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2017-10-10 20:00:14)
标签:

转载

         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
                                                      湖北·吴修睿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徐翎超钟馗画)
       一切外在因素在挂出去的美术作品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作品看似无言,实则有声,质量胜于雄辩。美术家以作品立身,作品质量决定画家的高度,是美术家货真价实的身份证。同类题材的作品同台展览,彰显的是艺术家的综合实力,观赏者心中的斤斤两两,如同明镜。因而,作品质量是艺术家的分水岭,是画家档次的标签。作品挂出去后,无论艺术家本人情愿与否都会无一例外的接受观赏者、时间的检阅、评判。同类题材的作品同台展览,较量的是实力的总和,惟其如此,很少有艺术家把自己的作品与历代先贤、同代大家的同类题材同台展览,至少钟馗画这一题材我看到的不多。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豪放派钟馗画创始人徐翎超,自2016年12月26日,分列出多个不同的系列,把自己的钟馗画与自五代以来300多位历代先贤、同代大家以及外国的一些美术大师的钟馗画,在其新浪博客《徐翎超钟馗画典》同台展览至今(2017年10月10日),并且还将持续推出,展览时只是非常客观的把每位艺术家的短小介绍和作品挂出去,分享给大家,让观赏者在异彩纷呈在艺术风景中欣赏、品味。9个多月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会每天在博客中推出一个群体展,每个群体展中都有他的作品,这样,他把自己的钟馗画和不同时代以及外国的先贤、大师、大家、名家们的钟馗画同台展出。诚然,把自己的作品与不同时代、同时代以及外国的美术先贤、大师、大家、名家们的同类作品进行纵向、横向交错展览,需要画家足够的底气,因为同台展出的作品是历代先贤、大师、大家们的精品力作。人常说,货比三家显优劣。展览也是一种不由人左右的比较,很容易露怯,怯一旦露出来,直接矮化自己的作品,降低知名度,进而影响画家的作品价格。这,就是缘何当代画家几乎没有人敢于把自己的作品与历代先贤、同代大家的同类题材同台展览。这就像作家的作品,普通作家和吴承恩、曹雪芹等声名显赫的文学巨匠的作品绝对不在一个档次上,放一块儿一比较,明显就露出怯来了。
       通过200多天的展览,有很多人或转载、或分享、或收藏、或评论,普遍认为,徐翎超的钟馗画从气势、正能量传递等方面,尤其是作品中人物的眼睛、大气等方面,更有感染力。
       此前,也有一些人把徐翎超的钟馗画作品与不同时代的先贤、大师、大家、名家的钟馗画进行比较,我在几年前就这样做过,只不过没有徐翎超这次同台展出作品的画家的纵向、横向度广泛。
       众所周知,作品质量是画家的身份证。徐翎超的钟馗画,无声的告诉世人:徐翎超是当之无愧的钟馗画大家。人常说,事实最有说服力,在此我们不妨一起细细品味一些先贤、大师、大家及徐翎超的钟馗画: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公元约903965),字要叔,成都(今属四川)人。五代时西蜀画院的宫廷画家。17岁时即以画供奉内廷,曾任翰林待诏,主持翰林图画院,又任如京副使。任前后蜀宫廷画师40余年。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入宋,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其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形成五代、宋初花鸟画两大主要流派。黄氏父子的画风深得北宋宫廷喜爱,对宋代院体画有极大影响,长时间内成为画院花鸟画创作的标准。与徐熙并称"黄徐"。风格上"黄筌富贵,徐熙野逸"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943—约 962):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五代南唐著名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董源、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据画史记载,董氏善山水人物、云龙、牛虎,无所不能,尤以山水画最为著名,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画而不为奇峭之笔,记载说他山水多画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无此品"。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董源在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是罕见的。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州(今安徽桐城)人。北宋著名画家,宋代卓越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李公麟是北宋时期一位颇具影响的名士,其白描绘画为当世第一,被称作"白描大师"。其长于诗文,行楷书有晋、宋人书风。还长于考古。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他善画人物,尤工画马,苏轼称赞他:"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他发展了"白描"画法,创造出"扫支粉黛、淡毫清墨""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他的人物能从外貌上区别出身份、地域和性格特点。在画法上,他以白描著称,对其后代人物画影响很大。他画的山水,"以立意在先,布置缘饰为次"。他一生勤奋,作画无数,人物、史实、释道、士女、山水、鞍马、走兽、花鸟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人物、道释深得吴道子旨趣,运笔如行云流水,造型正确,神态飞动;山水气韵清秀,得王维正传着色山水追李思训心法;画马过韩干。