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胶乳浸渍制品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探讨

(2023-03-24 09:45:03)
     在胶乳制品生产中,胶乳原料消耗量最多的是以离子沉积法生产的各类浸渍制品,和以邓录普起泡法制造泡沫海绵制品。影响浸渍制品质量的因素很多,如原料胶乳,配合剂,凝固剂,以及操作条件,均与产品质量有关。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去加以解决。
   以下是生产实践中得出的一些经验,与同行们分享。
 一,医用手套和直型手套出现指间结蹼
 产生原因:半硫化配合胶乳没有合理加入乳化好的羊毛脂抗蹼剂,或凝固剂配制不当。
 解决办法:按配方设计检查是否漏加抗蹼剂以及抗蹼剂是否乳化合格和不分层。
 二,手套巻边不牢,掉边
 产生原因:半硫化胶乳硫化程度过高,或氯仿值级别过高,或卷边机械设备出现异常。
 解决办法:首先检查半硫化胶乳的氯仿值是否过高,以三中至三末为好,生产线现场应急的处理对策是调整掺对配料胶乳以及以人工用毛笔把浓度为35%醋酸均匀塗在手套卷边部位,以增強胶膜与胶膜的粘着力。
 三,手套喷霜发白及喷硫
 产生原因:产品配方中硫黃及白色填充剂加入量过多,或配料操作中失误多加了硫黄或白色填充剂,再则是制品硫化溫度及硫化时间不足以及半成品在生产过程中沥滤不夠,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在手套成品包装入库堆压过重,造成应力喷出。
 解决办法:检查配方设计是否合理,不要以降低成本为由把填充剂加得太多,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的工艺条件,硫化要足。成品入库要求倉库溫度在15摄氏度至27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在55%之间。
 四,浸渍制品胶膜缺胶
 产生原因:使用模型表面不清洁,或存在疏水物质。
 解决办法:模型在使用前要彻底用专属的酸,碱处理液清洗及热水浸泡,和专用毛刷清洗,在凝固剂中添加JFC及平平加"O",
 五,探空气球及测风气球出现球偏
 产生原因:胶凝不均匀,胶料流动性大,胶凝慢,迴转不及时,模具底部胶乳v散不均匀,充气定型时没有按要求转动,球皮打折,,入硫化罐硫化时,排放不合理或装球数量过多,温度不均匀,球皮各部位受热不一致,伸长也不一致。
 解决办法:针对上述异常,首先要掌握好凝固剂浓度并经常加以搅拌,尤其是上下方向搅拌。防止其分层。检查生产时模型的凝固剂附着量。在浸胶乳时,要掌渥好上提速度,及时迴转翻板,以使模型底部的胶乳均匀分散,按规范及时将充气定型的半成品球翻转移动,适当调整硫化时间及升温时间和装罐硫化数量及摆放方式。
 六,探空及测风气球产生气泡
 产生原因: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配合胶乳和凝固剂中产生,如输胶不当,配合胶乳停放时间不夠,,浸胶时下浸速度过快而造成。
 解决办法:凝固剂中可适当加少量正丁醇,配合胶乳以抽真空工艺除泡,掌渥好胶料停放时间。在胶槽刮皮时,要慢速,避免槽中胶乳有波浪发生,从而也会产生气泡。
七,气球球皮产生锈斑,黄点
 产生原因:主要是来自配合胶乳以及配料助剂中的杂质,尤其是以隔离剂滑石粉中存在的铁微粒最为常见。
解决办法:毎批胶乳和原材料助剂,都要作批次常规检验,凡有杂质的不宜使用,以硬脂酸钙并用沉淀法白炭黑作隔离剂替代滑石粉。选用白色胶乳,如600号,733--97,号以及107号等离心浓缩胶乳。在浸胶槽及浸剂槽方,材质上选用304不锈钢制造。
