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琦故事系列之十临危受命

(2022-11-16 10:00:24)
标签:

临危受命

判大名

知相州

一代贤相

分类: 历史知识

                 韩琦故事系列之十

                    临危受命

    治平四年(1067年)九月,韩琦负责的宋英宗的陵基已经完工。返回京城后,遂向神宗上奏请求辞相。他清楚地知道,按照唐宋年间的惯例,先朝的宰相一般在作为山陵使修建先帝陵寝后请求辞相。新皇帝大多担心老宰相因拥立之功挟功欺主,也会在大加封赏后答应。英宗因病无法亲政,韩琦才在英宗亲政后再三提出辞去相位,回相州养老。但英宗不久去世,韩琦再次拥立神宗继位,在相位十年,于是向神宗再三提出辞相的要求。当时韩琦去意已决,自此不再到中书省听政视事。

    神宗虽多次催促其听政视事,却见韩琦辞相奏疏一日一呈,去意已决,神宗无奈只好恩准。

    韩琦九月底罢相,十月底才回到家乡相州。突然接到宋神宗的诏书,急忙再回到京城开封面见皇上。因西北与夏的边界起事,“朕命你知永军兼陕西路经略安抚使,全权处理陕西军政事宜,有劳侍中了。”韩琦从命,十一月披挂上阵进入角色。

    到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七月,韩琦见边关已基本宁静无事,自己又年老体弱多病,再次上疏神宗“愿陛下承诺旧恩,以均劳逸,减轻一下臣的负担。”

    韩琦连上六七道奏章,神宗仍不允。当将韩琦召回京师面见皇上时,皇上才看到韩琦栉风沐雨,面色黢黑,形容憔悴,不仅惊叹良久,道:“不知道侍中身体确实欠安,开始还怀疑是推脱之辞,自此须速速安养。”熙宁元年七月,六十一岁的韩琦又回到了故乡相州任上。

    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韩琦在相州任上仅仅半年的时间,因“河北发生地震,川防溃决,百姓流离失所,朕十分忧虑。”“现已正式任命爱卿判大名府,并任河北四路安抚使兼北京留守。......

    韩琦深知大名府是北宋的北大门,宋辽边界重地。河北大灾,人情汹汹,一旦引发内乱,辽人趁机侵扰,必将危及大宋。皇上手诏又如此恳切,令自己十分感动。于是接诏后遂走马上任。韩琦在大名任上,尽职尽责,保持了边境的安定,使人民安居乐业,但不向辽退让,以战守为实务防患于未然。

    熙宁三年(1070年)韩琦请求辞去河北四路安抚使,被恩准。熙宁四年又请求辞去大名府安抚使,但神宗没有答应。反而对韩琦下诏大加褒奖,劝挽其继续“留主北门之鈅”,并充军永兴军节度使,再任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

    这时期,韩琦年老体弱,身体大不如前,韩琦上了八道奏章,乞请还判相州。直到熙宁六年(1073年)二月,韩琦已六十六岁老人,神宗才同意他回判相州,但仍带职行事,这已是第三次知相州了。

    韩琦离开河北后,当地百姓在熙宁佛寺内为他立了生祠,塑像端庄慈祥,栩栩如生。每到韩琦诞辰日,士绅平民,男女老幼都来焚香叩拜。民间艺人也都说唱献技于佛寺前,终日不绝,以示庆贺。韩琦听说后笑着说:“我还活在人世,何必如此呢?”等韩琦在故乡安阳逝世后,河北各地来相州吊唁的人络绎不绝,而到熙宁佛寺韩琦祠下哭祭的人尤为众多。

    韩琦前后三次在相州任上,带领军民开凿珍珠泉,兴修水利,灌溉庄稼;修缮兵库,议废铁冶。最后一次回相州已是老年,虽以养病为名,但依然“以疾而量力”,仍以“且看黄花晚节香”的姿态,不失报效社稷之本色。

到熙宁七年(1074年)秋天,韩琦因病重不支,累次上奏请求致仕辞官,终未被批准。熙宁八年,韩琦再多次上疏请求辞职静养,章表中说:“臣积恙岁深,有加无减,形神俱蔽,皮骨仅存,乃是将入沟壑之人。”神宗非但没有批准韩琦辞职,反而又重新改任韩琦为永兴军节度使、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府尹,欲将西北边事托付于他。然而,这时韩琦已衰残日甚,最终因常年积劳成疾,无力回天,在熙宁八年(1075年)的六月二十四日病逝于家乡相州,享年六十八岁。

韩琦自1067年九月底辞相,已是身体有恙,神宗皇帝也说是“须速速安养”。因国家的需要,于1069年二月,从国家的大局出发,韩琦带病从相州任上又判大名府,还要任河北四路安抚使兼北京留守。责任的重担在肩,他不敢懈怠,所以拼命的工作。虽累经辞职,终未得允。应该说韩琦是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

韩琦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他出将入相,历三朝,扶二帝,抵御西夏,推行庆历新政,理政地方,改革役法,调处两宫,促使北宋王朝中央权力平稳过渡。赤心耿耿为江山社稷,危难之际,总是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不愧为一代贤相。望后人能记住他的名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