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部课题《我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成果之一

(2012-08-08 15:15:21)
标签:

中小学书法教育

山东省

向彬

教育部

教育

分类: 我的工作

    2012年4月,《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刊发了向彬教授主持的教育部课题《我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山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一文,对了解当前山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有很大的帮助,特转载如下:

http://s15/middle/5fca62e3hc6bbe906299e&690

http://s6/middle/5fca62e3h7a45fdc29bd5&690

http://s16/middle/5fca62e3hc6bbea57ad7f&690

http://s9/middle/5fca62e3hc6bbeae07678&690

山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①]

向彬1,姜晓芳2,陈彦垒3

(1、2.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聊城 252059;3.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聊城 252059)

 

摘要:通过对山东省99所中小学抽样调查得知,全省中小学开展书法课的比例为85.4%,学校对书法的重视程度选择比较重视和十分重视的比例为73.2%。山东省虽然具备中小学普及书法教育的基础,但在实施阶段存在具体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材、师资以及教师再培训等方面,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山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调查分析     

 

前言

    在中小学大力推广书法教育,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丰富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内涵,具体落实教育部教基二(2011)4号文《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需要;同时,开展书法教育在传承书法艺术、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审美情操、培养学生良好性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长青在接受《美术观察》采访时强调:“书法对人格的形成有着启蒙的作用,学习书法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感悟、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书法具有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特优势,如何发挥、如何弘扬、尤其是如何普及,也就是如何将书法的这种巨大文化价值‘做实’,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时代问题’”[1]。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已积极响应推广书法教育、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号召,在中小学逐步开展书法教育课,但开展情况各省可能因地方特点而有自己的不同表现。之前笔者参阅“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调查报告”了解到,研究者在对全国书法界人士,包括专家、学者、以及书法爱好者的调查结果中,对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态度,持乐观和积极支持态度的比例为45%[2],可以理解为,全国的书法界人士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推广存在的担忧仍不少,只是,目前尚没有研究者对全国的中小学展开实地调查,没有可靠的数据显示确切的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

山东省作为北方沿海大省,又是教育相对发达的省份,早在200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期教育部在课程标准中要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书法课之后,山东省和北京、浙江,江苏、广州等便较早的按要求开始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3]。而且,近几年,山东省高考中书法类考生逐年增加,且各年书法类考生数量在全国省市中均名列前茅,山东省内招收书法专业的高校也在逐年增加其招生名额,可见山东省的书法教育有其乐观的一面。因此,笔者考虑以山东省为代表,深入了解目前中小学书法教育具体开展情况,在中小学一线教学中做详细统一的调查,并针对具体问题做出具体的探究。调查目的旨在了解山东省目前的中小学书法教育开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和需要的帮助,供书法教育研究者参考,希冀给当前编写中小学书法教材提供依据,给探索中小学书法教育教法提供实践经验信息。

一、调查方法

本研究选取山东省内99所中小学进行调查,问卷问题涵盖学校书法教育实施方面,师资水平方面,教材使用方面,书法教法方面。

1.调查范围:

    抽样调查山东省99所中小学,其中青岛12所,潍坊9所,济南8所,临沂8所,滨州、济宁、泰安、淄博各7所,烟台、威海、菏泽、聊城各6所,德州4所,日照、枣庄各3所。另外,被调查学校中,城镇中小学78所,农村中小学21所。

2.填写问卷对象:

    被调查单位从事书法教育的教师。

3.调查工具:

    自编“中小学书法教育调查问卷”,其[②]中客观题13个,主观题1个。指导语强调:本调查旨在了解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真实现状,为编写中小学书法教材提供参考,因此,不存在学校、教师之间的比较,没有任何功利目的,请广大教师如实填写,您的配合将为我们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提供很大帮助,请遵守学术真实性,谢谢合作。

二、调查结果

1.书法教育课基本情况统计

  (1)被调查学校中有书法课的学校82所,没有开设书法课的学校14所,另还有3所没有明确回答是否开设。14所不开设书法课的学校中,城镇中小学11所,农村中小学3所。