能集诸家之长,得其大成,师法自然,大胆创新,自成一家,被后代敬为百代宗师。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苏汉臣1094年―1172年),汴梁(今河南开封)人,一说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代著名画家。北宋末年任画院待诏,南宋初年任承信郎。画学刘宗古,所绘人物、士女及佛道宗教画,用笔工整细劲,着色鲜润。尤擅描绘婴儿嬉戏之景和货郎担,情态生动。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生于公元12011204年间,祖籍山东东平,南渡后流寓钱塘(今杭州)。开创中国绘画史上新天地,受儒、道、释三教思想影响的一代大家;宋代杰出的美术大家。宁宗嘉泰间(公元12011204)曾为画院待诏。善画山水、佛道、鬼神。梁楷《李白吟行图》,是中国简笔画最早的代表作品,也是梁楷惟一一幅传世的简笔画。梁楷的画在日本被大加推崇,对日本室町时代(1338-1573)之后的画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梁楷的减笔画及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极大。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王振鹏(生卒年不详),字朋梅,浙江温州人。元代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和宫廷界画,被元仁宗赐号为"弧云处士",并官至漕运千户。王振鹏被誉为"元代界画第一人"。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宫廷画作品,见于著录或流传至今的就有数十件。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又号悔僧、云门僧。绍兴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明朝美术宗师,中国最早有名望的插图画家。其艺对后来中国的版画艺术有很大的影响力。其一生工诗善书,以画见长,尤工人物画,与顺天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人谓其人物画成就"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当代国际学者推尊他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之中的第一人"。他是明末富有革新精神和独创风格的画家。其人物造型和线条要比壮年期高古,人物头大身短,显得颇有稚趣,线条布置愈趋自然、散逸、疏旷,不像壮年期那样凝神聚力,细圆而利索,但更加苍老古拙,勾线也十分随意,意到便成。其人物及笔墨的舒缓状态,达到了中国传统文人审美的最高境界。综观陈洪绶在人物画上的成就,壮年时已由“神”人“化”,晚年则更炉火纯青,愈臻化境。造型怪诞、变形,线条清圆细劲中又见疏旷散逸,在“化”境中不断提炼。直到近代,陈洪绶的作品还受到鲁迅的极力推崇。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13881462):字文进,号静庵、玉泉山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杰出画家、“浙派绘画”开山鼻祖。道释、神像、人物、山水、花果、翎毛、走兽等,无所不工。他的山水画画作品,注重选题,技巧纵横,画风健拔,用笔劲挺方硬,水墨淋漓酣畅,技巧纵横,画风雄健挺拔,俱遒劲苍润。其善于用浓淡水墨的巧妙变化,来表现“铺叙远近,宏深雅淡”的品格,被推为“浙派山水首席画师”。画人物创蚕头鼠尾描,行笔顿挫,笔法豪放。风靡于当时的吴伟、张路、王世祥、方钺、戴泉、夏芷、何适、谢宾举、谢时臣、汪肇、蒋嵩、夏蔡等多人,皆承其画风,而形成“浙派”, 成为明代前期画坛主流。其人物画主要题材有神仙道释、历史故事、名人隐士、樵夫渔父等,所画神像的威仪,鬼怪的勇猛,衣纹的设色,均驾轻就熟。工笔用铁线描和兰叶描,有时用丁头鼠尾描,行笔顿挫有力。所作葡萄配以勾勒竹、蟹爪草,别具格调。花鸟画工笔、写意、没骨兼长。戴进作为明代著名的画家,绘画临摹精博,得唐宋诸家之妙。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字子羽,号浑然子、图南。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一作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明代著名画家。以人物画见长,上追古法,笔墨豪迈。他笔下的仕女,艳丽委婉,但设色古雅,神态超逸。他画山水,花草秀逸,山水清润,树石苍郁深秀。他的写生杂画亦佳。其《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他的《剑阁行旅图》,画中尖锋远山,突兀险峻,势如楼屋,奇峰怪石,雄关似铁,耸立山顶,古松远林,云烟溪瀑,茅庵孤亭,山之顶巅嵌关楼于崖隙。山径如游蛇,蜷曲出没。天桥凌空,栈道盘曲绕山而上。路上有士人依石,官宦骑马,亦有骑驴、挑担、负囊者,人物千姿百态无不生动。山势峥嵘崔嵬,沿途行者络绎。山下茅屋客店,策蹇行旅。山顶多用干墨皴擦,皴笔绵绵细密,墨色苍茫浓逸,设色淡雅。这幅画作细致地将李白所叹的《蜀道难》表现出来。其《剑阁行旅图》尺寸 183.7×102.8cm。估价:5,600,000-9,600,000。成交价:7,820,000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14561532):字仁弘,号清狂道人,江西泰和人。明代著名画家。工书画,善山水,尝遍历名山,曰"岂必谱也,画在是矣。"其山水、人物,风格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然,尤是绘古人清士。题署筸逸,缙绅无不重之。与吴伟齐名,为吴伟、沈周、杜堇所推重。花鸟杂画,信手拈来,颇有奇趣。草虫书法工写兼备,其画风在明中期 别成一格。郭诩的画题广泛,尤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牛马。郭诩的写意画,细笔不落纤媚,粗笔不近狂率,神气淌穆,耐人玩味。