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Pad成为商界新宠

(2010-09-26 16:40:07)
标签:

科技

加利福尼亚州

苹果公司

笔记本电脑

应用程序

杂谈

分类: 技术与应用

IITValue 周应| 编辑
ITValue点评:

    苹果对商业界的态度更为开放,从iPad的推出可见一斑。iPad采用了和iPhone同样的操作系统,但在许多商务功能方面都做了改进,比如专门开发了500多个适合商务用途的应用程序。iPad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增加了一些让技术部门更容易管理的功能,比如公司无需经过苹果公司的应用商店,就可以发布内部开发的应用程序,以及比笔记本电脑更便宜的价格,和移动演示更便捷的特性,都使iPad在商业世界大行其道。这对微软、IBM、Blackbarry来说又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当苹果公司(Apple Inc.)在2007年推出iPhone的时候,许多公司告诫自己的员工,iPhone并不适合在工作场合使用。如今,iPad的际遇却大不相同。

    苹果公司的这款平板电脑似乎规避了iPhone和其它面向消费者的电子产品在公司环境中遇到的阻力。事实上,很多公司都在竞相抢购iPad。

    芝加哥的律师事务所Sonnenschein Nath & Rosenthal LLP就是一个例子。iPhone刚推出时被这家律师事务所下了禁用令,但在今年4月iPad发布前该公司已先预订了10台。

    该公司应用服务主管迈克尔·巴纳斯(Michael Barnas)表示,“我们确信我们对这些设备的了解已经足够多。”技术部如今向50多位使用iPad的律师开放了公司的内部系统,并且计划最早于明年将iPad作为笔记本电脑之外的选择向员工发放。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Cupertino)的苹果公司表示,iPad销量截至今年6月底已经超过了300万台,他们认为,iPad成功的部分原因是商家的青睐。苹果公司首席运营长蒂姆·库克(Tim Cook)在7月份表示,“非常出乎意料的是” ,《财富》(Fortune)100强企业中有半数正在试用或发放iPad。

    在专为iPad开发的超过1.1万多个应用程序中,有500多个适合商务用途。Citrix Systems Inc.公司推出的一款可以让用户通过iPad访问公司内部系统的免费软件,已被下载了14.5万次以上。

    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师特德·谢德勒(Ted Schadler)表示,“IT界的每个人都想拥有一台iPad。他们说,为什么我们自己不买几台来看看iPad到底有什么优点,而不是等着别人开始抱怨它有什么不足。”

    许多公司会出台规定,禁止员工使用面向消费者的技术──从拇指驱动器到基于网络的电子邮件账户──因为它们担心这将危及公司数据的安全并对公司内部的计算器系统带来其它影响。

    “但是,许多员工无视规定,仍然使用这些工具。一定程度上这是因为他们相信这些工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谢德勒说。很多情况下,IT部门最终会放宽有关规定。

    商家之所以会对iPad另眼相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对这款新产品的技术有了充分的认识。iPad采用了和iPhone同样的操作系统,在许多商务功能方面都做了改进。

    iPhone起初面临的障碍就是和微软公司(Microsoft Corp.)的Exchange邮件软件不能兼容,而Exchange邮件系统恰恰又是整个商界通用的主流工具。而且,信息技术管理人员也无法在iPhone被盗或遗失的情况下远程删除上面的数据。但是,苹果公司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及其它的一些问题,包括使公司能够对iPhone上的信息进行加密,为公司员工连接公司网络创建安全途径。

    iPhone和iPad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增加了一些让技术部门更容易管理的功能,比如公司无需经过苹果公司的应用商店,就可以发布内部开发的应用程序。

    iPad的价格从499美元到829美元不等,比大多数公司买的笔记本电脑要便宜。而且,在一些工作场合中,它们比笔记本电脑更有优势,比如当员工站着工作或者做示范演示的时候。

    【版权、转载声明:本文系ITValue原创采写或编辑,请您在转载时标注“本文来自ITValue周刊(http://journal.itvalue.com.cn/)”,及文章作者和链接地址,并请保持文章及图片的完整性,谢谢合作。本文链接地址:http://journal.itvalue.com.cn/journal/comments/no_3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