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美术名家钟馗画作品联展(系列之二)江苏·张志华

中国现代美术名家钟馗画作品联展(系列之二)
姚凤岐:字文辉。清代辽东名家。擅射猎图,传神写照,栩栩如生,为时人所欣赏。
王
郑午昌(1894—1952):名昶,号弱龛、丝鬓散人,以字行,斋名鹿胎仙馆,浙江嵊县人。晚清至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美术史学家和画学家。曾任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29年与谢公展、王伟等组织蜜峰书社,出版《蜜峰画报》。1932年与同仁创立中国画会,寄居上海多年,画名,书名甚大。其擅山水、花卉,尤长画杨柳树(人称"郑杨柳")、白菜。亦善诗词、书法。精画学理论。后与画友汤定之、张善子、符铁年、谢公展、王师子、谢玉岑(谢逝世后由王启之补)、张大千、陆丹林等结为九社。1939年获得在纽约举行的世界艺术博览会金质奖章。在2009年秋季的中国嘉德拍卖会上,其大幅金碧青绿山水《观云图》更是以近200万元的价格成交。
沙
齐白石(18641.1─1957.9.16):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生前为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任理事会主席,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现代杰出的泼墨画大师、书法家、世界文化名人。
陈半丁(1876-1970年):即陈年,1876年(清光绪二年)5月14日出生,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半丁(有《陈半丁画册》),一字半痴,别署辟痴,又字静山。以字半丁行世。号半丁老人、半叟、半翁、半野老、山阴半叟、稽山半老、山阴道上人、不须翁、老复丁、竹环、竹环斋主人、鉴湖钓徒、蓬莱山民、藐世头陀。室名一根草堂、五亩之园、竹环斋、莫自鸣馆。生前为京津画派的典型代表人物,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理事,现代著名画家。
张聿光(1885—1968):字鹤苍头,别号冶欧斋主,浙江绍兴人。生前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市文史馆馆员,现代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我国早期的舞台美术家,我国最早在报纸上发表政治讽刺画的漫画家之一。
朱屺瞻(1892.5.27-1996.4.20):名增钧,号起哉、二瞻老民,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等,江苏太仓人。我国著名的寿星画家,现代中国画坛一代宗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顾问。
徐悲鸿(1895—1953年):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
徐翎超:字翎苡。1972年5月生于山东东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先后拜艺术旗手王琦、书画泰斗刘炳森为师,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悉心临摹大量院藏先贤传世珍品。现为中国豪放派钟馗画创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多届全国性重要书画展赛评委,多部重要书画典籍编委,著名钟馗画家、书画艺术评论家、诗人、姓名学方家。20多位国家领导曾先后收藏过其丹青,并将其翰墨丹青作为国礼送给国际友人。多年来,徐翎超先生的书画作品先后流传俄罗斯、英国、丹麦、东南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多次入展,获奖;为国内外许多重要楼堂馆所珍藏;备受资深收藏家青睐。2016年3月,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通过专家们的审核,确定其钟馗画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国之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