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详是快乐的方法论

(2010-12-01 12:06:51)
标签:

文化

分类: 评论

     安详是快乐的方法论

 

   

   ——评郭文斌《寻找安详》

 

 

       

          

 

 

几年前,我在为著名庄子学 家方勇教授的《庄子闲读》一书写的书评中,说到过这样几句话:假如说,一定要让我们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当代人们的生活状况,我以为最准确的莫过于一个字:“忙”。有人曾经比喻,现代生活就像每个人身后都有一条无形的鞭子在驱赶着,让你无时无刻都不能不奔波甚至挣扎在没完没了的匆匆忙忙之中。而这样的忙碌真的是生活所必须的吗?我们能不能取得一点暂时的悠闲和安宁呢?那时我就向人推荐了《庄子闲读》这本书。那么,如果按照这样的思维逻辑再延伸一下:假如也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当代人们的心理状态,我以为也莫过于一个字:“烦”。其实,这当然就是人们在比较专业的文字中常说的:“焦虑”!而对于这种焦虑又应该如何加以疗治呢?那就不妨读读著名作家郭文斌近期出版的《寻找安详》(中华书局,2001-1)。

安详,据我在早所了解,曾经是郭文斌自身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病痛之后,受人指点而达到的一种彻悟。彻悟后的郭文斌不仅病痛消失,而且生活事业一帆风顺。更重要的是,他的整个心境都感到豁亮起来。于是,屡屡受邀到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各个院校传授心得。最近又把这些心得扩展深入,整理成书,就是这本《寻找安详》。

其实,在这本书中,安详,不仅是一种心情,一种心态;而且是一种哲学,一种信念;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

之所以要“寻找安详”,其根本的逻辑起点就是现代人的“致命焦虑”,也就是我用一个字概括的“烦”。所以,本书第一编的总标题就叫做“致命焦虑”。作家从现实当中人们经常会遇到的一些日常琐事谈起,概括出“现代人生活在一种巨大的茫然中,一种没有方向感造成的巨大茫然中。由此,方向感的选择成了现代人的集体焦虑,也是最大的焦虑。”那么,生命的方向问题,自然就成了人生的最为根本的问题,也是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生命方向”这样概念的提出,毫不夸张地说,实在应该称得上是一种人生哲学的巨大突破,它提出了人生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把问题直接切入到了人生最本根、最核心的部位。人作为一种最高级的生命体,尤其是作为一种有思想有理性的存在物,无疑是需要有一个比较清楚明确的“生命方向”的。

那么,在郭文斌看来,对于现代人来说,尤其是对那些整天处于致命焦虑的芸芸众生来说,这种生命的方向,这种能够使得每天疲于奔命的人们尽快摆脱焦虑的救赎之路,归根结底,就是“寻找安详”。

然而,又究竟何为安详?作家在书中首先带领读者“回归常识”。而所谓“常识”,又其实非“常”。其中从词源的考证出发,最终让我们“知”的是“道”,是大“道”。书中所讲的“戒的常识”、“爱的常识”、“做的常识”;虽句句是“常识”,可条条都是大“道”。

当我们真正明白了或者甚至悟到了什么是安详,又该如何去寻找安详呢?书中以作家本人的体悟,规划了几条路线:“向内心求安详”、“向孔子学习安详”、“在大年中感受安详”……

郭文斌告诉我们,回到快乐老家是可能的,回到全然的喜悦是可能的,是和现代社会不矛盾的,只要我们找到那把钥匙。他让我们明白,快乐不在别处,快乐就在我们身上,快乐就是我们自己。生存的成本之所以加大,就是因为人们寻找快乐的成本加大,就是因为人们修筑寻找快乐道路的成本加大,就是因为人们修造寻找快乐车船的成本加大。当一个人能在“这里”、“这一刻”、“这一个”“这一口”“这一步”“这一声”中找到最大的快乐,那么他就不会耗费大量的燃油千辛万苦地到远方去寻觅。我们自己本身就是快乐的矿藏,幸福的矿藏,财富的矿藏,但是我们却要舍近求远。这个“灯下黑”真是天下再大不过的冤枉。因为这个弥天大冤,一些人可能直到终年,也不知道快乐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回到我们“本身”,回到快乐之源。埋藏在本体的这一份最为宝贵的矿藏就永远成为一个沉睡,天下难道还有比这更遗憾的事情吗?

郭文斌告诉我们,安详不是别的,安详正是快乐的方法论。它让我们从伪快乐回到真实快乐,从寻找快乐回到在现场打开快乐,直接享受快乐;坦然地活着,健康地活着,唯美地活着,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地活着;喜悦着,快乐着,幸福着,满足着;同时又是最高质量地活着。

郭文斌还告诉我们,安详本身就是喜悦。就像月光,无论照在谁家的屋顶上,它的清辉都是皎洁的;就像清泉,你用什么勺子舀出来,用什么杯子去喝,它的味道都是一样的,都是甘醇的。

请问,除过喜悦,我们还要实现什么?

我们追求财富,不就是追求财富带来的喜悦吗?

我们追求爱情,不就是追求爱情带来的喜悦吗?

我们追求荣誉,不就是追求荣誉带来的喜悦吗?

可是,如果我们在当下就能让喜悦充满,我们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

如果我们和安详错过,就是和喜悦错过,和时间错过,最终和生命错过。生命就成了一个大大的亏损。不管我们绘制多么宏伟的蓝图,从事多么伟大的事业,如果属于喜悦的账面上有出无进,那么我们肯定在和生命错过。我们的两眼应该紧紧盯着喜悦开盘,这样的股才是牛股,这么的市才是牛市,否则,等待我们的肯定是崩盘。   

也的确如他所言,现代人的共同体会是离幸福越来越远。却不知从欲望中寻找幸福犹如缘木求鱼,用物质解决心灵疾患犹如拿油灭火。刺激欲望不但不会解决我们的心灵饥渴,反而火上浇油,只有水一般纯净的安详才能真正浇灭燃烧在人们心头的火焰。

一列列车,如果方向正确,速度越快越好;假如相反,越快越糟糕。细节决定成败,方向更加决定成败。生命的绚烂和精彩,快乐和幸福,固然来自细节,更来自一个正确的方向。对于生命来说,安详既是目的,又是方向

如果一个人向外寻找幸福,生生世世也找不到幸福。现代人犯的一个最大的错误是,本身开着幸福的车子却满世界寻找幸福,最后把车子都开爆了,最终却和幸福擦肩而过。当一个人内心存有安详,仅仅从一餐一饮、半丝半缕中,就可以感受到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否则,即使他拥有世界,也可能和幸福无缘。因此,安详既能给富人提供心灵着陆,又能给穷人提供心灵温暖。中华民族的古传统是向“内”寻找幸福,因为幸福就是我们“本身”,只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向“外”看,那束天生的打量幸福的目光已经永久睡眠。正因为这种向“内”寻找幸福的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和灿烂,也造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基本的社会稳定和安宁。

郭文斌最后告诉读者:安详是一条离家最近的路,又是家本身;安详是全然的喜悦,无条件的快乐;安详既是生命的方向,也是生命的目的。让我们对安详充满向往。

我注意到,《寻找安详》出版后,出版社没有做任何的宣传推介活动,却一季一次重印,我们就可以想象读者是在怎样的口耳相传。

让我们一同,在安详中提升生命的质量,获得生命的尊严和幸福。

 

(作者为上海大学教授,原发《中国青年报》2010年11月3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追月之彩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