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迎喜神

(2011-02-03 10:50:47)
标签:

大年初一迎喜神

文化

分类: 小说

                                     迎喜神

 

 

 

 

                                              郭文斌

 

 

 

 

迎喜神



    刚刚放下饭碗,金生和地生就来取锣鼓,不一会儿巷道里就是一阵猛烈的打闹台,五月六月知道,这是他们通知大家出行。

六月端了早就准备好的供盘,站在大门口,一边欣赏着锣鼓,一边等爹和五月到后院赶了大黄和咩咩过来。到了门口,五月朝院里喵地叫了一声,花花就跑了出来。头上绾着黄表花的大黄和咩咩喜气洋洋的,比平时一下子精神了许多,而花花则在他们面前扭起了秧歌。

 

一出巷道,只见一庄的人和牲畜正往西方涌。五月说,我说今年的喜神在西方,没错吧?六月就觉得五月还真有两下子,说,看来你能接班了。

接啥班?

爹的班啊,做大先生啊。

五月说,那你呢?

六月说,我嘛,就做喜神吧。

五月惊得睁大了眼睛,看爹,爹不但没有生气,还是一脸的开心。

爹注意到了五月的神情,宽慰她似的说,其实每个人都是喜神。

那为啥要迎喜神?

因为人们的心里已经没有欢喜。

人们的心里有了欢喜就能成为喜神吗?

对,当一个人的心中全是欢喜时,他就成了喜神了。

全是欢喜?一点烦恼都没有?

对,就是任何事情都不能影响他心里的欢喜。

任何事情?假如没饭吃没衣穿呢?

如果一个人心中全是欢喜,真的全是欢喜,他就不会没饭吃没衣穿,他走到哪儿哪儿就是吉地,他任何时候出行都是吉时,任何人见到他都会心生欢喜。

为啥任何人见到他都会心生欢喜?

因为他会随处结祥云。

那你教大家啊,让大家都成为喜神,我们就不用出行了,就可以省下时间在家里打牌了。

好啊,这个任务就交给六月吧。

六月没想到爹会让他去教,做喜神的老师,那该背多少经呢?

 

众人在一块名叫“大地”的地里停了下来,围成一圈,把香表统一交给爹。爹便撮土插香,供奉了食物,奠了酒茶,然后高声念道——

吉年吉月吉日吉时,全体乡亲,同声共祝:

新春元旦,迎喜接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社吉庆,万户安康;五谷丰登,四季平顺;全村和合,四邻和睦;一籽下地,万石归仓;贼来迷路,狼来封口;大的无灾,小的无难;好人相逢,坏人远避;瘟疫消散,百病不生;空怀出门,满怀进门;东干东成,西干西成;千祥云集,百福并臻;骡马成群,牛羊满圈;祥光永照,大吉大利!

喜神已到,众人恭迎!

大家齐呼:

恭迎喜神!

向喜神行礼!

一叩头!

二叩头!

三叩头!

向四面行礼!

一叩头!

二叩头!

三叩头!

向八方行礼!

一叩头!

二叩头!

三叩头!

礼成,鸣炮!

“大地”里顿时一片炮声,让五月觉得这炮声早就埋伏在地里,就像种子一样,单等着这天出苗。牛羊不知是被炮惊了,还是因为欢畅,满山满洼地狂奔,又像是比赛谁更威风,直踏得黄土飞腾,喜气冲天。

接着,爹拿过各家供奉的酒水和泥,在每个小孩的额头上点了一点。轮到六月,他让爹多点一下,爹说,多了就成了贪了,喜神是不喜欢贪心的,但还是在他头上多点了一下。

接下来,大家相互拜年,互换年点。

最后,每人铲了半篮脚下的黄土,提着回家。六月知道,这些黄土大家会分成几份,撒在当院、灶前、炕角、牛圈、羊圈、鸡栏、麦田菜地、桃前李下。

 

   (摘自长篇小说《农历》,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

 

     中国年:福在大地已生根

 

     从节日中找回中国人的“根本快

 

     呼唤“农历精神” 新华网2011年1月1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1-01/18/c_12993854.htm

 

         人民网:《农历》列入最期待五大作品

          http://nx.people.com.cn/GB/192491/192491/13670967.html 

 

         文学报:根是花的如意

              http://wxb.wenxuebao.com/wxb/html/2011-01/06/content_71095.htm

 

    文艺报:想写一本吉祥之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1/2011-01-10/9320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