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中有三次元宵节:

(2021-03-13 09:46:37)
标签:

杂谈

 

第一次是《红楼梦》开篇第一回,元宵灯会,甄家管家带着英莲逛庙会,途中管家去方便,返回时英莲不见。

第二次是《红楼梦》第十八回,【林黛玉误剪香囊带,贾元春归省庆元宵】,这是全书的高潮,也是贾家最鼎盛时期。

元妃省亲,荣府新建园林,铺陈浪费,穷尽奢侈之能。有场面描述:

“只见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得如银花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船上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幙,桂楫兰桡,自不必说。”

元春一共点了四出戏,这四出戏分别是:第一出《豪宴》;

第二出《乞巧》;

第三出《仙缘》;

第四出《离魂》。

这也正是元春的人生命运。

“众女戏忙张罗扮演起来,一个个歌有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态。虽是妆演的形容,却作尽悲欢情状。”

 

 

元妃省亲回宫后,特地制作灯谜与家人同乐,四春各有各的灯谜。

元春:“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爆竹)”

迎春:“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算盘)”

探春:“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风筝)”

惜春:“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心中自有大光明。(佛前海灯)”

正如小说中贾政所想:

元春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

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

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

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

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

这些灯谜既暗示了元、迎、探、惜后来各自不同的命运结局,也预示了贾府显赫之后的败落,眼前的欢乐无疑透出日后的悲声。

第三次是《红楼梦》第五十三、第五十四回的元宵节家宴。

贾母带领荣宁二府各子侄孙男孙媳等家宴,虽依旧排场十足,花团锦簇人声嘈杂,但作者借用“璎珞”细微的变化显示了这种繁华背后的衰败。

有一姑苏女子名唤慧娘,专于刺绣,所绣之花卉每一枝花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若能得一件慧娘之真物,则价值连城。贾府原有两三件,但过去几年将那两件已经献给了皇上,目下只剩一副慧娘所秀之璎珞。

元宵佳节当晚贾母和凤姐给大家讲笑话听,凤姐讲了两个“正月半”的笑话:不论是“底下就团团地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还是“聋子放炮仗——散了”,第三次元宵节过后,荣宁二府逐渐走向衰败。

如果把《红楼梦》看作是一台戏剧,那这三次元宵节描写也大概相当于戏剧的开端、高潮、尾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