八,浸胶后的气球薄膜有冒出大量水滴
 产生原因:
 配合胶乳不适用,
 解决办法:可在氯化钙凝固剂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锌,加入量为凝固剂菉化钙含量的2--3%,效果较好,去除了球凝胶膜有水滴现象。
九,邓录普法泡沫胶乳制品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1,起泡慢
产生原因:油酸钾用量不足,起泡成型转速不夠。
解决办法,在配料胶乳中要先加乳化好的油酸钾和乳化的蓖蔴油酸钾,最佳用量,以干基比算,100份干胶加油酸钾和萞蔴油v钾1.5至2份。
 2,泡沫流动性差
产生原因:稳定剂用量不夠,
解决办法,配料时按配方要求加入20%浓度的氫氧化钾,用量干基比为-0,2为好。
3,胶凝时间过长
产生原因,原料胶乳先期除氨不夠,或迟缓胶凝剂用量不足
解决办法,使用低氨或无氨胶乳,或将高氨胶乳除氨至氨含量0,2,增大硅氟化钠用量
4,泡沫崩溃
产生原因:,配料胶乳粘度太低,或起泡剂,稳泡剂用量不足
解决办法,增大起泡剂乳化油酸钾用量,加入二苯胍一份及MZ一份,即可解决。
5,泡沫收缩过大
产生原因:配合胶乳总固体含量未达到59%以上,或迟缓凝固剂流量过大。
解决办法,配合胶乳的总固含量一定要达到60%以上,绝不能降低,适当并用部份丁苯胶乳,对降低泡沫胶乳的收缩率有明显改善,这罜特别指出,并用少量丁苯胶乳,不是掺假,而是为了改善性能。
6,泡沫孔眼结构粗糙
产生原因,胶凝作用慢,胶凝PH值过低,迟缓胶凝剂用量不足,加之配合胶乳熟成时间不夠。
解决办法:严格控制配合v乳停放时间,合理并用浦助胶凝剂氧化锌及萞蔴油酸钾。
7,泡沬胶乳成品夹有大空洞
产生原因::迟缓胶凝剂在模腔内流动不均匀,或胶乳起泡不夠充分
解决办法:加大迟缓胶凝剂硅氟化钠溶液的流速琉量,
8,泡沫胶乳制品表皮疏松或脫皮
产生原因:迟缓胶凝剂硅氟化钠用量不夠,模具预热不夠,胶凝收缩过大。
解决办法:增大迟缓胶凝剂用量,升高模温,调整好配合胶乳贮存停放熟成时间。
 9,泡沬胶乳制品表面密实不软
产生原因,
在配合胶乳灌入模具时,模温超过30摄氏度,或配合胶乳热敏性过大。
解决办法,调整辅助胶凝剂和稳定剂的使用比率,埪制灌胶时的模瑥在28至30摄氏度
10,泡沫胶乳制品表面流痕
产生原因:胶凝作用过快,预热的模具温度过高。
解决办法,调整胶凝速度,灌胶乳模具温度不得超过30摄氏度。
11,泡沫胶乳制品脫层,断面中间出现泡孔破裂
产生原因,胶凝过快,凝胶強度差,凝胶收缩大
解决办法:严格控制使用冷却处理过的模具。模溫不得超过30摄氏度\
12,泡沫胶乳制品表面龟裂
产生原因:凝跤強度差,配合胶乳总固体含量低
解决办法:控制模具灌胶时,温度不能超过30摄氏度,配料胶乳的总固体含量不得低于60%
13,泡沫胶乳制品脫模后,压缩永久变形大
产生原因:模具收缩率没有计算好,半成品硫化速度慢,或硫化不足,造成欠硫。
解决办法,调整制品硫化工艺条件,务必达到正硫化点,检查配合胶乳的硫化体系,是否匹配。
综上所述,胶乳浸渍制品在生产中出现的不良珗象是多种多样,产生的原因也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在实践中深入现场以主观欢察和客观综合分析才能找到原因,以作出解决办法。胶乳工业及其制品工艺出现的问题,涉及到多个学科,胶乳的硫化机理和补強机理,不同于干胶,有些至今尚在研究当中,只有努力钻研,把主观和客观结合起来,去不懈努力,才能提高科学研发和现场运用的技术水平。让我们共同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