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奥运会主办人——尤伯罗斯
(2009-04-24 13:20:56)
标签:
奥运会奥运历史伯罗斯洛杉矶体育 |
分类: 走近文学 |
【摘要】
读了《孙子兵法》,那么,如何应用于经营管理呢?作战篇中说:善用兵者,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然而就地取食,以战养战也是古代用兵常采用的策略,现代有的运用得非常好。比如奥运会最早之前都是赔钱的,没有国家愿意举办,然而美国的尤伯罗斯却看到了无限商机,他利用了以会养会的方式,拉赞助卖播映权,不但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而由此大赚一把。所以自1984年以来,奥运会的主办权成为各个国家争夺的焦点。
【关键词】
奥运黑洞 拯拯救奥运 开源节流 贩卖奥运 奥运转折点
困境中的奥运会
Z奥运会创办之初确定了三条基本准则:非职业化、非政治化、非商业化。从遵循体育精神角度来看,这些都是很好的理念。但随着时间推进,这三条戒律只剩下最后一条:非商业化。
m)^ 可是这些宗旨在最初由于规模不大,时间不长,还比较容易坚持。但随着来自苏联东欧的职业运动员大量进入,奥运会开始深深卷入政治冲突,先是墨西哥城学潮给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投下阴影;继而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大血案,从此,每届奥运会都把反恐作为重大任务;接下来是非洲国家抵制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使“五环”变成了“四环”;苏联入侵阿富汗,西方国家又抵制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而最后一条非商业化,由于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日趋增多,规模越来越大,场面越来越奢华,对技术、生活服务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承办城市面临着沉重的经济负担。蒙特利尔亏损了10亿美元,巨额债务差点让市政府破产,该市用了10多年时间才还清那笔债,这便是人尽皆知的“蒙特利尔”陷阱。而当年的莫斯科更是花去90亿美元,没有挣回一分钱。有了这些前车之鉴,奥运会自然就成了“垃圾”。1978年,申办下一届奥运会的,只有美国的洛杉矶一家,自然就轻松拿到了主办权。
拿到主办权后,洛杉矶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反而愁眉苦脸。更有部分社会人士、甚至包括市政府官员,明确反对承办奥运会。原因很简单:赔了钱谁来还?以致于在尤伯罗斯上任之初,因担心他们付不起房租而没有人愿意租办公室给奥组委。尤伯罗斯不得已自己拿出100美元为奥组委开了个账户。但尤伯罗斯让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成了奥运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他创造性地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在没有任何政府资助的情况下,让洛杉矶奥运会创造了2.25亿美元的盈利。洛杉矶奥运会因尤伯罗斯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奥运经济成为众商家关注的焦点,奥运会变成了人见人爱的摇钱树。
尤伯罗斯
尤伯罗斯1937年出生在伊利诺斯州一个房产主的家庭。在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尤伯罗斯一开始在航空服务行业干,过了而立之年后,他在好莱坞创建了一家小型运输咨询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后来,尤伯罗斯又涉足旅馆和旅游服务业,开起旅行社。他创办的第一旅游公司是北美第二大旅游公司,年收入大约2亿美元。经过20多年的奋斗,尤伯罗斯个人的资产已经有100多万,跻身百万富翁的行列。虽然尤伯罗斯曾经投票反对把纳税人的款项用于奥运会,但因为他爱好体育,具有创建、发展和管理大型企业的经验,并精通全球公关事务,因此被科恩—费里国际公司的体育经纪公司相中,游说他参与竞争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主席职务,并一举成功。
在此之前奥运会资金筹备通常有3个来源:政府资助,彩票和捐款。但洛杉矶政府禁止动用公共基金,加利福尼亚州不准发行彩票,又不能与美国奥委会和慈善机构争抢捐款。于是后来被誉为“私营模式”的奥运会商业运作方式就成了被逼无奈的尤伯罗斯可选择的“独木桥”,他提出了“以奥运养奥运”的新思路。当时,撒切尔夫人、里根总统掀起的经济改革浪潮正席卷英美。人们已不再迷信政府,各个行业都在放松或解除管制,人们重新恢复了对市场的信心,于是有人提议把奥运会交给市场,这一大胆建议得到了有关方面的同意。
白手起家的他开始与企业集团订立资助协议;出售电视转播权和比赛门票;压缩各项开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尽量不修建体育场馆;不新盖奥林匹克村,租借加州两所大学宿舍供各国运动员及随团官员住宿;招募志愿人员为大会义务工作等。
开源节流 拯救奥运会
尤伯罗斯的第一个商业创意是电视转播权的招标。组委会规定每个有意愿转播奥运会的电视公司须支付75万美元的招标定金。很快,包括美国三大电视网的五家电视机构带来了定金,每天的利息有1000美元。尽管组委会最后把本金返还了除中标的NBC之外的其余四家公司,但这些巨额利息是组委会的“第一桶金”,帮助尤伯罗斯度过了首道难关。即便在电视转播权合同谈妥后,尤伯罗斯也没忘了再捞点“碎银”。当时,尤伯罗斯按分成规定给国际奥委会(IOC)带去了2500万美元的支票,但他故意拖延了一天,到星期五才把支票给了IOC的律师莫特罗,而他急着去印度,没有时间把支票存银行,结果尤伯罗斯又省下了一天的利息——9000美元。
