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到蝉鸣荔熟时

(2022-07-09 06:12:37)
    时值小暑,树丛飞蝉高唱,岭南第一佳果滿园飘香,那就是苏轼诗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所描写的广东特产的荔枝。不要小看这水果,当年杨贵妃为吃到这千里之外的岭南佳果,不知跑死多少运输接力快马。古时外国人来到广东省城,看到荔枝不知是何物,当地广州人告诉他们这种水果叫"荔枝",于是外国人以英语直译为"LItChi,按广州官话发音叫"壘纪",笔者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自齐鲁大地南下广州工作,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摆在水果摊上的东西,标牌上写的不是荔枝,而是"黒叶","槐枝","糯米糍",后来请教当地广州人,原来这是标明荔枝的品种。当时年轻好胜,既然古诗人苏东坡说每天能吃荔枝三百颗,才能算真正广州人,那咱就亲身试试。真的约了几个单位小年轻在一起,周日买了一筐荔枝,验证看谁一天能吃下三百颗荔枝,实际上,连一百颗也吃不下,就肚子胀飽了,连饭也不想吃,因为荔枝含糖量太高了。咱现代人上了苏东坡的当,上演了吃荔枝的小品。
   物換星移,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笔者已算是"老广州"了,对于荔枝的感知已习以为常。也了解它的广东产地。恰巧我那时,在广东东莞市东坑镇就职于一家港资石化公司时,又体验了与荔枝有关的趣事,那就是"买荔枝树"的故事。在当地盛产荔枝的园区,有一种购买交易很特别,就是在荔枝树开花的时候,荔枝园的老板,会发布信息,邀请四方客人来买他的树上荔枝。以一棵荔枝树为单位,出售荔枝的采摘权,买多少棵全由客户定。每棵树的品种,产量,全靠购买客户的眼力和判断力,一旦交易成功,客户要当即付清购买荔枝树采摘权的全款,从此,这一季荔枝树就会被画上标记和编码,当荔枝熟了,你就可以自由采摘。我所在的企业,董事长为了联络全国各地客户及港商,来洽谈业务,邀请客户到荔枝林品尝岭南佳果,并可随意摘帶回去,此法也不失为销售的好手段。于是选定离公司近的荔枝园认购,成交那天,我也前往去看个究竟。那么一大片荔枝林,到底那棵产量高,色,香,味如何,在结果及成熟期,遇到风灾虫害,及人为偷摘,谁也难以预料,只能听天由命。
  但实际不必担心吃不到荔枝,只不过荔枝树有大年和小年之分,大年结果多,小年结果少。东莞荔枝果农还是信得过的,为了每年果树出售采摘权的信誉,在你买下以后,他们也会尽力做好果树的管理各项工作,让认购的客户吃到甜美的荔枝。
  我当年所在的单位一共买了十棵荔枝树采摘权。待荔枝熟了的时候,荔枝园老板通知我们去采摘。于是分批分时间段,请客户及有关单位到荔枝林购定的荔枝树位,爬树采摘或用竹桿勾摘,一面品尝佳果,一面享受荔园清香。事实上,荔枝园采摘,井井有条,各采自家认购的有标记的树位,不会乱采其它没有采摘权的树位,这也体现道德文明的新风尚,待荔枝过了季节,采摘完了,采摘权也就自然解除,待等来年交易。
 这一段美好的回忆,体验了另一种农家乐情趣,和支农措施,先付款,后吃果,既提前帮助果农解决了销路,得到了实軎,又为果农承担不测风云的风险。希望这种购买采摘权的方式,能延续并推广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