  (2)被调查学校开设书法课的年限比例分布,其中一至两年的19.8%,三至四年的32.6%,五年及以上的47.8%。

  (3)被调查学校对书法教育课的重视程度,完全不重视和比较不重视的共占13.4%,比较重视和十分重视的共占73.2%,介于中间的为13.4%。

  (4)被调查学校目前从几年级开始上书法课,选择“二年级或更早”的为43.5%,选择“三年级”的为35.3%,四五年级共4.7%,六年级以上16.5%。

  (5)被调查有书法课的学校每周每班开设书法课的课时数,一课时83.1%,二课时10.8%,三课时3.6%,四课时2.4%。

2教材与教学问题表现

  (1)被调查学校的教材使用满意度问题。被调查一线书法教师对当前正在使用的书法教材(包括正规出版教材和自编教材)的满意度只有20.2%;其中使用正规出版教材且满意的仅为8.1%;使用正规出版教材但不满意的为22.2%;使用自编教材,但不满意的为18.2%;没有任何教材的为36%。(分布图见图1)

   (2)教学理念问题。教师判断所教学生对书法的喜欢程度,比较不喜欢和有点不喜欢的分别为2.1%,介于中间的为29.2%,有点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分别为26%和40.6%。对“学生开始学习书法时最好先学习哪种字体”的回答,选择“将欧体字作为初学阶段学习字体”的比例为51.6%,选择“颜体”的比例为28.4%,选择“柳体”的比例为13.7%,选择赵体的比例为4.2%,选择“其他”的为2.1%。在“影响学生对书法喜欢程度的关键因素”问题中,选择“教师引导与教学方法”的为62.1%,选择“家长是否重视”的为14.7%,选择“其他”(被调查教师同时补充了社会重视与宣传、学校重视程度等因素)的为15.8%,选择“学生天性”的为6.3%。

3.师资问题表现

   (1)被调查学校书法教师学历分布,大专13.4%,本科86.6%。专业分布,书法6.1%,美术30.3%,中文37.4%,其他文科类(政治、教育等)17.8%,理科类(化学、数学等)5%。年龄分布,22岁至30岁的占22.9%,35岁至45岁的59.4%,40岁至55岁的占33.3%。

   (2)被调查学校“专业书法教师”(毕业于书法专业)数量问题,没有的占到75.3%,只有一名的为17.5%,二至三名的共7.3%。

   (3)被调查教师练习书法的时间分布,两年以下23.2%,两年至六年28.4%,六年以上48.4%。

   (4)被调查教师教授课程分布,只教书法课14.4%,主要教书法课兼教其他13.4%,主要教其他课程兼教书法55.7%,其他16.5%。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近几年,国内有不少研究证明,书法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方面有很好的作用,例如,书法练习对儿童的个性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4];书法练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5];在儿童情绪智力的管理情绪、了解自身情绪和识别他人情绪的三个维度上,书法练习的主效应极其显著[6]。另外还有研究证明书法训练对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7]。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笔者认为,书法教育比其他学科更能够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与素质提升。

我们开设书法教育课程的目的,不是让中小学生单纯的学习书写技能和书法知识,而是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塑造学生良好个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意识。因此,书法教育课程的设置,不能定性为写字课,也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书法人才,而应当定位在“教育”,是以书法为载体,修身养性、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教育方式。因此,书法教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科知识教育,在开设过程中应当注重它的潜移默化、循序渐进过程与文化传播作用,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培养方面,均应体现出它的这一特点。

1.对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设置的反思

    针对此次中小学书法教育调查的基本情况,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作如下思考:

    首先,学校对书法教育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和教师的学与教的积极性,例如在对调查结果做相关分析时得出结论,学校的重视程度与学生对书法课的喜欢程度之间有较高的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0.374,P<0.001。(参考张厚粲、徐建平所著《现代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当样本量大于30,等级相关系数大于0.306时,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本文的样本量远大于30,且相关系数为0.374,所以能够得出学校重视程度与学生对书法课的喜欢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8](P6)。这就说明,书法课不作为升学考试课的情况下,学校越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因此,在中小学开设书法教育课程,首先需要学校的足够重视,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而且,有条件的学校应当进一步分类教学,如“普及班”,针对没有书法基础或基础薄弱的大部分学生;“兴趣班”,针对部分有艺术修养和天赋,有一定书法基础的学生。甚至可以再加上实践活动,如拜访当地的书法家,探寻身边的书法作品,举行书法讲坛等。