他的人物画,内容多为历史人物故事,采用白描手法,运笔如行云流水,不着颜色而光彩照人,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史载"天下竞传其画,购之百金"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15771652):字君度,号鹤涧,别称:鹤涧道人,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明代最成功的山水画及写意人物画大师。他开创了具象山水画,并将中国山水画推向一个高峰,成为明代画坛的中坚人物。他运用透视法把平生游历的名山大川之灵气注入画中,通过渲染,托出深远高逸的气氛,奇峰怪石、浓密古木、清泉飞瀑共同构成了清新典雅、意境空灵清旷、气韵生动的画面。他的画以石面皴染结合为特色,笔力峭拔、墨色湿润、层峦叠嶂、秋壑深邃,技法高超,笔墨灵动传神。他所画山石质感坚硬,仿佛敲击有声,云山烟树之间,流水清澈,涓涓而下,使人身临其境,恍若隔世,体现出了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真迹者皆为精品。他在绘画中所使用的透视法与西方立体画法不谋而合,故宫博物院专家称“张宏的山水画笔墨精湛,世所罕见。”被各大博物馆奉为镇馆之宝。其所作写意人物笔简而形具,线条疏朗,轮廓分明,形神俱佳,散聚得宜,皆具天然逸趣,吴中学者尊崇之(《明画录》记载)。他将写意人物灵活地运用到了山水画中,在林木葱郁的山林中,在冈峦出没、巨石嶙峋的山路上隐现着几点樵夫和路人,为山水增添了灵性,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意趣。《明代绘画》录入张宏《村径柴门图》,并注曰:"张宏善画山水,重写生。笔力峭拔,墨色湿润,层峦叠嶂,秋壑深邃,有元人古意。他画石面连皴带染为其特色。又能画写意人物,形神俱佳散聚得宜,是明末吴门画坛的中坚人物。"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字子求,号凤丘(一作凤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移居太仓。明代著名画家。尝画小西门关庙壁作行军势。又画弇山藏经阁壁,作诸佛像皆绝技。兼长仕女,继仇英以名世,尤擅白描。隆庆六年(1572)作昭君出塞图,同年作品古图,藏故宫博物院。万历十一年(1582)作七夕穿针图。尤求一生勤奋,作品颇丰。《品古图》是其中的佳作。品古,即鉴赏、品评古代文物,是历代文人画家喜绘的题材。该图绘一高士头戴礼帽,身着长袍,依案端坐,两手开卷,欣赏古字画。侧首四人,姿态各异,或昂首凝思,或低头观画,其认真入迷之态可掬。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6),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有金牛、老丁、古泉、竹泉、稽梅主、莲身居士、龙梭仙客、耻春翁、寿道士、金吉金、苏伐罗吉苏伐罗(佛家经典上"苏伐罗"即汉文""字,苏伐罗吉苏伐罗就是金吉金)、心廿六郎、仙坛扫花人、金牛湖上会议老、百二砚田富翁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20091219,有着"扬州八怪"之称的金农的《花果册》在杭州拍卖会上以3976万元的价格创下西泠拍卖最高成交纪录。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五月五日(614),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84岁时尚在,卒年不详,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清代杰出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黄慎是从一个小画工成长为一位"诗画名大江南北"的名家。他是一位诗才画艺俱全的艺术家。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并以人物画最为突出,题材多为神仙佛道和历史人物,也有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多从民间生活取材,不少作品塑造了纤夫、乞丐,流民、渔民等下层人物,也有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形象,黄慎的诗文、狂草书法,绘画被称三绝。曾先后三次到扬州,居留较长,与郑板桥、李(鳝)等往来友善。黄慎还是一位诗才画艺俱全的艺术家,他的诗作,情韵清远,烟凝霭积,能非凡境。作为画家的黄慎,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清代的闵贞、近代上海的王震、广东的苏六朋、福建的李霞、李耕和辽南的李楚材都曾师法黄慎。齐白石也非常倾心黄慎。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李方膺16951755):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等,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清代著名诗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其出身官宦之家,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为官时"有惠政,人德之",后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南京借园,自号借园主人,常往来扬州卖画。与李鳝、金农、郑燮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李方膺既不是扬州人,又不久住扬州卖画,何以得置身于"扬州八怪"之列?关于这个问题,《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三辑所刊管劲丞遗稿《李方膺叙传》已经作了考证,其要点为:一、人品、画品和其他七人(按指李鳝,汪士慎、高翔、金农、黄慎、郑燮、罗聘)相当。二、通州于雍正元年(1723)前,还只是一个属于扬州府的散州,李方膺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入学时,籍贯便是扬州府通州,所以他是广义的扬州人。板桥对李方膺的画艺极为佩服,评价极高。