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体味颐和园(三十七)一一解读昆明湖东堤石碑诗文 “西堤此日是东堤”

(此图是从颐和园老图翻拍复制的)
在昆明湖东堤南端,铜牛的北面,立一石碑,清漪园时期称该碑为昆仑石牌。


此碑上刻有乾隆一首题为《西堤》的诗文,其中有一句:“西堤此日是东堤”。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从三山五园说起。

北京西山地区的三山五园中有一个畅春园,位于颐和园的东侧,它建园较早,而当时未扩展昆明湖的西湖水位高出畅春园地基,为防止冲淹畅春园,便在畅春园西部构建一条防护堤(现昆明湖东堤位置),因在畅春园的西部,所以称为西堤。

当时,昆明湖的西湖东界是现在南湖岛至排云门一线上,另有一道长堤。在这长堤和畅春园西堤之间是农田。乾隆1750年拓展昆明湖时,将这一道长堤挖去,淹去农田将水面扩展到畅春园西堤,这样畅春园的西堤就成了颐和园昆明湖的东界。同时在昆明湖的西部又仿造杭州西湖的苏堤,新筑了一条设有六桥的西堤。这样畅春园的西堤就成了昆明湖的东堤。

所以乾隆在诗里说:“西堤此日是东堤”,这里的“西堤”、“东堤”同指一道堤,就是颐和园昆明湖现在的“东堤”。

乾隆写诗的时候,畅春园仍是皇太后居住的地方,所以这首诗的题目仍称《西堤》,是指这道堤对于畅春园来说仍是西堤。

东堤堤面的海拔标高约为50.00米至50.30米,昆明湖湖底标高约47.00至47.20米,昆明湖水面标高约在48.80米至49.00米之间,昆明湖的平均水深大约在1.80米左右。

(此图是从颐和园老图翻拍复制的)
昆明湖东堤比北京故宫的地面标高大约在10米左右,也就是说颐和园东堤水平线与紫禁城城墙几乎相平。当年万寿山一带每到大雨季节经常是汪洋一片,这就给北京城造成很大威胁。乾隆拓展昆明湖后,详细观察湖面水位和铜牛基座的差距,就可以做好城内的防汛准备。
《未完待续》
【注】文根据介绍颐和园的资料整理编辑,图除注明者外均是从老伴拍摄的颐和园图库中复制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