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09)少林寺 一一   天下第一名刹

(2014-10-24 21:08:27)
标签:

嵩山

天下第一名刹

禅宗祖廷

塔林

雕刻艺术

分类: 古建

                                 少林寺 一一   天下第一名刹   

       中原腹地一一河南旅游自由行的第六个景点是少林寺。2014年9月24日上午7点30 分从郑州乘旅游大巴前往嵩山,于 9时30分 到达少林寺  
(509)少林寺 <wbr>一一 <wbr> <wbr> <wbr>天下第一名刹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公里的中岳嵩山南麓,嵩山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各拥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寺处少室山脚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

 

(509)少林寺 <wbr>一一 <wbr> <wbr> <wbr>天下第一名刹

     少林寺,又名僧人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始建于495年(北魏太和十九年),32年后,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一一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法,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此后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少林寺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

     唐初,少林十三棍僧救驾李世民有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民国时期被军阀石友三几乎焚毁殆尽。1982年后,国家为方便中外文化交流对少林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复重建,现已形成以山门、天王殿、大雄殿、藏经阁、方丈室、立雪亭、西方圣人殿为主题的嵩山少林建筑群,使千年古刹焕发出新的光彩。

 

 

(509)少林寺 <wbr>一一 <wbr> <wbr> <wbr>天下第一名刹
      山门为少林寺大门,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山门上方横悬康熙御题长方形黑金字匾额,上书“少林寺”三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

(509)少林寺 <wbr>一一 <wbr> <wbr> <wbr>天下第一名刹

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系清代雕刻。

(509)少林寺 <wbr>一一 <wbr> <wbr> <wbr>天下第一名刹

   山门后大甬道和东西小马道旁立有碑碣数十通,称为少林寺碑林。

 (509)少林寺 <wbr>一一 <wbr> <wbr> <wbr>天下第一名刹

      天王殿是少林寺院第二进殿宇,与大雄宝殿、藏经阁并称三大殿。此殿原为少林寺山门,初建于元,明、清多次整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少林寺大修时,在此殿前另建一山门,原门改称天王殿。可惜1928年毁于兵火。 现在的天王殿是根据中国文物研究所提供的研究资料,于1982至1983年重建的。其平面布局仍以原址结构为准。新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加前、后廊。

(509)少林寺 <wbr>一一 <wbr> <wbr> <wbr>天下第一名刹
     少林寺天王殿为重檐歇山顶建筑。上下层屋檐之间,悬挂由楚图南题的“天王殿”风字匾(又称竖匾)。门前半圆月台为原构,原址柱顶石,除个别崩裂外,均使用原有构件。
      殿内塑像内容、位置皆如旧制。殿前重塑了两座高大的佛教金刚护法神像,殿后重塑了 “ 风、调、雨、顺 ”四大天王像,均栩栩如生。四大天王是保护佛教、保护众生的神。又称护世四天王。在少林寺,自东向西以此为:身为白色、持琵琶者,名东方持国天王。身为青色、持宝剑者,名南方增长天王。身为红色、持伞者,名西方广目天王。身为绿色、拖塔者、为北方多闻天王。

 (509)少林寺 <wbr>一一 <wbr> <wbr> <wbr>天下第一名刹

    

      大雄宝殿位于少林寺常住院的中间位置,是全寺佛事活动的中心。在古代又称“三世佛殿”、“琉璃大殿”,通常简称为大殿、正殿、宝殿等。

    据唐《少林寺碑》“山间宝殿”、“妙楼香阁”等记载,大约从唐代起已在今址建造宫殿式的常住院,同时,也有了少林寺寺中的主殿和各类楼阁建筑。
    金、元、明、清历代,都曾对大雄宝殿进行过整修。1928年毁于兵火。1984年,由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根据现场勘测资料、毁前有关照片以及老僧的回忆,设计重建,1986年告竣。
    新建的大雄宝殿是在原址上,完全按照原有柱子、墙体、佛台、前后门、月台等的位置和尺度,进行复原设计并建造的。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殿内金柱下麒麟柱顶石、狮子柱顶石各一对,皆用整石雕刻而成,式样与毁前相同。整个建筑结构合理,雄伟壮观,气宇轩昂。

(509)少林寺 <wbr>一一 <wbr> <wbr> <wbr>天下第一名刹
   门匾“大雄宝殿”四字由赵朴初赐题。殿堂正中悬挂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宝树芳莲”四个大字。殿内供奉三世佛像,正中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胁侍为文殊、普贤两菩萨,他们合称“华严三圣”。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又称“大医王师”,其胁侍为日光、月光两菩萨;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胁侍为观音、大势至两菩萨,他们合称西方三圣。

佛像端庄肃穆、耐人寻味。其两侧新塑菩提达摩像及紧那罗王像,具有明显的少林寺文化特色,与其他寺院有所不同。东、西山墙边的神台上塑十八罗汉像,人物形象生动,姿态各异,表现出不同的人物性格。殿前月台及边沿的石柱基本为原物。正面垂带栏杆下端放抱鼓石处,用一龙一虎代替了抱鼓石,形式罕见,雕工精致,是寺内重要石刻作品之一。