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17331799):字遁夫,号两峰,别号花之寺僧等。祖籍安徽歙县,其先辈迁居扬州。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罗聘有多方面绘画才能,画梅花、竹枝、兰花、山水、花卉自开蹊径,人物变妙而传神,画鬼尤擅胜场。乾隆五十五年(1790),罗聘携幼子允缵三上京师。其书画不仅达官贵人求购,在京朝鲜人亦以重金收买。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18231896):俗姓朱,名怀仁,僧名虚白,字虚谷,别号紫阳山民、倦鹤,室名觉非庵、古柏草堂、三十七峰草堂。籍新安(今安徽歙县),居广陵(今江苏扬州)。清代著名画家,海上四大家之一,有"晚清画苑第一家"之誉。初任清军参将与太平军作战,意有感触,后出家为僧。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18391911):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号胥山野史、胥山外史、种竹道人,斋名九琴十砚斋、九琴十研楼、芙蓉庵,夫蓉盦、剑胆琴心室等。浙江嘉兴人。晚清著名著名书画家,其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合称"海派四杰"。他一生勤操笔墨,在晚清上海画坛中留下很多作品。近些年他的作品大量流入海外,被港台文物商所获,转入市场流通。美国·纽约和香港都有许多蒲华的作品进入拍卖。成交价虽不如吴昌硕、任伯年等人高,但也很可观。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至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作为一位中国画坛上颇具影响力的大师、海派后期的大师级人物,吴昌硕是我国近现代书画艺术上的关键人物,他承前启后,不愧为一代宗师。他的艺术影响了后来的许多画家,众多现代绘画大师或出自其门下,或受其艺术影响。如近代“海派”诸家、“北京画派”的陈师曾、齐白石等,还有像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等也无不受到吴昌硕的影响。吴昌硕在日本称之为印圣,与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草圣张芝齐名。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任伯年:生于清道光十九年(1840年),卒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人。清代著名人物、花鸟画家,海上画派的巨擘,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最有影响的画家之一,晚清海派六十家之一。其在“四任”(任伯年、任阜长、任渭长、任预)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二十多年的绘画创作,留下了数以千计的遗作,是历史上少见的多产作家。最早的作品是同治四年作的,最晚的作品为光绪乙未年冬十月,去世前一个月作的。任伯年是一位人物、花鸟、山水兼擅的全能画家,其花鸟水平足以与人物画抗衡,亦有论者更推崇其花鸟画造诣。他的花鸟画,达到“炉火纯青”的佳境,并对近现代花鸟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王雪涛说他用色非常讲究,尤其是用粉,近百年来没有一个及得过他。任氏不但是海派早期绘画的集大成者,也正是由于他和吴昌硕等人的推动,将传统文人画的创作取向从士大夫的高标自许推向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养料,强化色彩的艳丽和写实的造型,并抒发个性和人文精神的新风气中去。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18541901):字立凡,浙江萧山人,早期海派大师任熊之子。晚清著名画家。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精。在任熊(18231857)、任薰(18351893)、任颐(18401895)及任预"四任"中,最为年轻。任熊逝世时,任预仅四岁,笔墨初无师承,尽变任氏宗派。得赵之谦指授,亦善治印。见:《近代六十名家画传》、《海上墨林》、《寒松阁谈艺琐录》、《吴县志》、《广印人传》。其画纯以天分秀出尘表,正如王谢子弟虽复拖沓奕奕,自有一种风趣。任预在肖像画方面有突出的成就,他所描绘的肖像,以逼肖写神著称,深受时人喜爱。任预的《桃园问津图》人物画在传神写真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准。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高其佩16601734):“扬州八怪”罗聘之师,字韦之,号且园、南村、书且道人,别号颇多,另有山海关外人、创匠等。奉天辽阳(今属辽宁)人,隶籍汉军。清代官员、著名画家,指画开山祖。康熙时以荫由宿州知州迁四川按察使,雍正间擢都统,后罢去。高其佩艺术才华出众,能诗、工画,大胆地创造出了别具情趣的“舍笔而求之于手”的表现技法。高其佩艺术才华出众,能诗、工画,他在细绢上所描绘的亭台楼阁、人物、花鸟、鱼虫等等,笔墨精细,设色艳丽,精妙绝伦。他在临摹了大量的前代名人作品,打下了深厚的根基之后,开创了一条新路。大胆地创造出了别具情趣的“舍笔而求之于手”的表现技法。高其佩指画有“叱石成羊”之妙,他创作山水、人物、花鸟、走兽时,均信手一挥而就,“倾刻数十幅,……无不绝人。”他一生作的画数量惊人,可惜大部分早已失传,保存下来的多藏于各地博物馆。上海出版社出版的《高其佩》(杨仁恺著)一书,对他的生活和创作道路做了详细的论述,指出他的最大贡献是:“标题材之新,立结构之异,对当时和后来绘画艺术都有一定影响。”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16821756):一作华岩,字德嵩,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白沙道人、离垢居士等,老年自喻"飘篷者",福建上杭蛟洋华佳(家)人(原白砂里人),后寓杭州。清代杰出绘画大家,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脱去时习,力追古法,写动物尤佳。善书,能诗,时称"三绝"。