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大利] 2009,重返威尼斯:睡着了的提拉米苏(1)

(2010-11-20 03:12:53)
标签:

威尼斯

圣马可

展览会上的图画

提拉米苏

加尔特曼

意大利

弗洛里昂

花神

分类: 欧洲·故事

 

[意大利] <wbr>2009,重返威尼斯:睡着了的提拉米苏(1)


面具下的威尼斯,威尼斯最热闹的时候,应该是每一年的狂欢节,2010年的春节,我们来到欧洲,专门想看看欧洲的狂欢节,但是去了马斯特里赫特狂欢节,去了科隆狂欢节,就是没来威尼斯的狂欢节,私底下,我们是有点怕,怕这人山人海的威尼斯,会破坏了我们心目中的那个威尼斯。不过,面具,却是威尼斯的特产,无论什么时候,来到威尼斯,都能轻而易举的见到各种各样的面具。

    先是知道了提拉米苏,然后对威尼斯开始感兴趣。
  总有人喜欢用提拉米苏来计量爱情的滋味,Marsala酒与Ladyfinger(手指饼干),再洒上带着苦味的可可粉——所以略略有一点点不着边际的苦涩,稠稠地包裹着唇、舌、齿的是错综复杂的甜,层层叠叠的交糅在一起,这种苦甜交杂的味道,很多人会熟悉,一种叫爱情的味道。
  威尼斯就是提拉米苏的发源地。威尼斯,没有一家的提拉米苏是一样的,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都是那么的好吃。这种称得上柔软多情的食物,在柔软多情的威尼斯,任何一家店,点上一客提拉米苏,都是不错的选择。
  Tiramisu,很美的名字,念起来时,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舌尖的缠绵,入口时,第一口总是迫不及待的跳入口中,细腻的滑入喉里,然后,才能满足的去慢慢品尝它。
  有人说过,威尼斯,是最适合和情人来的地方,每个人,在威尼斯,都变得缠绵起来,学会桥上、圣马可广场上,随处遇到的情侣,都在密密的吻个不亦乐乎。人生,终是需要一个近乎完美的回忆的,那么,威尼斯,是很多人的希望,这座城市太美丽,近乎完美的美丽,是为了回忆而生的城市。

[意大利] <wbr>2009,重返威尼斯:睡着了的提拉米苏(1)


第一次来到威尼斯是2005年,这个城市一如明信片里的熟悉,圣马可广场总是在此起彼伏的建设中,那些正在重新装修的建筑物都会用大幅幕布完全遮盖起来,上面绘着完工后的形象,这一次,是面对大教堂左侧的钟楼在修整

 

[意大利] <wbr>2009,重返威尼斯:睡着了的提拉米苏(1)

 

2005年的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人永远是这么多,每一天临近中午,随着旅行团的到来,达到了最高峰

    第一次,是匆匆路过,盛世浮华的景象,熟悉又陌生。熟悉,一如电影、明信片、杂志上那样的水灵灵的明媚;陌生,是因为和我们想象中的那个威尼斯,有点距离。
  不过,我们还是发现了那些属于威尼斯的细节,那些爱情的细节,就连贡多拉,都是这样的缠绵悱恻。

 

[意大利] <wbr>2009,重返威尼斯:睡着了的提拉米苏(1)

 

贡多拉的相依为命

    于是,2009年,我们又来了,在主岛上住了几天,想看看威尼斯到底是怎样的,还是我们想象错误。
  圣马可广场,是有关威尼斯回忆中最热闹的部分,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人的生命中的某一段时光,广场地面的每一个缝隙里都填满了那些结实而又不太真实的记忆。其实,圣马可,本身何尝不像是一部摄像机,记录了威尼斯数百年的沉浮,辉煌失落,欢声笑语、悲欢离合,都曾生生不息的上演,如果能以圣马可为背景,架起一部相机,记录下每刻的故事,也是很有意思的。
  对着钟楼有三家咖啡店,其中一家就是大名鼎鼎的弗洛里昂,威尼斯的第一家咖啡馆,常常聚集的名人,包括瓦格纳、海明威、福楼拜、拜伦……今天来到这里的人,都有自己缅怀和朝圣的对象,那些个正红的天鹅绒,嵌花地板,不胜其繁的洛可可情调,那些个绚丽而绵长的瞬间,都是见惯了世面的,那一天的夕阳洒金一般的铺满了露天的坐席,刚刚好,不多也不少,影子不长不短,隔壁桌的女子叫了一客提拉米苏,一口一口的挖着,似乎不在吃一种甜食,而是在吃一种想象力,身边的男子,十指缠绕着,目光远远的投向了不知哪一个地方,女孩子突然抬头,不如我们要一杯红酒吧,男人略略的吃了一惊,漫不经心的点点头,好,你自己喝一杯吧。饱满的鸽子,咕咕的应和了几声,只见大片大片的暧昧,不见一丝丝的温存,提拉米苏,放了再多的Marsala酒,也只是一种甜品,而不是那一杯可以让人沉醉让人迷恋的酒。

[意大利] <wbr>2009,重返威尼斯:睡着了的提拉米苏(1)


