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51)京西名刹一一 香山碧云寺(三)

(2016-12-02 07:02:31)
标签:

涵碧斋

含青斋

水泉院

行宫

乾隆

分类: 古建
                                        京西名刹一一 香山碧云寺(三)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在碧云寺建金刚宝座塔的同时,还在碧云寺北侧新建了乾隆行宫,並修整了水泉院。
 
(851)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三)
     碧云寺涵碧斋是皇帝大臣瞻拜游览休息的行宫,为第一进院,座西向东,面阔三间,是碧云寺行宫的第一组建筑(851)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三)
     涵碧斋有“活泼天机”之称。1925年曾在此召开了为期10天的”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史称西山会议。
 
(851)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三)
   第二进院含青斋, 座西向东,面阔五间,是碧云寺行宫的第二组建筑。
(851)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三)
(851)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三)
     院内叠石为池,景致秀雅,有“云容水态”之称。

(851)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三)
(851)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三)
    含青斋内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爱·怀念》展览。”

(851)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三)

  含青斋行宫后面的甬道,直通水泉院。
(851)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三)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对水泉院进行了修整,成为乾隆皇帝行宫的一部分。
(851)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三)
  

(851)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三)
    水泉院因院中内有一天然流泉,名“水泉”,又称“卓锡泉”。泉水自石缝中流出,汇而为池,泉水甘甜爽口。泉水旁边是用太湖石堆叠而成的假山。
(851)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三)
 
(851)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三)
      院内依山就势,叠筑山石,峭壁如城,山石泉水,亭台池桥点缀其间,颇具江南风光,为历朝皇帝所喜爱。
(851)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三)


(851)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三)
      院内柏树从绝壁石缝里生长,泉水自岩壁间涌出,巧夺天工,相映成趣。
 (851)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三)
      水泉院院内松柏参天,风景清幽。
(851)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三)
(851)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三)
       院内最有名 的是三代树,即槐、柏、银杏一树三生,。这是一株较奇特的古树,为世所罕见。槐树中套长柏树,数百年后更生一株银杏树,现在银杏树参天,树龄己有300余年,1988年被定为一级古树。。
 
(851)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三)
    水泉院西倚硝壁,东临山谷,古木华盖,花木、泉水、假山构成了一座优美、幽静的庭院花园。 
(851)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三)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在碧云寺建金刚宝座塔的同时,在寺院的南侧还建了罗汉堂,有关罗汉堂的详情下文介绍,敬请关注!

【注】图拍摄于2016年11月22日和2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