其自幼酷爱绘画,后因家贫失学,备受世俗冷落,康熙四十二年(1703)华氏家族重建祠堂,曾因替正厅画壁画,乡绅看不起他,群起反对,最后偷自进祠堂,画上"高山云鹤""水国浮牛""青松悬崖""倚马题诗"四幅画,愤而离乡飘泊,流寓于杭州,结交了很多文人学士,眼界大开。36岁时曾北上入都,"得交当路巨公,名闻于上",但并不得意。他的中晚年一直频繁往来于杭州、扬州,以卖画为生。在扬州他结识了金农、高翔、李鳝、郑板桥及盐商巨子马曰管、马曰璐兄弟,彼此交流切磋,诗画酬答,使其绘画修养得到多方面的拓展,成为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华岩的花鸟画最负盛名,他吸收明代陈淳、周之冕、清代恽寿平诸家之长,形成兼工带写的小写意手法。他善于捕捉自然生物中天趣和人们真切细腻的体验,将花鸟的动人姿态和感受中丰富而健康的情趣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多姿的形象。在画法上,既有细节描写的精微性,又不失笔墨上的简逸生动,禽鸟毛羽细致蓬松的毫毛毕现。这种清新俊秀,率意疏容的花鸟画风格,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华岩在人物方面成就也很突出。他的人物画得意于陈洪绶、王树毂、马和之、自成一种减笔画法。形象有所夸张而又不变形,线条似马和之的"兰叶描",简练柔劲,不失形似而更重精神,不仅个性鲜明,而且富有意境。华岩的山水兼法院体,吴派、董其昌诸家,不拘一格,一般比较简略率脱。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曾衍东:生于1750年(曾子第67代孙),字青瞻,一字七如,号铁鞋道人、七如道人、七如居士、七道士、冰渊老叟、冰父山人等,祖籍山东嘉祥,逝于浙江温州。清乾隆壬子(1792年)举人,清乾隆至道光年间著名画家、小说家、杂剧家。曾衍东乃通才型书画家,他的绘画受“扬州八怪”的影响,属非正统的文人画一派。曾衍东历经乾、嘉、道三朝,社会由鼎盛日渐式微,官场腐朽没落,人民生活困苦,阶级矛盾日趋尖锐。他身为小官吏,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较低,故能长期接触劳动人民,体恤、同情劳动人民。他的经历与“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李鱓有相似之处,又长期生活在湖北、浙江一带,从思想及书画艺术上无不受到“扬州八怪”的影响,在书画创作上亦有独到之处。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苏六朋17911862):字枕琴,号怎道人,别署罗浮道人。广东顺德人。清代著名画家,岭南画派重要画家。世人称其与苏仁山为"岭南画坛二苏"。清同治元年(1862),苏六朋在广州病逝。善人物、山水,尤以人物故事画著称。苏六朋最擅长人物画,内容大多取材于都市生活中百姓的市井风俗,平凡生活,以及市民喜爱的传说故事。他善于画"指画",作大幅人物画时常以"指笔兼用"。一指一笔相互配合,能"""",线条转合流畅,颇具得心应手之妙。苏六朋所作的山水画与花卉设色亦以落笔浓淡相宜,变化雅致而为士林赏识。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胡锡珪18391883):初名文,字三桥,号盘溪外史、红茵生、红茵馆主,室名盘溪小筑、红茵馆。江苏苏州人。近现代海派六十家之一,现代著名画家。布衣,长居吴下。工画人物、花卉。尤工仕女,水墨白描,精雅别致,不让改琦。善临碑贴,笔锋劲厉。幼习丹青,夙根早慧,涉笔便有韵致。及长,便学诸家之法,于恽寿平、华新罗、李复堂、改七芗用力更多。最善没骨人物,笔墨生动,时罕其匹。光绪年间,与吴江陆廉夫、安吉吴昌硕、同里顾若波、顾西津切磋吴门,诗画唱酬,堪称一时风雅。吴昌硕盛赞其花卉人物"精细如发而笔锋劲厉",惜"善病工愁",天不假年,中岁而殁。其工书画,人物师扬州华新罗、凇江改七芗,用笔秀逸能变,施墨淡而有味,配景松茸而雅,仕女得静娴淑丽之致,于七芗不遑多让。善以阔笔作没骨戏曲人物,上承宋人梁楷、石恪之余绪,下启今人关良、韩羽之新端,水晕墨章,栩栩如生。花卉竹石取法华新罗、恽南田,大写意处参酌兴化李复堂,松秀飘逸,纯以笔胜,墨气流动,奔放淋漓。传世作品有同治十三年(1874)作《元宵儿戏图》轴,图录于《中国现代名画》;光绪八年(1882)作《新装图》轴,图录于《名人书画集》;《元日钟馗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齐白石18641.11957.9.16):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生前为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任理事会主席,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现代杰出的泼墨画大师、书法家、世界文化名人。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其与二哥张善子昆仲创立中国综合性绘画流派之一——“大风堂派”(大千画派),“大风堂门人”是一个有别于“长安画派”、“海上画派”、“京津画派”等唯一不墨泼彩等画法,大风堂画派的画风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是一支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中国画画派。张大千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发展了泼墨,创造了泼彩、泼彩墨艺术,同时还改进了国画宣纸的质地。他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从清代石涛起笔,到八大山人、石涛,陈洪绶、徐渭等,进而广涉明清诸大家,再到 宋元,最后上溯到隋唐。他把历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一一挑出,由近到远,潜心研究,惟妙惟肖,几近乱真。他还很注重向石窟艺术和民间艺术学习,尤其是敦煌面壁三年,临摹了历代壁画,成就辉煌。这些壁画以时间跨度论,历经北魏、西魏、隋、唐、五代等朝代。如多年前香港市场中曾出现一件署名为元四大家之一的古画,便是张大千“仿古作”,拍出接近200万元的高价。为了考验自己的伪古作品能否达到乱真的程度,他请黄宾虹、张葱玉、罗振玉、吴湖帆、溥儒、陈半丁、叶恭绰等鉴赏名家及世界各国著名博物馆专家们的鉴定,并留下了许许多多趣闻轶事。