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以为是的为设计师们扫盲一(摘抄整理)
(2011-03-23 16:00:58)
标签:
转载 |
印刷基本概念
·印刷(printing)
在固体材料的表面批量地复制图文的技术。
·印刷五要素
1、原稿(original):印刷所需复制的文字或图片。
2、油墨(printing
ink):在印刷中呈现颜色的物质,一般是含有色料、连结料、填充料和各种助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粘性的物质。
3、承印物(printing
stock):最终吸附油墨并呈现图文内容的材料。纸张是最常见的承印物,此外,塑料、皮革、金属、玻璃、陶瓷、纺织品、木材等材料也可用于印刷。
4、印版(printing plate):用来将油墨传递到承印物上的媒介,经处理后,一部分可转移油墨,另一部分不转移油墨。
5、印刷机械(printing machine):用于生产印刷品的设备。
·网点(halftone dot)网点是印刷成像的基本元素,是胶片、印版或印刷品上有规律地排列的小点子,它们靠面积的变化产生总体上阶调的变化。
·加网(screening)把连续调图像分解成半色调(网点、实地和空白)的过程。
·网点形状(dot shape)网点的几何形态,有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等。
·网线(screen line)在网点排列最密集的方向上的网点中心连线。
·网角(screen angle)网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一般来说,取逆时针方向上与水平线之间较小的夹角。
·龟纹(moire)这本来是一种错觉,当两组网格(例如,两面纱窗)叠放在一起时,会让人感到好像网格上浮动着一些斑纹,这就是龟纹,适当调节这两组网格之间的角度,能尽量减轻龟纹。在印刷品上,龟纹是各种油墨的网角配置不当时产生的干扰画面的花纹,经验表明,当各种油墨的网角相差30°时能最大程度地减轻龟纹。
·加网线数(screen ruling)
加网线数是关系到印刷品精度的指标,它是网点或网线的密集程度,即在单位长度的网线上有多少个网点,或者在垂直于成排的网线的方向上,在单位长度内有多少根网线,单位是lpi(lines
per
inch,线/英寸),简称“线”。加网线数越高,印刷品越精致。常见报纸的加网线数不超过133线,而精美画册可达250线。
·网点面积覆盖率(dot area coverage)
网点面积覆盖率是用来衡量印刷品上油墨浓淡的指标,它是在胶片、印版或印刷品上的某个局部,被某种油墨的网点覆盖的面积占这个局部面积的百分比。网点面积覆盖率的百分数对应于CMYK色值。
·空白(blank area)网点面积覆盖率为0的地方。
·实地(solid area)网点面积覆盖率为100%的地方。
·反白(reverse type)实地中露出的少量空白。
·网点成数(网点百分比,dot percentage)是对网点面积覆盖率的简称,0%、10%、15%、20%……100%分别被叫做“空白”、“一成”、“一成半”、“二成”……“实地”。在放大镜下比较网点的直径与网点之间的空隙,可估算网点成数。
·网点扩大(dot gain)由于印刷压力等原因,最终印刷的网点会比最初出现在胶片上的网点大一些,这叫网点扩大。承印物上网点面积覆盖率与胶片上相应部分的网点面积覆盖率之差,叫网点扩大值,可用密度计测量出来。五成网点的扩大值是最大的,在某些印刷条件下可达25%,向空白、实地两个方向,网点扩大值递减。网点扩大是印刷中难以避免的现象,人们所能做的就是把它控制在一定限度并尽量保持稳定,同样的设备和材料各次印刷的网点扩大值不要浮动太大。在为印刷校准屏幕时,Photoshop提供了预测网点扩大的工具,使CMYK颜色在屏幕上显示得就像已经产生了网点扩大的样子,这种预测的可靠性有赖于实际生产中网点扩大值的稳定性,并且当改变了工艺条件、纸张、油墨时要重新预测网点扩大值。
·网点缩小(dot reduction)因润版液侵入油墨等原因导致印刷品上的网点比印版上的网点小、以至于高光阶调的一部分网点丢失的现象。在胶印中3%-5%以下阶调的小网点会因此而丢失。
·实地密度(solid density)网点面积覆盖率为100%处为实地,其平均密度为实地密度,反映了印张表面油墨最浓处的暗的程度。各种油墨的实地密度对于画面阶调有很大影响,实地密度高,就能拉开明暗反差,容纳更丰富的细节。实地密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油墨中色料的浓度、墨层厚度、纸张性能,铜版纸上的颜色比在报纸上浓郁,明暗层次可以更丰富,就是因为铜版纸上的油墨实地密度更大。在各种纸上印刷所能达到的最大实地密度是:上光涂布纸1.9,亚光涂布纸1.6,非涂布纸1.4,新闻纸1.1。按行业标准CY/T 5-1999《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实地密度要达到以下指标:
·网点密度(dot density)在单个网点的微小面积内测量出来的密度。
·PostScriptAdobe公司开发的一种设备无关的打印机程序语言,用来驱动数字印刷机和显示。
·光栅图像处理器(raster image processor,RIP)把所需打印的或所需印刷的数据转换成能够用喷墨打印机或激光输出设备输出到纸张或胶片上的网点、实地和线条的设备。
·照排机(phototypesetting machine)用于把光栅图像处理器输出的点阵打印到胶片上的设备。
·出片(unloading)在印前专用的胶片上加网,通常是用Postscript程序将排版文件虚拟打印成ps文件,用光栅图像处理器(Raster ImageProcessor,RIP)将其转换成半色调图像,再通过激光照排机输出到胶片上。色别精细印刷品实地密度一般印刷品实地密度
·打样(proofing)模拟印刷的过程制作少量的样张来预览批量印刷的效果。
·输出中心(service bureau)出片打样的服务商。
·规线(register mark)胶片、打样或印刷品上的参考线(如角线、十字线),用来标记页面的范围、裁切或折叠的位置,以及在多色印刷时检查套准的情况。
·测控条(control strip)一组已知正常印刷条件下应该达到什么状态的标准胶片,含有各种网点结构、实地、线条等内容,在制版时它们被复制到印版的边缘,在印刷或打样时它们又被复制到印张的边缘,用来检查复制精度、阶调再现、着墨量、网点扩大、灰平衡、叠印、套准等方面的情况。
·叼口和拖梢:纸张在印刷机里被牙排叼住的一端叫叼口,相对的另一端叫拖梢,排版时要在这两端各留大约20mm宽的空白,用来印刷测控条。
·全张(quad)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被裁成一定的尺寸的印刷用纸,有正度、大度、A度、B度等系列的规格。
·开本(exact size)通常,全张的一半被称为“对开”,全张的1/4被称为“4开”……但严格地说,当某一度的全张纸可以容纳相同大小的页面N个,而剩下的部分不足以再容纳哪怕一个这样的页面时,这样的页面被叫做N开,而且是针对该度的N开。
·印张(printed sheet)在全张的幅面上印一色,叫一个印张,这并不是用来计算用纸量而是用来计算印刷工作量的。比如一本16开、400页的书,可以用400÷16=25个全张幅面(是25面,而不是25张纸)印刷出来,如果是单色印刷,则它的印张数是25面×1色=25印张,如果是四色印刷,则有25面×4色=100印张。
·令(ream)计算用纸量的单位,1令=500张全张=1000张对开。
·克重(grammage)每平方米纸以“克”为单位的重量,如“157克铜版纸”、“70克胶版纸”。它可以近似地反映纸的厚度,特别是对于同一类纸,克数越大,纸就越厚。
·涂布纸(coated paper)表面涂了无机涂料,较平滑,能印刷较精细的图文的纸。如铜版纸、玻璃卡纸。
·非涂布纸(uncoated paper)未涂无机涂料的纸。
·卷筒纸(web)成卷的纸,宽度可达1米左右,展开的长度可达数公里,便于快速的、大批量的印刷。
·平板纸(flat paper)由卷筒纸按一定规格分切而成的长方形的纸。
·页面(page)折叠、裁切之后的成品的一面。
·拼版(make-up)将若干个页面组合在一个较大的页面中。
·折手用小纸片按将来印张的折叠方式做模型,在模型的每一页上标注页码,以便展开后能够看见拼版的正确顺序。
·出血(bleed)让接触到页面边缘的线条、色块或图片超出页面边缘几毫米,以防将来裁切或折叠时出现白边。由于裁切或折叠的误差一般不超过3mm,因此常规的出血量是3mm。
·裁切线(trim line)经裁切而成的长方形的页面边缘。
·裁切标记(trim marks)在裁切区域以外用来标记裁切线位置的短线。它们必须位于裁切区域(即将来的成品范围)以外,否则就有可能被切到成品中影响图文。它们距离页面边缘一般是3mm,它们本身的长度也一般是3mm。裁切标记又常常被用来检查套色的准确性,这时,它们是页面中所用的各种油墨均以实地套印的极细线。
·折线(folding line)经折叠而成的直线。
·折叠标记(folding marks)在裁切区域以外用来标记折线位置的短线。像裁切标记一样,它们不能影响页面内的图文,与页面边缘的常规距离是3mm,自身的常规长度也是3mm,它们也常常是页面中所用的各种油墨均以实地套印的极细线,以检查套色的准确性。
·出血线(bleed edge)裁切线(页面边缘)按出血量向外扩展而形成的一个虚拟的边缘。
·版心(text block)页面中主要内容(如正文)所在的区域。
·天头(head margin)页面上端与版心之间的空白。
·地脚(foot margin)页面下端与版心之间的空白。
·订口(gutter)书刊页面上用于装订的一边。
·切口(cutting edges)书刊页面上除订口外的其余三边。
·前口(fore-edge)书刊页面上与订口相对的、可自由翻动的一边。
·页眉(crochet type)页面上方起装饰作用的图文。
