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体味颐和园(二十五)一一园内的六座城关建筑
颐和园园内的六座城关建筑 ,既是园内的点景建筑,又是园内分区的防卫关门。这六座城关分别是:文昌阁、宿云檐、紫气东来、 千峰彩翠、寅辉、 通云。
“东文西武”城关 文昌阁与宿云檐
颐和园园内的文昌阁在东堤北端,上供文昌帝君。贝阙门(宿云檐)在万寿山西侧,上供关圣帝君。文昌帝君是掌管人间功名禄位的神,关圣帝君即是“三国”中蜀国大将关羽,明代追尊他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简称“关圣”。这一文一武,一东一西,便有了“东文西武”的说法。但东文西武是有讲究的,始于汉代的朝礼,文武官员站班,文官居东,面向西;武官居西,面向东。清代的皇帝在乾清门御门听证时,文武官员也是按这个次序排列的。故宮东华门内的文华殿、西华门内的武英殿也是东文西武。这源于《老子》“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的说法。

(此图是从颐和园老图翻拍复制的)
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的文昌阁,在现存清漪园时代的文昌阁的旧照中看,阁楼是三层。 比现在更壮丽。

文昌阁1860年被英法联军焼毁,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建。
文昌阁是园内最大的城关建筑,在《细细体味颐和园(八)》一文已详细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此图是从颐和园老图翻拍复制的)
宿云檐又称贝阙门,始建于乾隆年间(1736-1795),城上原有楼,内供关羽银铸塑像,清漪园时代,昆明湖三面设有围墙,这座城关就是从西部入园的门户,此关可控制北如意门一带。

(此图是从颐和园老图翻拍复制的)

宿云檐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间重修颐和园时改为亭式建筑,内供关帝牌位。

此城关西面临昆明湖,东靠万寿山,湖光山色更衬托其雄伟秀丽。城外有古松一株,枝干扶疏,为乾隆时旧物。

宿云檐寓意:白云出没檐间。《元好问诗》“宿云淡碧川”。贝阙寓意:壮丽的城关。[贝阙]:以紫贝为饰的宫殿。
有圣人和祥瑞降临的城关
紫气东来城关


紫气东来城关始建乾隆时期,位于颐和园万寿山东麓,从东宫门向北去谐趣园的途中。 上有重檐城楼,砖雕城堞。

额亦为乾隆所题。南侧城额“紫气东来”,源自 老子出关的典故;

北侧城额“赤城霞起”,源自晋代文学家 孙绰《 天台山赋》中的名句。

“紫气东来 ”寓意 有圣人和祥瑞降临。登该城可望谐趣园池榭。
群峰绚丽多彩的城关
千峰彩翠城关

千峰彩翠城关位于万寿山顶东侧北山脊,为光绪年间所建。


城关坐北朝南,小巧别致,城楼为歇山式顶,城基高5.5米,两侧有城墙。是护军维护园内安全的一个瞭望口。城关居高临下,前湖后山几乎都处在它的视线范围之内。



游人拾级而上,站在城楼上极目远望,可见青山重叠,松涛阵阵;昆明湖碧波荡漾,游船点点,是处观景的好地方。

“千峰彩翠”城关 的由来,和 慈禧的属相有关系。 慈禧是公元1835年 生人,按中国历法,那一年是乙未年,又称“ 羊”年, 慈禧当然是属 “羊” 的。在动物世界中,羊和狼是弱肉强食的关系。慈禧不但讨厌狼,而且还特别忌讳这个狼字。在 颐和园南边有个村子,过去叫 柳浪庄,后来叫白了,人们都叫 六郎庄。有一次慈禧和随从人员在 万寿山上游玩,当走到万 寿山东部山顶时,她一眼就看到了前边的 “六郎庄”,便问身边的人 “那是什么地方?”她手下的人,早就想在此设一座了望哨,以便站在山顶上观察四面的动静,只是怕慈禧不同意而招来祸殃,故未敢开工兴建。准备有机会摸透了慈禧的想法再开工。现在,慈禧突然问起 六郎庄的名字, 正中下怀,便随口说: “老佛爷,那个村叫六郎庄”,在说 “六郎庄” 时,“郎 ”字还加重了语气。慈禧一听,立即愁眉苦脸,她把 “六郎庄” 理解成6只狼的 “庄” 。俗话说,一只狼可咬死数只羊,慈禧想,现在有 6只狼对着 颐和园我这一只羊,那不是太不吉利了吗。回去后,她立即叫人在此处修建了一个关卡,并派人日夜值班,时刻注视着六郎庄一带。这个城关因为是在 “羊” 与“狼 ”的背景下建成的,如果起个与 “狼”“ 羊”有关的名字,实在不够典雅。后来,有人发现,天气晴朗时,站在这里极目眺望,远处青山重叠,眼底 翠柏挺拔,高处彩云飘浮,是个观景的好地方,故起名 “千峰彩翠” 。现在,虽然一些游人走到千峰彩翠处,都要在此驻步观景,但很少有人知道千峰彩翠名字的来历。
迎着黎明的城关 寅辉城关

(此图是从颐和园老图翻拍复制的)

寅辉城关位于四大部洲东侧,苏州街东南角。


城关坐西朝东。东边石额刻“寅辉”,西边刻“挹爽”。
寅辉城关 与西部的“通云”城关遥相呼应,皆是苏州街陸上关口。“寅辉”寓意“迎着黎明的朝辉”。
通向云霄的城关 通云城关

通云城关位于四大部洲西侧,苏州街的西北角。坐北朝南,建在后湖岸边小山坡上的一座很小的城关。

因地处偏僻,没有游人上城楼观赏。城关北侧距现颐和园北围墙很近,只有数米。

城门洞上方石刻“通云”二字却依然刚劲有力,“通云”寓意是 通向云霄。

拾级而上过门洞登城,上有一亭式建筑,飞檐高挑,砖雕十分精美, 环亭筑有城垛,虽不宽大只有象征意义,却也告知游人此乃城关是也,此城关与苏州街的东部陆上关口“寅辉”城关,遥相呼应。
《未完待续》
【注】文根据介绍颐和园的资料整理编辑,图除注明者外均是从老伴拍摄的颐和园图库中复制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