张大千许多伪作的艺术价值及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较之古代名家的真品已有过之而无不及。张大千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其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陈半丁18761970年):即陈年,1876年(清光绪二年)514出生,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半丁(有《陈半丁画册》),一字半痴,别署辟痴,又字静山。以字半丁行世。号半丁老人、半叟、半翁、半野老、山阴半叟、稽山半老、山阴道上人、不须翁、老复丁、竹环、竹环斋主人、鉴湖钓徒、蓬莱山民、藐世头陀。室名一根草堂、五亩之园、竹环斋、莫自鸣馆。生前为京津画派的典型代表人物,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理事,现代著名画家。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李凤公18841967):广东东莞人。现代著名画家,民国时期广东有影响的传统画家之一。其善画花鸟,工诗词,兼精篆刻并善鉴赏。幼随父学画,后到广州任国画教师。1921年任广东省第一届美术展览会国画审查员。1925年与李瑶屏、赵浩公等在广州组织国画研究会。后曾任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国画系教师、全国第二届美术展览会广东预展国画审查员。抗日战争时期,移居香港。工山水、仕女、花卉,擅篆刻、鉴赏。著有《秦汉印镜》、《凤公画范》、《玉纪正误》、《中国艺术史》等。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刘奎龄18851967):字耀辰,号蝶隐,自署种墨草庐主人,又别署耀臣、耀宸,号蝶隐。榜其庭院曰“怡园”,故画中常署“怡园蝶隐”,其画斋名曰“种墨草庐”、“蟫香老屋”、“惜寒堂”。刘家祖籍浙江绍兴,清乾隆年间由静海移居土城,系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土城刘家”。现代杰出画家,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开派巨匠,一代动物画宗师,被誉为"全能画家"。能工善写,擅长动物、植物、人物画及山水画,他描摹的动物种类之多,范围之广至今无人可追;他善于""的营造,绘画作品"虚处不嫌窗框松,实处勿感板结紧",其画风华滋清润,厚劲灵动,意境深邃。刘奎龄偏居津门一隅,语讷志坚,孤身前行,其创作恰与徐悲鸿的"尽精微,致广大"契合。他钟情于日本绘画,关注横山大观和竹内西凤等代表性人物,学习借鉴朦胧派、狩野派、大和绘、汉画等古典技法精粹。他是传统派和中西融合派的中坚,他从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甚至印象派光色运用、油画技术以至夸张变形中吸取营养,他注意到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在创造精神上的相似性,他光大了传统写实技法,其艺术风格影响了惠孝同、刘子久、陈少梅、刘继卣、何家英等北派艺术家。其代表作《上林春色图》深得徐悲鸿高度赞扬,并被其赞誉为"当代中国画坛翎毛第一人"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朱屺瞻1892.5.271996.4.20):名增钧,号起哉、二瞻老民,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等,江苏太仓人。我国著名的寿星画家,现代中国画坛一代宗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顾问。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徐悲鸿18951953年):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1953926,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刘海粟1896.3.161994.8.7):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黄山画派重要代表。擅长油画、中国画美术教育。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第四届顾问,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在上海创办“上海国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16年任校长,首创男女同校,得蔡元培等学者支持;采用旅行写生;开始人体“模特儿”教学,被责骂为“艺术叛徒”,但得蔡元培等学者支持。1918年到北京大学讲学,并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1919年赴日本东京参加帝国美术馆第一次展览会,并对图画美术教育事业进行考察,回国后创办天马会。192010月赴日本出席帝国美术学院开幕大典,回国后著《米勒传》《塞尚传》等介绍西洋艺术。1922年在北京举行首次个展。1923年被教育部聘为新学制艺术科课程纲要审核员兼起草员。1926年,孙传芳支持上海市政当局严禁美专裸体画命令,毅然复函与之论辩,美专遂遭密令封闭,又以“学阀”罪名遭通辑。1927年走避日本,与日本画界人士交游。1929年遍访法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等国考察美术,与毕加索、马蒂斯等画家交游论艺。1930年油画《森林》、《夜月》等应邀展出于巴黎蒂拉里沙龙。国画《九溪十余涧》获比利时国际展览会荣誉奖状。1931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中国学院讲授中国绘画“六法论”,举办“刘氏国画展览会”。后又在法国巴黎克莱蒙画堂举行个展,作品《卢森堡之雪》为法国亦特巴姆国家美术馆收藏。同年回国在上海、南京举办个展,编译《世界名画集》。1933年赴德国筹备展出“中国现代绘画展览”。 1938年应中华书局之约,写成八十万言的巨著《海粟丛书》六卷。