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徐翎超钟馗画(中国现代美术名家钟馗画欣赏·系列之十)

张大千、徐翎超钟馗画(中国现代美术名家钟馗画欣赏·系列之十
张大千(1899.5.19—1983.4.2):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出生于书香门第。中国现代杰出泼墨画大家、书法家。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其与二哥张善子创立中国综合性绘画流派之一——“大风堂派”(大千画派)。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其二十多岁便蓄著一把大胡子,成为张大千日后的特有标志。他曾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君璧、黄宾虹、溥儒、郎静山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画家毕加索交游切磋。张大千是全能型的国画大师,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张大千无所不通。其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擅长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在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张大千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画意境清丽雅逸。“他才力、学养过人,于山水、人物、花卉、仕女、翎毛无所不擅,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具有特殊的贡献:他和当时许多画家担负起对清初盛行的正统派复兴的责任,也就是继承了唐、宋、元画家的传统,使得自乾隆之后衰弱的正统派得到中兴。”其代表作品:《爱痕湖》、《长江万里图》、《四屏大荷花》、《八屏西园雅集》。张大千师古人、师近人、师万物、师造化,其师古而不拟古,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了泼彩、泼彩墨艺术,同时还改进了国画宣纸的质地。他从清代石涛起笔,到八大山人,陈洪绶、徐渭等,进而广涉明清诸大家,再到宋元,最后上溯到隋唐。他把历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一一挑出,由近到远,潜心研究、临摹,特别是他临仿石涛和八大山人的作品更是惟妙惟肖,几近乱真。为了考验自己的伪古作品能否达到乱真的程度,他请黄宾虹、张葱玉、罗振玉、吴湖帆、溥儒、陈半丁、叶恭绰等鉴赏名家及世界各国著名博物馆专家们的鉴定,并留下了许许多多趣闻轶事。张大千许多伪作的艺术价值及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较之古代名家的真品已有过之而无不及。现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藏有他的伪作,如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收藏有他的《来人吴中三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他的《石涛山水》和《梅清山水》,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他的《巨然茂林叠嶂图》等等。如多年前香港市场中曾出现一件署名为元四大家之一的古画,便是张大千“仿古作”,拍出接近200万元的高价。他不满于此,悉心向石窟艺术和民间艺术学习,尤其是于敦煌面壁三年,临摹了历代壁画,成就辉煌。这些壁画以时间跨度论,历经北魏、西魏、隋、唐、五代等朝代。张大千在学习石涛的同时,也深得古人思想精髓,并能身体力行。张大千认为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要求画家从实际观察得来,不能只靠书本,两者要相辅而行的。名山大川,熟于胸中,胸中有了丘壑,下笔自然有所依据,只有经历的多才有所获。山川如此,花卉、人物、禽兽都是一样的。他说:“多看名山巨川、世事万物,以明白物理,体会物情,了解物态。”他平生广游海内外名山大川,无论是辽阔的中原、秀丽的江南,还是荒莽的塞外、迷蒙的关外,无不留下他的足迹。他在一首诗中写道:“老夫足迹半天下,北游溟渤西西夏。”在张大千游历过的名山大川中,他始终把黄山推为第一,曾三次登临。张大千之对黄山的偏爱,主要来自于石涛的影响,黄山既为石涛之师,又为石涛之友。张大千还说:“黄山风景,移步换形,变化很多。别的名山都只有四五景可取,黄山前后数百里方圆,无一不佳。但黄山之险,亦非它处可及,一失足就有粉身碎骨的可能。”张大千在50岁之前遍游祖国名山大川,50岁之后更是周游欧美各洲,这是前代画家所无从经历的境界。张大千先后在香港、印度、阿根廷、巴西、美国等地居住,并游遍欧洲、北美、南美、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的名胜古迹。所到之处,他都写了大量的纪游诗和写生稿,积累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同时为他日后艺术的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张大千平时教导后辈:“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须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画画和读书都是张大千的日常生活。读书的习惯一直伴随到晚年。他常说,有些画家舍本逐末,只是追求技巧,不知道多读书才是根本的变化气质之道。张大千读书涉猎很广,经史、子、集无所不包,并不只限于画谱、画论一类的书。张大千不仅画造诣精深,而且深谙书法之道。其早期师从清代晚期的著名书法家李瑞清、曾农髯,形成自己细秀,方平,略带隶书味的书风,20世纪30年代以后,开始酝酿变化。他转学多师,学习魏碑、《瘗鹤铭》,参以宋代大家黄山谷的笔势,学习石涛笔法刚劲、不拘一格的书风。他的书法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山水画的意境,不是一味地追求表面上的张扬外露和剑拔弩张,而是使力与感情相融合,平中求奇,故他的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封神独标,被后人称为“大千体”。
徐翎超,字翎苡,原名徐令超。1972年5月生于山东东明。其自1985年以来,曾在鲁京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和艺术评论工作,与国内外众多书画大家私交甚好。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先后拜艺术旗手王琦、书画泰斗刘炳森为师,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悉心临摹大量院藏先贤传世珍品。现为中国豪放派钟馗画创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多届全国性重要书画展赛评委,多部重要书画典籍编委,著名钟馗画家、姓名学方家、书画艺术评论家、室内风水设计师。
徐翎超的新闻和报告文学作品曾多次被中央、军委多位领导批示;譬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他倡导的“知识拥军”已经成为国家的大政方针之一:科技强军。其部分报告文学作品陆续被译成英、德、法、西班牙等多种外文介绍到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他的摄影作品也多次获奖、见诸于报端和图书;其诗歌更是为不少人传唱……
徐翎超先生编撰了《中华全息姓名学》、《姓名学汉字全息库》、《姓名春秋》、《易海导航》、《风水与家庭成员》、《易学与阳宅》、《商务与风水》、《企业商铺吉名全息论》等多部姓名学和风水图书;曾先后应邀为日、美、英、法、港澳台及丹麦、东南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诸多华人华侨,以及北京、山东、四川等近30个省市区各界人士测名、起名、改名,为国内外不少企业命名、进行商标策划,台湾朋友送来了由马英九和萧万长亲笔签名的总统酒……
徐翎超先生创作的艺术评论诗早已成为网络尤其是新浪网的一道风景线,中国书协、美协及20多个省市区书协、美协的一些领导陆续出版了徐翎超先生针对他(她)们作品创作的评论诗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