    其次,书法课程的开设,要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可以根据小学低、中、高年级分三阶段教学,每一阶段学习内容和方法应有所区别,有一定的难易梯度,如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模仿力将强,理解力和创造力较弱,那么该阶段应以培养兴趣为主,兼学习基本笔画,了解书法故事。调查结果显示,在小学低年级开设书法课的比例占到43.5%,这个数目提醒我们,应当重视小学低年级书法课程的设置,学校应考虑如何根据6、7岁学生的接受水平,满足其学习书法的实际需要。

    再次,根据调查结果,开设书法课的学校每周每班设置的课时数分布,只有一课时的占到83.1%,这就说明,不同年级之间该课程的设置没有大的区别。实际上,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书法内容的难易程度,应当在不同年级之间设置不同的课时数,甚至“普及班”和“兴趣班”也要有所区别。这样才能明了不同年级或不同班级课程设置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

2.对中小学书法教材编写的建议

    教材问题,是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小学不但没有统一的书法教育教材,而且正在使用的五花八门的教材的质量也不尽如人意,还有36%的学校根本就没有教材,只是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上课。在随机访问中,一线教师们提到的最多的问题也是希望尽快出版统一的、实用的书法教育教材。因此,学生使用教材和教师参考书的编写,成为当前需首要完成的任务。

    针对教材编写,结合此次调查,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首先,教材内容的安排应当包括三部分,其一,书法技能;其二,书法审美(含名家名作欣赏);其三,文化知识拓展。这三部分内容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即为教学生在学写字的同时培养审美情趣、学习传统文化,修身养性,笔者认为,只有这几方面结合起来同时发展,才能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和文化修为,达到书法教育的目的。

    其次,编写教材时要考虑不同年级教材应有不同的侧重点,我国书法文化博大精深,如何选取适合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的内容需要慎重斟酌。例如,学习何种字体,楷书、行书、草书如何安排;学习哪家字体,常见的“欧体、颜体、柳体、赵体”等在不同年级学习的顺序如何,根据是什么,都应是编写教材前仔细分析的。而且,一旦不同年级分配了不同的教学内容,那么,教材中应当体现出不同的教法特点,例如三年级和五年级的教材在内容上有所区别的话,那么也应当体现出难度差异和教法差异。

    再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不但缺少教材,更缺少配套的参考书、教师用书、影像资料等。因此,在编写教材的同时,有必要根据教材同时编写与之对应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学示范的影像资料,由于当前中小学书法教师紧缺,而且现有的教师水平也良莠不齐,如果及时出版实用的教材和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及示范影像资料,对当前推广中小学书法教育将是雪中送炭。

3.对解决中小学书法师资问题的讨论

    缺少书法教师,是当前中小学推广书法教育的最大问题和短时间内克服不了的困难。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校没有专业书法教师;现有的从事书法教育的教师,其专业多数为中文或美术(二者共占67.7%);年龄分布上多数是中年教师;有50%左右的教师练习书法的时间在六年以下。这说明当前正在从事书法教育的教师多是个人感兴趣而有比较浅的书法基础,他们并未接受系统的专业的书法教育,其本身未必达到较高的书法水平,也未必能够了解书法教育的规律。这一点在此次调查中,部分教师也有明确的表示:“因自己喜欢而练字,掌握的书法知识很有限,只能教授自己会的字体”。

