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恭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幸福、安康!!

(2017-10-04 07:14:31)

http://p9.pstatp.com/large/3c8000045c6e1ea0d87d

     今天就是我们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今年的中秋节时间为2017年10月4日,农历八月十五 星期三

http://p1.pstatp.com/large/3e5a00018a203afaaa71

http://p3.pstatp.com/large/3e5c0001612968f32121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http://p3.pstatp.com/large/3e5a00018a1f81907c78

http://p9.pstatp.com/large/3e59000199e1371cc3d4

    中秋节,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http://p9.pstatp.com/large/3e58000198d736030b21

http://p1.pstatp.com/large/3e5c00016128f154ec34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它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http://p9.pstatp.com/large/3c810003e0629fb9d203

http://p1.pstatp.com/large/3e58000198d894735b69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http://p3.pstatp.com/large/3e5a00018a23ae79d3ca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http://p3.pstatp.com/large/3c810003e1ee9a290ab3

月缺又月圆,

转眼又是一年中秋日,

天上那一轮圆月,

此时,寄托了多少人的乡愁?

http://p3.pstatp.com/large/3e5a00018a22303a2aef

月是故乡明,

人是家乡亲,

每次在这样的月色里,

总让人情不自禁

对家充满了向往和深情。

http://p3.pstatp.com/large/3c8000045aa0cf618a89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将心中的千万情谊,

寄于那一轮天上的皎洁。

唯愿家人,一切安好!

http://p3.pstatp.com/large/3e59000199e35788dc31

节日起源

http://p3.pstatp.com/large/3e5a00018b91436f1e42

     与祭祀活动有关

      《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http://p3.pstatp.com/large/3e5c0001612afef56766

     与农业生产有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http://p9.pstatp.com/large/3c810003e064eaf28674

      与历史事件有关

      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http://p1.pstatp.com/large/3e5c0001612bac0b10c0

节日发展

http://p1.pstatp.com/large/3c810003e065e1c8ed27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http://p3.pstatp.com/large/3e5800019a1efc5101b2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

      至明清时,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http://p3.pstatp.com/large/3c8000045aa2b3c1777f

节日别称

http://p3.pstatp.com/large/3e59000199e41c579e98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http://p3.pstatp.com/large/3e5a00018a24d3bb782b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http://p3.pstatp.com/large/3e5900019b279fdc03f1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http://p1.pstatp.com/large/3c8000045aa4729ec5db

节日传说

http://p3.pstatp.com/large/3c8000045aa58f85d366

嫦娥奔月

      传说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个太阳后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后羿门徒蓬蒙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向天上飞去。

       当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从此长居广寒宫。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摆下宴席对着月亮与嫦娥团聚。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http://p3.pstatp.com/large/3c810003e0687f3e9f72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

http://p1.pstatp.com/large/3e5a00018b100d13c831

     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

http://p1.pstatp.com/large/3e5a00018a29d10570d8

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

      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http://p9.pstatp.com/large/3e5a00018a265f08b403

节日美食

http://p3.pstatp.com/large/3e5b00018a75113bc3e6

月饼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节,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

http://p1.pstatp.com/large/3e5900019ad1a5f2615f

月饼传说

元朝末年,汉人打算团结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

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 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http://p1.pstatp.com/large/3c8000045aa6055a9b5b

http://p3.pstatp.com/large/3e58000198da6359b45f

      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http://p1.pstatp.com/large/3e58000198dd41c7c679

中秋宴俗

http://p3.pstatp.com/large/3e59000199e6c1e8d2bd

古时中国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

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

http://p3.pstatp.com/large/3e5a00018a2b82465619

http://p1.pstatp.com/large/3e5a00018a2af95cefd4

节日习俗

http://p3.pstatp.com/large/3c810003e0695cef8516

中秋祭月

      《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http://p1.pstatp.com/large/3e59000199e7aef4b0cc

      每逢中秋夜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http://p9.pstatp.com/large/3e58000198de5573a8b5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http://p3.pstatp.com/large/3e5b00018a76e6c527a5

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http://p3.pstatp.com/large/3e59000199ea80d9dca4

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http://p9.pstatp.com/large/3e59000199e8576e680b

民间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http://p3.pstatp.com/large/3e59000199ebb9e2273d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http://p1.pstatp.com/large/3e5a00018aa4b838af66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http://p1.pstatp.com/large/3c8000045aaa35997da6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http://p1.pstatp.com/large/3e5b00018a77f0ffa0ee

玩花灯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http://p1.pstatp.com/large/3c810003e06af7d86fb9

赏桂花、饮桂花酒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http://p1.pstatp.com/large/3c8000045b2a74052cdb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

http://p3.pstatp.com/large/3e580001994f0689ea20

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

      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

http://p1.pstatp.com/large/3e59000199ed540969f2

抛帕招亲

中秋之夜有些地区有抛帕招亲的习俗。是夜,于广场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宫景状,并设玉兔、桂树等。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欢庆歌舞之后,姑娘们将一些绣着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抛去。

如有观众接得的手帕与“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领奖。有些未婚的小伙子在交还手帕时,若受“嫦娥”喜欢,则可以戒指相赠。此后,双方可以交友往来,情投者便喜结良缘。

http://p3.pstatp.com/large/3e5b00018a78f49fc3e9

偷菜求郎

在台湾,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妆饰美丽的女子踏着月光,往别人菜圃中偷摘大葱及蔬菜,偷摘到之后便预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台湾有“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之谚语。

http://p3.pstatp.com/large/3c8000045af12eece110

窃瓜祈子

在湖南的衡阳“中秋晚,有送瓜”一事。凡席丰履原之家,娶妇数年不育者,则亲友举行送瓜,先数日,于菜园中窃冬瓜一个,须令园主不知,以彩色绘成面目,衣服裹于其上若人形。

举年长命好者抱之,鸣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长者置冬瓜于床,以被覆之,门中念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受瓜者设盛筵款待之,若再事然。妇得瓜后,即剖食之。俗传此事最验云。

http://p3.pstatp.com/large/3e59000199eef14f9d84

中秋,月圆,

遇上这月光如水的夜色,

又是谁与你相伴?

http://p3.pstatp.com/large/3e59000199ef2e20a4c8

http://p9.pstatp.com/large/3e5c0001612eb6ff2e22

    恭祝大家中秋快乐,

    阖家幸福、安康!!

http://p1.pstatp.com/large/3e5b00018a798c7622d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