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TValue年刊卷首语-社区的价值

(2010-01-20 16:53:05)
标签:

cio

社区

商业价值

人肉搜索

重塑it价值

维基

itvalue年刊

it

分类: 2010年ITValue年刊

社区,几乎是2009年互联网圈子里最炙手可热的概念。

ITValue也是我们对于社区的一个尝试。它和国内绝大部分的社区不太一样。第一,它的成员不多,到目前为止也只有500多人;第二,交互性很强。按照社区网站一般的规律,经常登录的活跃用户大约是注册用户的10%,而经常发布内容的用户则又是活跃用户的10%。但是ITValue的一些统计数字却很值得研究——在社区成立后的不到8个月里,在ITValue上共发起了415个话题、241个维基创作、59个讨论、31个调查,以及随后的近5000条跟帖和评论,文字量超过100万字,内容涉及项目和系统选型、实施经验交流、业界动态看法以及对职业生涯和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2009年8月,ITValue的第一个有形作品——维基创作的《重塑IT价值》图书出版,这本偏向专业的书籍,市场反响很好,有的企业大量购买,有的高校将它作为教材,销售状况基本上达到了一本畅销书的水平。

但是在这本书的背后,只是6个核心编辑(其中包括1位咨询顾问和2位CIO)的协调和策划,利用ITValue的平台和人脉,发动了近100名CIO和专家,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维基创作出来。从最初的结构策划,到图书印刷出来,一共耗时不到半年,效率和质量都非常惊人。粗略统计,这本书的背后付出了超过1000人天的工作量,这基本上相当于一个作者2到3年的笔耕不辍,这里面还没有计算一个人如果要精通如此多话题、搜集如此多实战资料所需付出的时间。

我曾经总结过《重塑IT价值》的成功经验,简单说只有两条:

其一是共同价值观。ITValue从几十名发起理事,在8个月里迅速聚拢起一批高端IT专家,规模扩大了将近10倍,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大家都非常认同、并愿意致力于完成这样的使命——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商业和社会进步。

第二,ITValue是一个“熟人社区”。我一直认为,一个窄众的、聚焦的SNS将会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是一个现实社区的延展,而且沟通的强度也比较适中,压迫感不强,让人有舒适感——有时间的时候就上来看看,没时间的时候,也不受打扰,可以静下心来沟通一些深入的东西,不像短信或者即时通信,总是有个人需要等待你的答复。而电话的沟通强度就更大,压迫感就更强。同时因为话题或者兴趣聚焦,在社区上的沟通起点就可以很高,能够进行很多深入交流,人和人的互动形成一个正反馈,使得社区的粘性越来越强。

我们的维基创作就是基于这样一个思路来展开的——传统的维基的参与度完全依靠个人的兴趣以及当时的情绪,所以参与度低,必须依靠大量的流量来支撑。但是对于一个窄众聚焦的SNS来说,因为圈子小,所以里面的成员都彼此熟识,很多的问题可以在线下沟通,例如电话、拜访,以及大家最喜闻乐见的吃吃喝喝。这样其实就可以极大地提升维基创作的参与程度,一样可以达到维基创作集思广益、收集大众智慧的效果。就像基于线下资源展开的“人肉搜索”一样,我把这种基于线下互动的维基创作方式称为“人肉维基”。我相信,未来互联网很多价值的真正释放,一定是基于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

这本《2010 ITValue年刊》的制作,则是继续吸收并发扬了维基创作和社区创作的经验。从我的角度来看,虽然它还是一本印在纸上的媒体,但是从制作流程来看,这本年刊已经是一本不折不扣的新媒体。
此前要制作一本这样水准的刊物,需要有一个颇具规模和资历的编辑队伍,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开会确定选题,然后分头联系采访、写作、修改,最终成型。这种常规方式试图用一些人的判断去覆盖一个庞大全体在一年中的思考,难免挂一漏万,而限于精力,很多话题也无法做到如专家一般深入和透彻。而这本年刊的大部分内容,都来源于www.ITValue.com.cn社区。这个社区里的500多名CIO、业内专家,既是这本刊物的读者,更是这本刊物内容的创作者,他们日常的思考、讨论和分享,为这本内容丰富的年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之间的碰撞和激荡,更是把很多话题的讨论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至少,我可以说,这一本年刊是由500多名专业的、来自于一线的采编队伍完成的。

塞缪尔•约翰逊博士曾说过:“知识分两种,一种是我们自己已经知道的,另一种是知道哪里可以找到有关的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决定了我们的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ITValue就是这样一个社区——它由一群有很多具有专业相似性的成员组成,但是他们的背景、专长和思维方式又极大不同。
目前,这个社区提供的是更多是既有经验的分享和交流,我相信随着人数的迅速增加和交互的进一步深化,它还能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的价值。

例如,ITValue在2009年最热闹的事件是,一位CIO发帖为自己的儿子在一个网络投票中拉票,由于一个IP地址每天只能投一票,社区中众多成员利用在家、上班、出差甚至出国的机会投票,同时发动自己的家人、同事、朋友乃至投标的厂商都一起参与,中间面对一些选手刷票的行径,这些技术高手还热烈讨论是否以牙还牙。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这个CIO的孩子终于如愿拿下网络投票的第一名(记得他父亲发帖时,孩子的排名还在20以外)。

 

(本文作者是IT价值联盟发起理事、《商业价值》出版人 刘湘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