”,於是我们两位老人以半价三十五元享受到了本应该享受的权益,毕竟活人在此也是更真实的。怀着满腔愉悦游完了定陵。之后又到了长陵、神道、第二天又到人民大会堂、海洋馆等处游玩,均以半价票让我们沐浴着春风游览着盛景,开开心心地游玩。更使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党的英明国家的富强。共享着幸福的晚年。真是赶上了好时代,实可赞叹!
第四天,我们两位老人去游奥林匹克公园。一到水立方和鸟巢的跟前,不由地发出感慨,好家伙真是壮观!围着水立方转了一圈决定到鸟巢的里面去看看。找到了售票处,我和我的同伴去排队。轮到我们买票了,递过去身份证,售票员说可以半票,又把我的同伴推到前面说,这位老人没带身份证,可以半票吗?对方说:“没有证件不行。”我又说了好多好话,还是没有开绿灯,为了旅游没有遗憾,只好以全价购票到鸟巢内饱了眼福。
在北京游览了四天,第一天和第四天发生的事成为典行的反差。使我对大活人与证件的感受颇深。第一天,有人持证件——老年证——可以购票做交易。一张六十元的门票用证件半价购得,转手卖五十元,一张票从中可赚到二十元,这不是提供给老年人的权益,倒像是为小商贩开的商机之门。第四天,没有证件,一个历尽沧桑的大活人在此真真实实,却不能享受政策给与的权益,内心感到无比的失落。工作人员执行规定的制度无可非议,但活人比证件是否更富真实性呢!要是灵活一点也不违反原则吗!单凭证件购票却让那些钻政策空子的人从中牟利,这对于老年人是不公平的,且这些人扰乱了社会秩序。今后也难怪严查漏洞,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使政策落实到既让老年人享受到自己的权益又稳定社会秩序。
(旧文重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