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胶乳制品对胶乳及助剂的选择要求的探讨
(2023-01-27 07:22:39)
春回大地,兔年伊始,二零二三年的市场形势和社会需求,对于各类胶乳工业制品,对胶乳的选择,和助剂性能及环保性的选择,有着不同的需求。,如浸渍工艺的气象气球类,66型类产品,家用手套类产品,压出工艺或压敏工艺的的胶管类产品,胶丝类产品,起泡工艺或发泡工艺的泡沫胶乳产品,铸模产品,密封专用胶乳,和贴合用胶乳,在配方设计上对选用天然胶乳,合成胶乳及人造胶乳都有严格的要求。
天然胶乳,採割于三叶橡胶树,其特点是凝胶強度高,伸长率大,成暯性好,制品柔软,胶源广泛易购,在浸渍制品中使用量最多,尤其是薄膜制品,在选用胶乳时,会选用粘度适中,而干胶含量大的胶乳。如安全套,一次性直型手套,外科手术手套,和各种玩具型气球以及探测高空气象要素的气象气球和测风气球。而生产厚膜制品,则要选用粘度高,同时干胶含量也高,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热稳定性高的高氨或中氨胶乳,而生产泡沫胶乳产品,则以低氨胶乳和无氨的无性系胶乳,为最佳选择,实践证明,选用门尼粘度高的无性系低氨天然胶乳在生产泡沫胶乳制品,其压缩模数高,在生产工艺流程上可以省去除氨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与合成胶乳并用时,分散性好,容易以任何比例掺合。
天然胶乳由于橡胶树的品系不同,地域及纬度高低,胶林田间管理水平差异,浓缩加工后停放熟成时间不同,生产出的浓缩胶乳品质也有不同,其中挥发脂肪酸值必须重视和测定,它是衡量胶乳是否変质的重要指标。至于胶乳的颜色,有白色,乳白色,淡黄色,淡红色,均可使用,但灰色不能使用。目前浓缩天然胶乳的主要产地有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老挝,利比亚和我国海南,云南和广东。至于质量高低不能以进囗和国产来区分,这是一个误导,衡量浓缩天然胶乳产品是否合格,是以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国家标准为依据,不能以广告和宣传为准绳,笔者近七十年的胶乳制品生涯验证,国产胶乳,不论是海南产地还是云南,广东产地,只要供应商诚信,都能加工出符合技术标准的胶乳制品,笔者曾用海南西联农场,大坡农场及广东高州团结农场所生产的离心浓缩胶乳与进囗胶乳作对比,结果沒有明显差异,而在深加工多次离心的无蛋白胶乳研发方面,则明显领先于进囗胶乳。所以说不能以进口与国产去区别浓缩胶乳品质的优劣。笔者曾有幸应邀去泰国知名的几间浓缩胶乳加工企业去作技术交流,就胶林管理,采割标准栽培,品系选择,浓缩加工技术,中国仍有大国担当的优势。
在合成胶乳方面,由于我国起步较晥,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这是事实。如用量较大的氯丁胶乳,国外早在1935年就形成工业化生产和应用。而我国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才在研发通用型氯丁胶乳,耐寒型氯丁胶乳,及浓缩型氯丁胶乳。现在我国生产氯丁胶乳制品,仍选用进囗氯丁胶乳为主。在使用丁苯合成胶乳方面,也是以进囗或外资在我国设厂生产的丁苯胶乳和羧基丁苯胶乳为主。一些特殊合成胶乳如粘合纤维用的丁吡胶乳,尚未有国产化,仍需要进囗。
在人造胶乳方面,如丁基胶乳,由于前苏联专家的帮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笔者工作单位中央化工部属国营第十一橡胶厂以干胶溶剂溶解再以乳化离心浓缩工艺研发成功,作为生产特供66型产品,独家生产。为国防工业作出巨大贡献。笔者也运用以丁基胶乳为主,研发出核防护专用的防氚长臂操作箱手套,填补了国内领域的空白。人造胶乳工艺复杂,且流程掌握非常严格,能夠生产的厂家不多,保密性强。
在胶乳使用的助剂来看,目前基本能做到国产化,但在环保及人类健康方面,一些助剂仍然有毒害,如滑石粉,二硫代氨基类促进剂,胍类促进剂,部份胺类防老剂和硫化剂,迟缓胶凝剂硅氟化钠,都是国家标明的有害化学品,至今仍在沿用。为了减轻毒害,只能在生产工艺方面,以沥滤方法去除一些,但不能做到完全去除。有些企业,为了节约用水和废水排放的麻烦,甚至不沥滤,这样生产出来的胶乳制品,不但加速制品的老化,更遗留下更大的潜在危害,尤其是直接接触人体的胶乳制品。
所以说在选择胶乳制品用的配合助剂,无毒,和对人体不产生过敏是首选条件,绝对不能贪便宜而使用劣质有害的胶乳配合助剂。我国胶乳工业的技术的特殊,有些"偏门",企业都是靠所谓的"师傅"经验去摸索,误导性很大,希望有关部门或专业协会组织胶乳制品企业进行专业培训,以发展和提高我国胶乳工业水平。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