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今中外美术名家钟馗画欣赏(系列之三:文徵明(明代中期)、石  涛(清初)、胡锡珪(现代

(2017-09-19 19:40:18)
古今中外美术名家钟馗画欣赏(系列之三:文徵明明代中期)、  清初)、胡锡珪现代)、陈半丁现代)、黄永玉(当代)、周思聪当代)、徐翎超当代)、日本河锅晓斋幕末明治时期
                                      古今中外美术名家钟馗画欣赏(系列之三:文徵明(明代中期)、石 <wbr> <wbr>涛(清初)、胡锡珪(现代
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旋即便致仕归乡。四方人士求诗文书画者,络绎道路。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他通晓各科绘画之艺,擅长各种细粗之法,其目力和控笔能力极佳,80多岁时还能十分流利地书写蝇头小楷竟日不倦。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文徵明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其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文徵明的小楷有“明朝第一”之称。文徵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
            古今中外美术名家钟馗画欣赏(系列之三:文徵明(明代中期)、石 <wbr> <wbr>涛(清初)、胡锡珪(现代
 16421718):原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生于广西全州清湘县。清初杰出画家、书法家、诗人。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其在绘画理论上贡献卓著。他主张“笔墨当随时代”和“借古以开今”,强调对大自然要有真切的艺术感受,在艺术创作时要“我自用我法”,反对泥古不化。对后来扬州画派和近代画风,影响极大。他的山水、兰竹、人物、花果皆精采,其中画山水最为有名。石涛一生浪迹天涯,云游四方,在安徽宣城敬亭山及黄山住了10年左右,结交画家,后来到了江宁(南京)。晚年弃僧还俗,成为职业画家。清圣祖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二十八年(1689年)两次南巡时,他在南京、扬州两次接驾,献诗画,自称“臣僧”。后又北上京师,结交达官贵人,为他们作画。但终不得仕进,返回南京。最后定居扬州,以卖画为生,并总结与整理他多年来绘画实践的经验与理论,使他晚年的作品更加成熟和丰富多彩。石涛著有《画语录》十八章。综观石涛一生绘画作品中,无论是寻丈巨制,还是尺页小品,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和时代气息,观之令人难以忘怀。如将他的作品从时间顺序和作品特征来分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传统技法学习时期,亦即石涛在武昌的时期,时处石涛早年,正赶上摹仿董其昌风格的时期,康熙初,董其昌的画风和理论对中国画坛产生着重要影响,“南北宗”说广为传播,其间还明显地带有“抑北扬南”倾向。在笔墨方面竭力主张要有“士气”,并说:“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从石涛的早年作品看,他受到了董其昌理论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体现在石涛早年作品中的个性特征,从一开始就十分自然地流露在笔墨之中,既要承袭传统又要以“造化为师”、“我用我法”。石涛的天赋才能正是在这两者关系的辨证认识中,得到充分的发展。顺治14年(1657年),年方16岁的石涛已在绘画艺术方面显露出他的天赋,当年的《山水人物花卉册》是目前所能见到石涛署年款最早的作品之一。在石涛的存世作品中,《石涛罗汉百开册页》现保守估计价值30亿。
                                               古今中外美术名家钟馗画欣赏(系列之三:文徵明(明代中期)、石 <wbr> <wbr>涛(清初)、胡锡珪(现代
胡锡珪18391883):初名文,字三桥,号盘溪外史、红茵生、红茵馆主,室名盘溪小筑、红茵馆。江苏苏州人。近现代海派六十家之一,现代著名画家。布衣,长居吴下。工画人物、花卉。尤工仕女,水墨白描,精雅别致,不让改琦。善临碑贴,笔锋劲厉。幼习丹青,夙根早慧,涉笔便有韵致。及长,便学诸家之法,于恽寿平、华新罗、李复堂、改七芗用力更多。最善没骨人物,笔墨生动,时罕其匹。光绪年间,与吴江陆廉夫、安吉吴昌硕、同里顾若波、顾西津切磋吴门,诗画唱酬,堪称一时风雅。吴昌硕盛赞其花卉人物"精细如发而笔锋劲厉",惜"善病工愁",天不假年,中岁而殁。其工书画,人物师扬州华新罗、凇江改七芗,用笔秀逸能变,施墨淡而有味,配景松茸而雅,仕女得静娴淑丽之致,于七芗不遑多让。善以阔笔作没骨戏曲人物,上承宋人梁楷、石恪之余绪,下启今人关良、韩羽之新端,水晕墨章,栩栩如生。花卉竹石取法华新罗、恽南田,大写意处参酌兴化李复堂,松秀飘逸,纯以笔胜,墨气流动,奔放淋漓。传世作品有同治十三年(1874)作《元宵儿戏图》轴,图录于《中国现代名画》;光绪八年(1882)作《新装图》轴,图录于《名人书画集》;《元日钟馗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
古今中外美术名家钟馗画欣赏(系列之三:文徵明(明代中期)、石 <wbr> <wbr>涛(清初)、胡锡珪(现代
陈半丁18761970年):即陈年,1876年(清光绪二年)514出生,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半丁(有《陈半丁画册》),一字半痴,别署辟痴,又字静山。以字半丁行世。号半丁老人、半叟、半翁、半野老、山阴半叟、稽山半老、山阴道上人、不须翁、老复丁、竹环、竹环斋主人、鉴湖钓徒、蓬莱山民、藐世头陀。室名一根草堂、五亩之园、竹环斋、莫自鸣馆。生前为京津画派的典型代表人物,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理事,现代著名画家。

