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设计巧用了山坡、海湾和沙滩岩碓等自然环境,以“补山”“藏海”两大主题展示江南园林景观。。互为衬托,融天然之胜与人工之妙为一体。
藏海园的四十四桥(主人四十四岁修建,故称四十四桥)是全园的主景。此桥下面有闸门,把海水引入园内,构成了大海、外池、内池三处,把大海藏进去。
四十四桥,桥身迂回曲折,凌波卧海,宛如游龙。桥上有观鱼台、渡月亭。真是“长桥支海三千丈,明月浮空十二栏”。明月之夜,游此最佳。坐在亭里,看皓月当空,静影沉壁,月下涛声,轻如细语,令人浮想联翩。
林尔嘉(1875一1951),字叔臧,亦字菽庄,祖籍福建龙溪,其先祖于清乾隆年间赴台湾淡水垦殖,富甲一方。甲午战争后,日军占领台湾,林氏家族因拒入日籍,举族内迁,到鼓浪屿定居。
林尔嘉39岁时(1914年)菽庄花园落成后,他从欧洲购入钢琴陈列,为鼓浪屿第一架钢琴。
1919年,花园内沿海建一座长桥。现存“四十四桥”的石刻隐含主人建桥时正是四十四岁。
1923年10月,菽庄花园菊花盛开,主人花发4000盆,在花园内设“买诗店”,游客投一首诗,获花一支,谓:“以菊换诗诗换菊,利市别开风雅场。
1938年厦门沦陷后,林尔嘉避居上海,后辗转住它处八年。到日本投降后,他尝作诗曰:“暮年历劫人尤瘦,一字题糕句已酬,还我河山偿我愿,登临更上几层楼”。同年12月返台。
1951年,阳阴山介庐小屋修葺竣工,题〝养性居”,曰∶“种菜栽花,聊当起舞,编篱补屋,可以安居。”同年11月,因受寒风去世,享年76岁。
【注】本文根据介绍菽庄花园和林尔嘉的相关资料整理编辑,图拍摄于2013年11月19日至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