尤伯罗斯开源的第二招是吸引赞助。而奥运会利用赞助也不是一个新鲜事,几十年前就开始做了,1980年冬季奥运会是在美国举行的,当时的赞助商有1000个,可能就赞助了1000万美元,这显然是不够的。著名的“TOP计划”由此出台。过去奥运会的赞助企业太多,星多月不明,每家企业都不愿意出大价钱,现在每个行业的赞助商只要一个,底价400万美元,诱导企业之间激烈竞争。这一措施令人吃惊地筹集到3.85亿美元。其中可口可乐大战百事可乐,甩出1200万美元,富士则以700万美元击败柯达。
尤伯罗斯的精明在与胶片商签订赞助合同时表现得淋漓尽致。柯达公司一直是奥运会赞助商和美国代表团的赞助商,这次在本土举办奥运会,柯达想当然地认为组委会会哄求着让自己当赞助商,正好能砍价。柯达公司的首席律师谈判中只肯出200万美元,还不到400万美元底线的一半。组委会规定了最后期限,但柯达置之不理。尤伯罗斯转而与日本富士公司签订了700万美元的合同,富士还为摄影记者免费冲洗胶片。后来柯达公司的首席律师又来了,说“我想我们可以成交了”。尤伯罗斯的回答是“我们已经成交了”。柯达公司的许多人包括那位首席律师为自己的傲慢,轻率和无知丢了饭碗。
尤伯罗斯对奥运会的商业贡献还在于把火炬接力也变成了“印钞机”。他决定开价3000美元以公里为单位拍卖美国境内的奥运火炬传递路线所有里程。火炬接力除了请名人参加,还让很多普通观众来参加,只有两个要求,第一是身体要好,第二要付3000美元,用于在当地建设体育设施、推广体育活动、培养体育人才。这一做法没有得到希腊奥委会的批准,并声称将拒绝给美方交付奥运圣火。尽管奥运圣火最终没有传递到纽约,没有在希腊境内进行火炬传递,也没有举行奥运圣火的交接仪式,但是美国通过这个活动成功集资1100万美元。
'@A当然,要扭亏为盈还得降低成本,光开源不节流是不行的。尤伯罗斯的第一个做法就是减少赠票,甚至放出话来,即使总统来也得自掏腰包买门票。结果,门票最终定价为50-200美元,售量也远远超过以往各届。第二个是以租代建,当时专为奥运会新建的场馆很少,不新盖奥林匹克村,租借加州两座大学宿舍供运动员、官员住宿,所有场馆都是修旧利废,连主体育场都是1932年奥运会的老地方。体育场是旧的,但是服务设施是最先进的。第三是使用大量的志愿者,使用志愿者有两个好处,一个是省钱,一个是可以扩大影响。而且尤伯罗斯给组委会定额200人,是蒙特利尔奥运会的十分之一。
1984年7月28日当地时间下午4点15分,第23届奥运会在洛杉矶纪念体育场开幕。尤伯罗斯成功了。
N奥运历史的转折点
尤伯罗斯凭借他天才的商业头脑和运作手段,使这届不依赖政府拨款一分钱的奥运会不仅没有欠债,反而盈利2.25亿美元。尤伯罗斯的一系列举措,不仅改变了奥运会赔钱的历史,而且还在苏联等国联合抵制洛杉矶奥运会的情况下,努力让包括罗马尼亚在内的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比赛,并为汉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基础。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洛杉矾奥运会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彼得·尤伯罗斯创造了一个奥运历史上的转折点——此前承办者惟恐赔本赚吆喝,此后大家都把举办奥运会视为摇钱树,引发一轮又一轮申办大战。
1981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筹备工作正在艰难时刻,只有汉城和名古屋两个城市竞办1988年夏季奥运会;洛杉矶奥运会取得成功后,1986年,就有6个城市竞办1992年奥运会,争办1996年和2000年奥运会的城市也都有6个,而申办2004年奥运会的城市多达11个。而获得主办权的城市也确实名利双收。1988年汉城奥运会盈利3亿美元,随后的巴塞罗那奥运会盈利500万美元,亚特兰大奥运会盈利1000万美元。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组委会的收入达到17.56亿美元,超出申办时预计的80%。正是由于尤伯罗斯对现代奥运做出的突出贡献,国际奥委会1984年为他颁发了杰出奥运组织奖。
2004年6月14日,尤伯罗斯当选为美国奥委会主席,之后他便开始为纽约申办2012年奥运会努力。
现代奥运商业之父
2008年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自豪的一年,因为今年8月8日北京将迎来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为了这一天,多少国人为之付出了心血。现在我们的奥运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然而,我们在为北京奥运积极筹备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学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诸多经验,尤其是尤伯罗斯主办奥运的谋略,无疑,他的商业天分在奥运的筹备工作当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现在北京奥运正在火热进行中,如何节俭办奥运,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也应当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奥运的举办不是为了铺张浪费,也不是为了炫耀举办城市的经济实力。奥运会是全世界体育运动员和爱好者的盛会,它的举办在于加强全世界各国的友谊,正如比赛所提倡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同样,现代奥运会能一如既往地向前发展,都离不开尤伯罗斯对奥运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他是奥运历史上的伟人,理所应当的受到世人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