 (509)少林寺 <wbr>一一 <wbr> <wbr> <wbr>天下第一名刹

藏经阁又名法堂,位于少林寺大雄宝殿之后的中轴线上,为高僧讲经说法和贮存佛经典籍之所。

少林寺藏经阁现存《中华大藏经》、《龙藏》、《大正藏》、《高丽藏》及其他典籍计数万册。据碑铭记载,此阁创建于元代至正(1341-1368年)年间。

(509)少林寺 <wbr>一一 <wbr> <wbr> <wbr>天下第一名刹

少林寺藏经阁殿内原供达摩面壁石、法器及包括明代大藏经在内的5000余卷 佛经 图籍等。1928年,该殿被石友三焚烧,殿内经卷、武术书籍、达摩影石等俱被毁,仅存殿基及墙体石柱14根。

现藏经阁是依据毁前资料,于1992至1993年间在原址上重新设计建造的。

 (509)少林寺 <wbr>一一 <wbr> <wbr> <wbr>天下第一名刹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9月30日,清高宗弘历游少林寺时即以方丈室为行宫,故又称“龙庭”。

      该室初建年代约为明初,经历代维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遗物。今室内正中置1995年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时信徒赠送的鸡血石“佛祖讲法”浮雕,北壁内侧置少林寺传代世系谱。

廓然堂又名官厅,《少林寺志》云“廓然堂旧在方丈东,南向。明巡抚蔡汝南建,沈荃题额,今废”。今门额改题“静中静”,为少林寺二十九代方丈行正法师(1914-1987年)圆寂前久居之所。

     方丈室正西为方丈退居,坐北向南,面阔三间,出前廊,为硬山式建筑。 方丈 退居是离任后的方丈住所。退居室前有对联“少室山下禅林静,五乳峰前钟磬悠。”

东寮与西寮,在方丈院东、西两侧,为方丈院的东、西厢房,各为面阔五间的硬山式出前廊建筑,是常住执事僧起居和处理佛事活动的场所。

 (509)少林寺 <wbr>一一 <wbr> <wbr> <wbr>天下第一名刹

     

    立雪亭,原名“初祖殿”,又称达摩亭。立雪亭原是初祖殿东西两侧的亭子,两亭子被毁后,移名于初祖殿。据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所立《少林住持泰公禅师之碑》载,初祖殿(即今立雪亭)最晚当建于元代初年。但从现存结构特点及殿内石柱题记可知,今殿当为明正德六年(1511年)前后筹建,正德七年(1512年)后建成,明、清两代多有维修。

(509)少林寺 <wbr>一一 <wbr> <wbr> <wbr>天下第一名刹

     立雪亭面阔三间(11.37米),进深三间(7.39米),通高8.829米。平而近方形,是寺内唯一的一座单檐庑殿式建筑。此殿虽小,但外形大方秀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檐下用三踩单昂斗拱,平身科斗拱正背面、次间各用两攒,侧面各间均用一攒。南面明间装四扇格扇门,左右为方窗。殿内悬有清乾隆皇帝御题“雪印心珠”横匾。明间佛台上置木雕佛龛,本尊供明正德年间造的铜铸达摩坐像。铜像前六祖塑像为近年新塑。殿内东南隅有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铸造的铁钟一口。此殿于1983年进行了维修。外壁原有碑刻,现已移于碑廊等处。

 (509)少林寺 <wbr>一一 <wbr> <wbr> <wbr>天下第一名刹

 

 

(509)少林寺 <wbr>一一 <wbr> <wbr> <wbr>天下第一名刹

    西方圣人殿(也称千佛殿)是少林寺最后一进大殿,也是少林寺现存最大的佛殿。因殿内绘有大型壁画五百罗汉而得名。殿内供毗卢佛,故又称毗卢阁。

(509)少林寺 <wbr>一一 <wbr> <wbr> <wbr>天下第一名刹

   西方圣人殿明末重建。佛龛中供明代铸造的毗卢佛铜像。神龛后面北壁及东、西两壁,绘“五百罗汉朝毗卢”大型壁画:壁画高七米五,长四十二米,面积约三百二十平方米。其规模之大为全国同类壁画中所罕见。五百罗汉形貌奇特,分为35组,各表达一个故事,据说色彩数年一更。

整个三层画面采用重彩平涂法,朱黑和谐,勾勒粗劲有力。线条简炼,笔法流畅。东壁是明代雕刻的阿弥陀佛玉石像。殿内地面上有48个排列成深20厘米的陷坑,据说是少林武僧练拳习武的脚坑遗址。清代朝廷禁止民间习武,少林武僧只好选择最隐蔽空旷的千佛殿习武。

  (509)少林寺 <wbr>一一 <wbr> <wbr> <wbr>天下第一名刹
                                                                             (此图来自网络,谢谢拍摄者)

     塔林位于少林寺西侧300米处的山脚下,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有唐、宋、金、元、明、清及现代砖石墓塔248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塔林。这里是历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因塔类繁多,大小参差,高低不同,粗细不一,形式多样、排列散乱,看似茂林,故称为塔林。每座塔大都有雕刻和题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古代砖古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有“古塔艺术博物馆”之称。

 

    【注】文根据有关介绍少林寺的资料综合整理编辑,图除注明外均拍摄于2014年9月2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