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胶乳工业的发展
(2023-11-10 07:20:45)
胶乳工业是橡胶工业的先导,早在十一世紀美洲的土著民族就会从三叶橡胶树流出的胶乳晒干,制成孩子们的游戏玩具,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十五世纪以后,人们又陆续直接利用天然胶乳制作照明用火把,防水布,盛水器,和鞋类生活用品,据资料调查,直到1920以前,对于天然胶乳,也只是多半处于科学研究,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天然胶乳的浓缩和长期保存的技术工艺才获得完善解决。从而直接用胶乳为橡胶工业原料的胶乳制品工业得到犮展,形成独立的一门工业。
在橡胶工业的大范畴中,最初仅以胶乳作为溶剂型橡胶液的代用品,用来浸浆和趈贴纤维布等简单使用,但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胶乳制品已广泛应用在各领域,天空,地上,海洋,无所不在,据笔者七十年的胶乳生涯,文献上记载的,看到的,亲自研发的,胶乳制品几乎涵盖了各个领域,直接用胶乳制造的产品,包括用浸渍,压出,注模,旋转搪模,生产的胶乳制品已达三万多种,同时不仅胶乳工业本身生产大量胶乳制品,如气象气球,平移气象气球,名目繁多的各种类型的手套,从家用手套到工业防护手套,直到核防护长臂操作箱特种手套,各种规格的单根胶丝和并带胶絲,不同用途的胶管,拉力帶,环保胶粘剂,鞋套,操作用指套,泡沫海绵,航空器用呼吸面罩配件,防氚气衣,儿童玩具,以及薄如蝉翼的安全套等等,同时还应于其它行业,例如纺织,造纸,建筑,制革,涂料等工业,胶乳工业己成为橡胶工业中的独特分支体系。
众所周知,直接利用胶乳生产制品,生产工序相对比较简单,不需要重型设备,消耗动能小,废气及粉尘少,由于胶乳是流体,易于连续化和自动化生产,同时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生产特点,就是能制造干橡胶不能制造的园截面胶丝和微孔橡胶。
胶乳工业自成体系,但是在学科上甚少有专门去研究,胶乳的硫化机理和补強机理更不同于干胶,至今仍在探索之中。众家不同解说。我国胶乳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始于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笔者当时还是一个未成年的青少年,有幸参与新中国胶乳工业的组建,并接受了前苏联技术专家的培训,一帮有志青年,用青春和汗水,组建了新中国唯一的部属胶乳制品企业-----中央国营第十一橡胶厂。从而冲破西方在胶乳制品方面对我国的封锁。我们国产的双一牌气象气球和测风气球,飞向蓝天,滿足了气象部门早七点,晩七点在全国五百多个气站同时施放。值得我幸慰的是,气象气球的研发,从杨桃瓣型的模具设计,模具材料选用柚木,不同型号的气象气球的规格定型及用离子沉积法工艺生产,规格从五十号至二百号,笔者都有幸全过程参与,虽然没有达到用搪喷旋转法制造小球柄的世界先进生产工艺,但有中国特色的用离子沉积法制造气象和测风气球,同样也滿足了国家需求并还能出囗,对于气象气球和测风气球的研发和工业化生产,它是国营广州第十一厂的广大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的成果,起始于一九五六年。这将是我国胶乳工业史上重要的史记,尊重历史,不忘传承。笔者并有幸为气象气球和测风气球设计了"双一"牌商标,意为品质第一,技术第一。这一段历史将永载史册。
感谢国家和组织给我参于所有胶乳制品的研发机会,感谢前苏联专家的热情帮助,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着全面提高,七十年如一日,上下求索。心中只有橡胶和胶乳。
喜看今日大美中国,胶乳工业如雨后春笋飞快发展,尤其是民营胶乳企业发展更快,在三年疫情期间,胶乳企业生产的一次性防疫手套,大有用场,为白衣战士和医护人员保驾护航,功不可没!同时中国产的一次性直型手套还大量出囗,满足世界市场需求,成为名副其实出囗大国。
纵观我国的胶乳工业发展迅速,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足的是对胶乳工艺理论基础和工艺技术及配方设计的认知和掌握的不足,大部份凭经验行事,出了问题找不到原因,不按规范办亊,一些所谓师傅,更力不从心,出了问题就说胶乳不好,料不好来搪塞。笔者曾应邀走访全国几十间胶乳企业,发现主要问题是技朮力量不足,缺乏有资质的胶乳工艺技术人员,而是师傅们摸索,这就是生产发展的瓶颈。
针对我国胶乳工业的迅速发展,技术掌控能力必须要赶上,由于胶乳工业是个偏门,真正懂得的不多,以至连胶乳和乳胶这两类完全不同的物质都分不清。
要想提高胶乳工业的技术水平,首先要学好理论基础,再和生产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甴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由于胶乳工业资料及书籍不多,更希望有识之士伸出胶竩之手,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胶乳工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关系到富国强胶的重任,胶乳工业的前程,一片光明。让我们共同努力,携起手来,为胶乳工业的发展,多作奉献!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