1940年主持中国现代名画筹赈展览会,并在雅加达、新加坡、吉隆坡等地展出。1947年在上海“中国艺苑”举行个展。1949年后历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教授。1952年任华东艺专(现南京艺术学院)校长,并致力中西绘画。1957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刘海粟油画国画展览会”。1979年、1983年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刘海粟美术作品展览”。历任南京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1981年意大利国家艺术学院聘任为院士,并颁赠金质奖章。1988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刘海粟十上黄山画展。早年习油画,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刘海粟七十余年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艺通古今,学贯中西,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卓然“自成一家”,也可认为是“黄山画派”最代表性人物之一。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其“杰出成就奖”。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其“欧洲棕榈金奖”。美国传略研究所授予其“伟大成功大使”称号。美国世界议会颁给其金焰奖。他艺术上兼通中外,卓著成就并造就艺术人才众多。上海、南京、常州建有“刘海粟美术馆”。出版有《刘海粟画集》、《刘海粟油画选集》、《刘海粟国画》、《学画真诠》、《画学真诠》、《存天阁谈艺录》、《刘海粟艺术文选》等。代表作品:《黄山云海奇观》、《披狐皮的女孩》、《九溪十八涧》等。刘海粟死后荣耀无限的荷兰大画家梵·高,称他为“艺术叛徒”。文章中说:“非性格伟大,决无伟大人物,也无伟大的艺术家。”刘海粟不是一位循规蹈矩的画家,不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画家,他的艺术血脉中,奔腾着的是"破坏"的血液,同时也是创造的血液。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刘海粟既是一位伟大,更确切的说是自大的"破坏"者,同时又是一位自大的创造者。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溥心畲1896.9.2日—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奕欣之孙。现代杰出画家。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其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心畲与著名书画家张大千齐名(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潘天寿1897.3.141971.9.5):原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早年自署懒道人、心阿兰若主持,晚年自署东越颐者、颐翁、雷婆头峰寿者等。浙江宁海人。现代杰出画家、教育家,是传统绘画最临近而终未跨入现代的最后一位大师。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2015517嘉德拍卖大观-中国书画珍品拍卖会上,潘天寿的代表作《鹰石山花图》从6800万起拍,经过数十轮竞拍,最终拍出2.43亿元,被神秘买家电话买走。该作品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约23.3平尺。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王个簃18971988):名贤,字启之,江苏省海门市人。现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艺术教育家。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三、四届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画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史馆馆员。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林散之18981989.12.6):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人。中国现代诗、书、画三绝的艺坛大家,现当代草书书圣。其生前为江苏省国画院画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南京书画院院长。启功见到林散之草书三鞠躬,书法大家郭沫若说林散之的草书代表中国,日本书法巨擘青山杉雨称赞林散之“草圣遗法在此翁”。散之自幼喜欢书画。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也因其书具有超凡脱俗的境界、深邃隽永的意韵,才能使书界中人对之品赏愈久,得益愈多,感受愈深,认识愈深。过人的实力使其赢得了"草圣"的美誉,其草书被尊之为"林体"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张大千1899.5.191983.4.2):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出生于书香门第。中国现代杰出泼墨画大家、书法家。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其与二哥张善子创立中国综合性绘画流派之一——“大风堂派”(大千画派)。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其二十多岁便蓄著一把大胡子,成为张大千日后的特有标志。他曾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君璧、黄宾虹、溥儒、郎静山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画家毕加索交游切磋。