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代鲁山窑花瓷腰鼓

(2010-11-02 22:19:43)
标签:

鲁山

腰鼓

唐代

河南省博物馆

北京故宫博物院

分类: 收藏鉴赏

http://s5/bmiddle/5fca0f83h9412aa2d71b4&690                              唐代鲁山窑花瓷腰鼓翼雲阁存

http://s7/bmiddle/5fca0f83h9412b2eff376&690                                    唐代鲁山窑烧制

http://s3/bmiddle/5fca0f83h9412b7f228f2&690                          唐代鲁山窑花瓷腰鼓长27cm,鼓径12.5cm

 

                  唐代鲁山窑花瓷腰鼓

 

                           图文/翼雲

 

    唐代花釉是钧窑的前身,所以也称为“唐钧”、“唐花钧”。它是以黑釉或黄釉为底釉,上施蓝斑、褐斑、月白斑的多层施釉装饰的一种高温陶瓷釉色,在装饰效果上与唐三彩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以斑斓的色彩,反映出气势磅礴的盛唐文化艺术。唐代花釉的造型有壶、盘、罐、花浇、腰鼓等,尤其以罐类最多,腰鼓最为出名。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花釉腰鼓,器形硕大,釉色奔放,是国家一级文物。

    窑变釉产品在唐代被称作“花瓷”。烧制时一般是在黑色或酱色等深色釉上泼洒大块蓝、月白、灰白色斑纹。在高温烧制过程中,不同色釉流动并互相浸润,呈现出窑变的艺术效果。对古瓷遗址的调查和发掘表明,唐代烧花瓷的瓷窑有河南鲁山、郏县、内乡、禹县、登封窑,山西交城窑,陕西铜川窑等。
  花瓷以其斑驳陆离的艺术效果迎合了唐人所追求的粗犷豪放的审美趣味,唐代以后即停止烧造,至北宋时期河南禹县窑又创烧了一种铜红窑变釉,但与唐代花瓷不甚相干。
    腰鼓广口,纤腰,鼓身凸起弦纹七道。通体以花釉为饰,在漆黑匀净的釉面上,泼洒出块块蓝白色斑点,宛如黑色闪缎上的彩饰,优美典雅。
    腰鼓是由西域传入中原,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不仅被吸收进唐乐,且又以陶瓷烧制鼓腔,别具特色。河南省的禹县、郏县、鲁山窑等在唐代均产花釉瓷,而以鲁山窑腰鼓最为有名。70年代,故宫博物院与河南省博物馆的文物工作人员根据唐代人南卓《羯鼓录》中有关“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的记载,再次调查鲁山窑址,发现了黑釉斑点腰鼓残片,其特征与传世腰鼓完全一致。从而证实了这件黑釉花瓷腰鼓确系河南省鲁山窑制品。
    此鼓造型硕大规整,线条柔和,纹饰奔放,通体漆黑明亮的黑釉与变幻多姿的月白色釉相衬托,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如云霞飘渺,似水墨浑融,装饰效果极强,是唐代瓷器的传世精品。

http://s2/middle/5fca0f83h9412cddbbaf1&690                           唐代鲁山窑花瓷腰鼓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长58.9cm,鼓径22.2cm。

http://s6/bmiddle/5fca0f83h9412d5028d45&690                                唐代鲁山窑花瓷腰鼓瓷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