圣马可广场的弗洛里昂咖啡馆,我们也在这里喝了一次昂贵的咖啡,62欧元,这个价格,就着现场演奏的优美旋律,在拿破仑钦点的这个欧洲大客厅里坐下来慢慢享受,算是值得的

 

[意大利] <wbr>2009,重返威尼斯:睡着了的提拉米苏(1)

咕咕咕咕的鸽子,它们不吃提拉米苏,吃玉米,所以它们,比起爱情里的提拉米苏,更加无忧无虑一些,毕竟,它们不渴望带我走,只是希望能够永远衣食无忧的生活在圣马可广场之上,它们,怎么会不幸福呢,圣马可,是它们的每一天,而我们,只能拥有其中的某几天

 

[意大利] <wbr>2009,重返威尼斯:睡着了的提拉米苏(1)

 

无忧无虑的鸽子,它们,和我一样,也喜欢美女,美的东西,没有人能够逃过

 

[意大利] <wbr>2009,重返威尼斯:睡着了的提拉米苏(1)


威尼斯,似乎一直都在不断的重建中,2005年来的时候,在整修时钟塔,这次时钟塔修好了,看到了那摩尔人的青铜像,这次来的时候,就大修叹息桥,和圣马可钟楼,所以我们一直都没有能看到完全完工的圣马可广场。圣马可钟楼在大修,下半部分包裹得严严实实,所以我们只能照了钟楼的顶

[意大利] <wbr>2009,重返威尼斯:睡着了的提拉米苏(1)


用暗红的帷幕包围起来的圣马可钟楼,孜孜不倦的翻新修建,圣马可广场比起四年前,还是整齐簇新了许多

 

    忽然之间,暮色,蹑手蹑脚的溜了过来,像是一个安静的孩子,静静的坐在广场的石阶上,几百年来一直如此,就这样无奈的看着这个永远不知疲倦的广场,日日夜夜的狂欢,不如狂欢,它对着广场笑了一笑,微微的闭上了眼睛,霎时,天黑了下来。

[意大利] <wbr>2009,重返威尼斯:睡着了的提拉米苏(1)


夕阳斜斜的印在走廊里,圣马可广场,似乎永远不知疲倦一样,日日夜夜的狂欢,除了暮色之外

    圣马可广场上的三家咖啡馆都有自己的乐队,弗洛里昂独踞一侧,隔着大大的圣马可广场,自然影响不到这边,另外一侧,两家却紧挨着,两支乐队相隔不到五米,只能是一家奏罢,另一家才能继续,三曲一个轮回,你方奏罢我才登场,彼此之间倒是从不乱了分寸,可就忙坏了旁听的观众,随着曲目轮回,不断的从一家换到一家,不停的做钟摆移动。
  我们在人群中架起了脚架,流过的人,在镜头里汇集成了一道道的音符,入夜的圣马可广场,真正成为了夜夜笙歌的舞台,蠢蠢欲动的不仅是夜色,还有男女老少的人,和不甘寂寞的鸽子,躲在灯光的昏暗处,威尼斯,是一个除了做梦,什么都不可能做的地方。

[意大利] <wbr>2009,重返威尼斯:睡着了的提拉米苏(1)


这张照片是用脚架照的,我们就站在两家咖啡馆之间等待,一家的乐队奏完了三支曲子,另外一家的音乐就会响起,观众就这么一下子就哄的从这一家流向了另一家,在我们的镜头里,划下了一道道流动的音符

    2005年7月到2009年8月,重回威尼斯,整整隔了四年,中间有机会去了一次俄罗斯,在圣彼得堡的冬宫里看到了加尔特曼的一幅画,阴沉的疲惫的色调,不是喜欢的画风,但,印象深刻。因为,加尔特曼是穆索尔斯基的好朋友,却不幸英年早逝,穆索尔斯基参加了加尔特曼遗作展览会后,凭印象写出了那一组乐曲《展览会上的图画》,是我们最喜欢的音乐之一,可是,怎么也不能把眼前冬宫里这幅阴郁的画作,和《展览会上的图画》的欢快诙谐对应得上。
  后来,白先勇说,世界上的水都是相通的,于是他让李彤在威尼斯的水边,对一个白俄来的贵族提琴手说了这句话,最后投水而亡。忘了那个白俄乐手演奏的是什么曲子,但是一定不会是这首《展览会上的图画》,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个结局。
  因为那一夜,我们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听到这一家乐队演奏的就是《展览会上的图画》,夜里的精灵,翩翩起舞,岁月潋滟,没有弦外之音,一切都是澄明的欢乐,甚至的,我们闻到了栀子花的纯白味道。
  音乐和绘画,是这个世界最美妙而微妙的东西,如果世界上的水都是相通的,那么,音乐和绘画,自然有相通的可能,我们喜欢《展览会上的图画》,是因为音乐中流畅了画的韵味,一幅幅的画意在音符间跳跃,正如我们喜欢的那些画,都是静谧凝固的图画之中,隐藏着流动的旋律。

[意大利] <wbr>2009,重返威尼斯:睡着了的提拉米苏(1)


四年后重回威尼斯,一曲《展览会上的图画》,让我们接触了不一样的威尼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