·平装(paper-cover binding)用单层材料(通常是纸)做书封。
·精装(rich binding book)用复合材料(纸张、纸板、皮革、塑料、纺织品等)做书封。
·书芯(bookblock)由扉页、目录、正文等部分构成的阅读主体。
·扉页(fly page)书芯的首页。
·版权页(copyright page)在书芯中明显的位置(通常在扉页背面或书芯的最后一页),记录一些商业信息。
·书封(cover)套在书芯外面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部分。
·封壳(book case)精装书的书封叫封壳,它通常是复合材料,用柔软的面料(纸、纺织品、塑料、皮革等)包在硬纸板上。
·封壳纸板(cover board)精装书的封壳上,用来加固封面和封底的两块硬纸板。
·方角(edge-square)精装书封壳的四角为直角。
·圆角(edge-round)精装书封壳的四角有圆弧。
·整面(全面,affinitize)精装书用一整块面料包住封壳纸板和中径纸板的情况。
·接面(半面,half-affinitize)精装书先用一小块面料把封壳纸板和中径纸板连起来,再用两块大的面料把封面、封底包住的情况。
·包边(overlapping)精装书的封壳面料向内包在封壳纸板上的部分。
·包角(corner-wrapping)在精装书封壳的前口两角包皮革或纺织品。
·飘口(overhang cover edges)精装书的封面、封底都比内页大一些,每个边超出几毫米,这叫“飘口”,它保护内页不被磨损。
·封面(recto)书封的首页。
·封底(verso)书封的末页。
·勒口(flap)平装书的封面或封底在开口处向内折的部分,可加固边角,丰富书封的内容。
·书背(back bone)封面和封底相连的部分。
·圆背(rounding back)精装书的书背截面为弧形,相应地,书芯背部也被扒圆。
·圆势(rounding)精装书圆背的弧度。
·方背(flat back)精装书的书背平坦且与封面封底垂直。
·软背精装书用软纸代替中径纸板,与封壳的背部粘在一起。
·硬背精装书中径纸板经压形后与封壳的背部粘在一起。
·活腔背精装书中径纸板与封壳不粘连,打开书时,书芯的背部与封壳的背部分开。
·竹节(band)在精装书书背上挤出的一条条隆起,起装饰作用。
·中径纸板(inner book waist board)精装书的封壳和书芯之间、在书背位置起加固作用的纸板。
·书背纸(book backing paper)、筒子纸(edge-square)精装书的封壳和书芯之间、在书背位置起加固作用的薄纸。
·纱布(gauze)精装书的封壳和书芯之间、在书背位置起加固作用的布。
·堵头布(head band)精装书书背两端、书芯和封壳之间的小布条,用来遮住装订的痕迹。
·书签带(ribbon)精装书中用作阅读标记的丝带,一头粘在书背顶端、封壳和书芯之间,另一头是自由活动的。它的长度一般比书芯对角线长10mm-20mm,它的宽度,32开本以下为2mm-3mm,16开本以上为3mm-7mm。
·书脊(joint)书背与封面或封底的连线。
·压槽(grooving)平装书在封面上距离书脊大约1厘米处,有一条折线,这使读者在打开封面的时候不会把底下的书芯带起来。
·书槽(book-groove)精装书封面、封底靠近书背的地方的两条非常明显的沟,使封面、封底易于开合,比平装书的压槽深得多。
·起脊(backing)在精装书的书芯上,把书脊挤得隆起来,将来用它卡在封壳的书槽上,加固书芯和封壳的结合。
·圆背真脊:圆背精装书的书芯,在背与面相连的脊部进行造型加工,使脊部更为突出,以便和封壳上的槽扣合。
·圆背假脊:圆背精装书的书芯只扒圆不起脊,但封壳上仍然有槽,从外面看跟真脊没有什么区别,但厘米书芯的脊部是没有突起的。
·方背假脊:方背精装书的中径纸板两侧有有斜面,与封壳纸板之间形成槽,看起来很像圆背真脊的书槽,但实际上里面的书芯没有起脊(方背精装书的书芯都不需要起脊,所以没有方背真脊这一类型)。
·方背方脊:方背精装书的中径纸板无斜面,与封壳纸板之间形成方槽。
·方背平脊:方背精装书用略软的材料制成整体书壳,脊部不压槽。
·腰封:在书封外另套的一层可拆卸的装饰纸。
·护封(jacket)精装书套在封壳上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纸。
·衬纸(interleaving paper)平装书夹在书封和书芯之间的装饰页。
·环衬(end paper)精装书的衬纸叫环衬。
·死套:大多数精装书的环衬是对折的,一面粘在封壳上,另一面的折口粘在书芯上,全书的各个部分粘在一起不可拆卸,这叫死套。
·活套:某些精装书像日记本那样,用硬纸板做环衬代替封壳纸板,但封壳面料并不与环衬粘死,而是套在上面,随时可以拆卸,这叫活套。
·插页(insert)用与书芯不同的纸印一些图表或插图,夹在正文中,或者放在正文前面。
(刚才有人问我,他做了个80P的书,尺寸要由210*285改成200*280,问怎么办。我说直接改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