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加入作协是中国作协摆出的一桌团圆饭

标签:
金庸文化 |
分类: 札记 |
http://book.sina.com.cn/news/c/2009-06-23/1433257194.shtml
金庸加入中国作协对每一个中国作协会员来说,无疑是一种光荣,从此每当有人问中国作协是个什么组织,我就会说,是金庸老先生八十五岁高龄申请加入的那个组织,然后等着对方的脸上开出惊讶、崇敬和向往。接着,对方肯定会问,你是中国作协会员吗?我说当然是,好多年前就加入了。啊,比金庸先生加入得还早啊,那你的小说一定比金庸的还好看?我嘛,就用一个微笑表示一下谦虚。特别是在儿子面前。儿子总是看不起他老子,总是说他爸的小说差金庸老先生远了。现在呢?看看吧,论资排辈,你爸还是金庸老先生的“师兄”呢,这下服气了吧?
金庸先生加入中国作协,对于中国作协本身来说,自然是一件“水涨船高”的喜事,也是作协魅力又一次体现,也是作协创造牛市的一个举措。想想看,下一次作代会召开,当金庸老先生坐在台上,那是一个什么感觉。可以想象的是,开幕式尚未闭幕,中国作协股肯定会大涨,因为金庸先生带来的不单是一张个人股,而是力挺金庸股稳居中国小说股前列的难以数计的股民。就像给网络作家大开绿灯,金庸先生的加入,为中国作协增添的,不仅仅是人气。
对于金庸老先生个人来说,作为一个八十五岁高龄的老人,能够向中国作协递上申请表,本身就是大义,本身就是平常心的演义,和气的演义,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演义。就像大年将至,漂泊在天南海北的兄弟姐妹,不辞风尘,回得家来,围在娘的身边,吃一顿团圆饺子,团圆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吃的本身,团聚的意义早已超越了饺子本身。相反,假如金庸先生因为自己的身价,或者一些别的原因,在中国作协发出真诚邀请的情况下,让中国作协大吃闭门羹,反倒让人瞧不起了,反倒有悖他的武侠精神了。由此看来,金庸先生加入中国作协,本身就是一篇出色的小说,本身就是一种非凡的境界。
由衷地欢迎您,查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