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情感嘉园·乡情篇(之三)·万亩桃园胜景赋

标签:
【原创】情感嘉园乡情篇(之三)万亩桃园胜景赋文化 |
分类: 散文集粹 |
乡
敝之故乡位于太行山东侧,燕山南麓。山区、丘陵、平原,三分天下,春兰秋菊,各有千秋;冬暖、夏凉、秋温,四季分明,环肥燕瘦,别具一格。三河横贯,源西越东,育尧帝于伊祁山洞;五路纵横,由北至南,促经济于腾飞前沿。水质清澈,蕴育物华天宝;山高云霓,不阻人杰地灵。层峦叠嶂,多有慷慨悲歌之士;百姓善良,辈出勤劳致富之手。
西岭巍峨,横拖百里,挡朔风于严冬,雪片难逾群山;北山逶迤,矗立千年,阻异族以施暴,蛮人徒叹奈何。嘉禾布梯田,乡亲得以温饱;群芳遍山野,故里不逊仙乡。千年古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百载良言,栽菊看花,栽树看果。万亩桃花,春风淡荡,携彩霞铺于山丘,只疑梦入桃源;千年贫壤,香雾氤氲,织锦绣于旷野,或若造访仙境。枝影横斜,攒群芳于枝头,艳若王嫱西子,招远客流连忘返;清香浓淡,飘仙气于陌上,醇如玉液琼浆,飨近邻蹀躞难离。瓣开数片,引蜂蝶翩翩起舞;蕊吐几丝,醉骚人个个癫狂。驿路蜿蜒百里,驱车难饱览其景;芳园纵横万亩,徒步岂能尽赏其风光?
文革动乱之前,树少花稀,果农空浩叹,致富无门;开放改革之后,百姓争额首,脱贫有路。转思维竞植树,辛勤浇灌,功夫不负有心人,硕果累累,展欢颜于垄亩;仗政府多导引,着意栽培,百姓感恩扶持者,赞语声声,呼口号于荧屏。年收数万,户户脱贫致富;房筑几间,人人展眼舒眉。
襄者,陶潜据渔人所述世外桃源之事,“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真如仙境也,然不过传言而已。而故乡之桃源,广约万亩,位于太行山东麓,县城西侧,境内山清水秀,公路四通八达,田畴如铺锦绣,花海远接云霓,有鸡犬遥相呼应,无盗贼昼夜出没。民风淳朴,见远客以笑脸相迎;物产丰富,载粮果常行销海外。世外桃源,或疑陶潜之虚构;故乡花国,乃为现实之景象。更有尧母洞之遗迹,圣水叮咚,恍如帝子之吟哦;还看火焰山之仙景,烟云弥漫,应是悟空借宝扇。美在清明前后,游人络绎,多如过江之鲫;景如玉宇内外,风韵长存,寿若苍穹之月。听景岂如观景?亲历方知美景不虚;驻足不如举步,还邀过客一睹芳容。
逸梅轩主有诗赞曰:
物华天宝此山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习习香风熏远客,绵绵胜景若仙宫。
横拖阡陌几十里,纵绕帝乡三百城。
若问桃源何处有?武陵迁往太行东。
注:1、三河:指横贯东西的蒲阳河、曲逆河、金线河等。
3、伊祁山:亦称丹朱山,位于县城西侧十公里处得万亩桃花园境内,传说尧母庆都怀孕后担心被帝喾的几个妃子暗算,从江苏高邮一带迁徙于河北省顺平县伊祁山,生尧于山洞中,故该洞名之为尧母洞,其诞生地原属伊祁氏部落,故尧以其诞生地之名为姓即伊祁,名放勋。也因其封地为陶唐氏部落,故后人又称其唐尧。尧之子名丹朱,故后人又称伊祁山为丹朱山。
4、火焰山:位于顺平县城北部二十公里处,状似凝固的火焰,传说唐僧一行去西天取经时路过此地。山上有牛魔王洞。当时因旱灾严重,漫山遍野都是火,烟云弥漫,唐僧四人难以逾越,于是悟空从牛魔王洞中盗出芭蕉扇,将大火扑灭。
5、三百城:境内有多个乡镇带有“城”字。东南西北四个村为“尧城”,即尧帝初封之地,北城、子城、东西白司城等。此处为泛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