张大千是全能型的国画大师,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张大千无所不通。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刘大为1945年生,祖籍山东诸城。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六届理事会副主席,第七、八届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主任;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何镜涵1923.72008.12.9):号君望,别名少民,满族,北京人。1957年被原北京中国画院(现北京画院)聘为终生画师的画家。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著名画家王明明先生说道:“他创造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样式,填补了古人没有用写意的方法去表现亭台楼阁这么一个空白,也丰富我们近现代画家表现中国特有的园林山水的一个空白。”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黄永玉: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7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土家族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第三、四届常务理事,第四届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1942423日出生,广东潮州人。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第五、六届副主席,第七届顾问;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全国人大主席团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美术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方增先1931年生,浙江浦江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四、五、六届理事会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20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画坛具有影响力的“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与推动者。曾任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院院长。 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美术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1938.7.5   ),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平生著作等身,已出版一百六十余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范曾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1984年,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建立;1986年,捐建并主持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2008年,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揭牌;2011年,荣获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徐翎超:字翎苡。19725月生于山东东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先后拜艺术旗手王琦、书画泰斗刘炳森为师,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悉心临摹大量院藏先贤传世珍品。现为中国豪放派钟馗画创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多届全国性重要书画展赛评委,多部重要书画典籍编委,著名钟馗画家、书画艺术评论家、诗人、姓名学方家。20多位国家领导曾先后收藏过其丹青,并将其翰墨丹青作为国礼送给国际友人。多年来,徐翎超先生的书画作品先后流传俄罗斯、英国、丹麦、东南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多次入展,获奖;为国内外许多重要楼堂馆所珍藏;备受资深收藏家青睐。20163月,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通过专家们的审核,确定其钟馗画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国之最)。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徐翎超钟馗画作品之2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徐翎超钟馗画作品之3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徐翎超钟馗画作品之4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徐翎超钟馗画作品之5

[转载]徐翎超的钟馗画值得喝彩(湖北·吴修睿)
                          2017.4.14《大众日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