                                                   古今中外美术名家钟馗画欣赏(系列之三:文徵明(明代中期)、石 <wbr> <wbr>涛(清初)、胡锡珪(现代
黄永玉: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7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土家族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第三、四届常务理事,第四届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古今中外美术名家钟馗画欣赏(系列之三:文徵明(明代中期)、石 <wbr> <wbr>涛(清初)、胡锡珪(现代
周思聪19391996):女,天津市宁河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副主席;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北京美协副主席。

古今中外美术名家钟馗画欣赏(系列之三:文徵明(明代中期)、石 <wbr> <wbr>涛(清初)、胡锡珪(现代
徐翎超:字翎苡,原名徐令超。19725月生于山东东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先后拜艺术旗手王琦、书画泰斗刘炳森为师,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悉心临摹大量院藏先贤传世珍品。现为中国豪放派钟馗画创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多届全国性重要书画展赛评委,多部重要书画典籍编委,著名钟馗画家、书画艺术评论家、诗人、姓名学方家。20多位国家领导曾先后收藏过其丹青,并将其翰墨丹青作为国礼送给国际友人。多年来,徐翎超先生的书画作品先后流传俄罗斯、英国、丹麦、东南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多次入展,获奖;为国内外许多重要楼堂馆所珍藏;备受资深收藏家青睐。20163月,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通过专家们的审核,确定其钟馗画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国之最)。

古今中外美术名家钟馗画欣赏(系列之三:文徵明(明代中期)、石 <wbr> <wbr>涛(清初)、胡锡珪(现代
                                                          徐翎超钟馗画作品之2

古今中外美术名家钟馗画欣赏(系列之三:文徵明(明代中期)、石 <wbr> <wbr>涛(清初)、胡锡珪(现代
                                                      徐翎超钟馗画作品之3

古今中外美术名家钟馗画欣赏(系列之三:文徵明(明代中期)、石 <wbr> <wbr>涛(清初)、胡锡珪(现代
                                                            徐翎超钟馗画作品之4

古今中外美术名家钟馗画欣赏(系列之三:文徵明(明代中期)、石 <wbr> <wbr>涛(清初)、胡锡珪(现代
                                                          徐翎超钟馗画作品之5

古今中外美术名家钟馗画欣赏(系列之三:文徵明(明代中期)、石 <wbr> <wbr>涛(清初)、胡锡珪(现代
                                                                      2017.4.14《大众日报》

古今中外美术名家钟馗画欣赏(系列之三:文徵明(明代中期)、石 <wbr> <wbr>涛(清初)、胡锡珪(现代
河锅晓斋18311889):日本幕末明治时期的天才浮世绘画师,鸟山石燕之后最负盛名的妖怪绘师。河锅早年得第三代歌川流浮世绘画师歌川国芳启蒙,后又曾师从狩野派,但晓斋并不满足于继承前人衣钵,他从东西方绘画风格技巧中广为借鉴,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晓斋流"。其被人们誉为"末代妖怪绘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