    因此,针对书法专业教师匮乏的问题,笔者建议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赞成中小学引进书法专业人才,现在高等教育已经建立了从专科到博士的完备的书法教育体系,数十家高校招收书法专业的学生,书法学专业可说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专业之一,每年有大量书法教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可从事书法教育,教育部门如足够重视中小学书法教育推广,那么引进专业书法教师,既能够解决中小学书法师资问题,又能够促进书法专业大学生就业,另一方面也能鼓励更多的学生在高考升学中选择书法教育。这是一个能够促进中小学生到大学生书法文化学习与传承的过程。

    其次,针对现有的中小学书法教师进行系统、专业的书法教育培训。山东省在2011年11月举办过全省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调查部分教师对培训的意见时,首先教师们对培训活动本身以及培训效果都非常满意,意见是这样的培训活动太少。因此,如能够在各个地区或者更小的范围内组织有计划的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并给他们创造各种各样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将会受到教师们的热烈欢迎,同时也能够很好的提升现有书法师资的教学水平;如果有的中小学与当地高校合作方便,则可以与高校书法专业建立合作关系,定期为中小学书法教师进行书法知识和教育方法培训,或者组织各种“书法联谊活动”共同促进书法教育推广。

    再次,各个中小学应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为书法教育提供一定的硬件支持。如选择正规的书法教材,在教师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及时配备合适的教学参考书,各种书法教育影像资料,各种历史参考资料,如条件允许,最好结合多媒体教学,通过名家示范、讲解,来弥补教师本身书法水平的不足,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另外,当前不少学校倡导发展校园文化,各个学校开发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笔者建议,为推广书法教育,各中小学是否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与宣传中融入书法文化,例如校园风景中的“书法名作欣赏”等。书法教育本身又是文化影响,文化影响最好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给学生创设无处不在的文化氛围,使学生于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随时接受审美的提醒与熏陶。

四、结论

    此次山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调查填补了山东省自开设书法教育课以来基层实践调查研究的空白。由此次调查情况可以了解到,目前山东省中小学开设书法教育课的范围较广,这为今后进一步推广书法教育课并提升书法教育课的质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广大中小学已经基本明确并接受了开展书法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即对书法教育的接受意识问题,笔者认为目前山东省的情况较好。这一结论也是首次面对书法教育开展较早的大省内中小学一线深入调查得出的,笔者认为有一定的代表性。此次调查还显示,山东省目前推广中小学书法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即“教材问题”和“师资问题”仍是急需解决的两大关键问题;笔者根据调查情况,尤其针对这两大问题,略提出上述几点拙见,供书法教育者参考,希望能对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孟繁玮.推广普及交流互访--赵长青谈书法教育与国民文化素养[J].美术观察,2010(7):8-9.

[2]郑新安.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0(6):78-80.

[3]胡建铭,周彭.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调查报告[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29-31.

[4]周斌,刘俊升,桑标.书法练习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28(5):1266-1268.

[5] 周斌,刘俊升,周颖.书法练习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5):434-436.

[6] 周斌,刘俊升,桑标.书法练习对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32(5):1211-1213.

[7] 刘勇.书法训练对智力落后儿童注意力康复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特殊教育,1999(3):39-41.

[8]张厚粲,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70.


 

 

Calligraphy Education’s Survey and Analysis of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in Shandong Province

Xiang Bin1, Jiang Xiaofang1,Chen Yanlei2

(1 School of Art,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252059)

(2 School of Education,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252059)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urrent status of calligraphy education of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in Shandong province. Method: We designed the《calligraphy education questionnaire i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99 middle an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joined this survey of calligraphy education. Result:  85.4 percent of the 99 teachers offered calligraphy course and about 73.2 percent schools had valued calligraphy education. Generally speaking, The external big environment was favorable to develop calligraphy education. There were still some problems crying out for solutions in the stage of implementation, reflecting in textbook,teachers, retraining and so on. Based on the survey, We put forward some th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Calligraphy education; Calligraphy textbook

 

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简介:

向彬(1972-),男,汉族,湖南新化人,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兼书法系主任,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书法教育与书法史论研究。

邮寄地址:山东省聊城市文化路34号,聊城大学美术学院,邮编252059.

联系电话:13563529626

邮箱:xiangbin2000@126.com

 

 

 


[①]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我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12YJA760074)阶段性成果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