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字写成“逥”字,“兰亭”难以“回家”

(2013-04-25 16:48:20)
标签:

兰亭

梦苏堂

向彬

文化

分类: 学习生活

http://s11/mw690/5fca62e3gdb2b83a4378a&690

“回”字写成“逥”字,“兰亭”难以“回家”

——兼论书法作品中文字书写的正确性

向 

 

    说到“回”字的写法,绍兴人应该是最有体会的。鲁迅作品中的孔乙己,曾经跟人买弄过自己的学问,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查阅字典、词典、辞海等相关书籍就会发现,“回”字的确有“囬”、“囘”、“迴”、“逥”、“廻”、“廽”等多种写法,《康熙字典》还将“囗”字也列为“回”字的写法之一,而“囗”一般指古代的“围”字。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对绍兴人来说具有独特的意义,因为自这届起,“中国书法兰亭奖”将长期落户绍兴,故这届“书法兰亭奖”被绍兴人称为“兰亭回家”,颁奖仪式也是以“兰亭回家”为主题而展开的。然而,在颁奖仪式的大屏幕上所展示“兰亭回家”主题,将“回”字写成“迴”字,于是主题就成了“蘭亭逥家。”(见图1)

    那“回家”的“回”字是否可以写成“迴”字呢?笔者查阅了《辞海》、《古汉语词典》及《现代汉语词典》等相关工具书。《辞海》将“回”字的写法归为两种,一种是“迴”,另一种是“回”。而“迴”字有三种含义:其一是旋转之意;其二是运转之意;其三是曲折,迂回之意。[1]《古汉语大词典》中将“回”字的写法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带走之旁的,如“迴”和“逥”,其意义与《辞海》中的“迴”相同;另一类是不带走之旁的“回”,其意义有八种:其一是指返、归。其二是指答复;其三是指掉转;其四是指违背;其五是指邪僻;其六是指动作的次数或事情的件数;其七是指说书的一个段落;其八是指姓。[2]《现代汉语词典》中同样将“回”字的写法分为两类,一类包括“迴”和“廻”,其意思是指曲折环绕;另一类是“回”,同时还列举出了“囘”、“囬”等异体写法,其意义与《辞海》及《古汉语大词典》中“回”的意义大体相似。可见,“回”字主要以带不带走之旁来区分,而“囬”、“囘”等写法只是“回”字的异体,意义没有变化,至于“廻”、“廽”等写法,也只是“迴”和“逥”字的异体写法,意义方面同样没有很大差别。根据这些工具书提供的“回”字意义,“兰亭回家”之“回”应该是指“返、归”之意,而当“回”字作为这层意思时,其写法只能是“回”字,或者写成“囬”字,按照孔乙己的说法,也可以写成“囘”字,其意思应该也是不变的。而将“回家”写成“迴家”或者“逥家”,因为“迴”字有曲折、迂回之意,那“回家”之路就变得曲折、迂回,“兰亭”若如此“迴”家,则路途非常艰难。

将“回家”写成“迴家”,最大的可能性是望字生意。以为“回”带了个走之旁就有走路之意,那“回家”不就是“走回家”吗?谁知古人在定义“回”字时,不带走之旁的“回”字也有“返”、“归”之意,而带走之旁的“迴”虽然也可做动词,但是指“旋转”和“运转”之意,不是“返回”、“回归”之意。其实,仅仅从“兰亭回家”的“回”字写错来看,并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如果书法创作中经常出现文字应用的错误,就值得我们注意了。由于汉字的简化,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简化字与古代汉字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曾在《论当代书法本科教育中文字学课程的设置——从唐宋两代“书学”的课程设置谈起》[3]以及《论草书之“格”——从米芾<论书帖>谈起》[4]等文章中不仅对容易写错的篆字和草字做了简单提示,还就古代汉字与当今简化字的不同写法做了简要论述。笔者认为,作为以书写汉字为艺术创作的书法家而言,无论是篆法还是草法,都不能出现书写错误。如果将郑板桥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松”字写成“松树”的“松”,而不写成“鬆”字;将王维诗句“春来发几枝”的“发”写成“髪”字;将“皇太后”写成“皇太後”;将“明窗净几”写成“明窗净幾”,那就太不应该了。

    当前书法创作中,有不少作者只关注如何将字写好,而忽略如何将字写正确,其实是书写者不求甚解的表现,也是当前书法逐渐远离“写本时代”的印证。如果让我们当今书法家去抄写明代的《永乐大典》或者清代的《四库全书》,估计有很多书法家不仅得不到应有的酬劳,还有可能会经常挨板子,甚至有可能小命不保。其主要原因,我们今天的不少书法家不明白古人文章的意思,将古人诗文中的字经常写错。按照当时的规定,每写错一个字,就要罚俸禄多少,如果错字超标了,那就要革命了。而今天不少书法家经常写错字,甚至还提出“书家笔下无错字”的观点,真让人无语。因此,当今书家,被人戏称为“文化人中的文盲”和“文盲中的文化人”。

之所以当今对书法家又这样的戏称,不仅仅是当今书法家不会像古代书家一样,能诗能文;也不仅仅是当今书法家没有集书画于一身。更主要的是当今书法家经常把字写错,一个连字都会写错的书家,被人戏称为“文化人中的文盲”也就不足为怪了。

 

向彬(1972.11——),博士后,教授。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兼书法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书法史和书法教育研究。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文化路34号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邮编:252059 

      电话:13563529626    Email:xiangbin2000@126.com



[1] 《辞海》,第1994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2] 《古汉语大词典》,第906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3] 详见《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129-132页。

[4] 详见《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论文集》,第110-116页,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