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1/middle/5fc46bf6gadbfe373615a&690
http://s7/middle/5fc46bf6gadbfe4e26dc6&690
http://s1/middle/5fc46bf6gadbfe66ef790&690
http://s10/middle/5fc46bf6gadbfe88ca4a9&690
http://s15/middle/5fc46bf6gadbfeaac5b7e&690
http://s9/middle/5fc46bf6gadbfed599df8&690
http://s4/middle/5fc46bf6gadbff03a99c3&690
http://s10/middle/5fc46bf6gadbff273ad19&690
每个星期天,我们都喜欢爬山。有时爬东莞的旗峰山 ,有时爬水濂山,这个星期天, 适逢表妹从深圳过来玩,
我们决定去惠州博罗的罗浮山爬山.
罗浮山是广东的四大名山之一。古木参天, 林荫夹道, 千年秀丽的风景区是有她不同于寻常的风格. 才刚进大门,
就可以把门外的世界忘记得干干凈凈, 想找都找不回来.
阵阵洪亮的钟声从密林深处传来,遁着古寺的钟声,我们的身影也慢慢远离了尘世.
湖心亭我们不进去了,
远远的看看, 在照相时把它拍成背景就好, 那湖水也不是蓝的, 一片墨绿的水面又倒影着四周树木的影子,
就更加象是在这片树影交杂的开阔地面覆盖着一张厚厚的地毯,
只有在湖里的金鱼成群结队的游出水面时,窜出微微的波纹,才彰显着穿湖而过的曲廊和亭阁是建造在水面上的.
正式爬山是从第十号将军楼开始的, 要想爬上罗浮山顶,
你先得自称将军, 绕过这些将军楼群, 上山的路就突然间陡峭起来了,
我们走的是小路,只有从小路上山才能欣赏得到沿途的风景,爬山当然要走小路, 如果走大路还不如逛街.
上山有三种方式, 一种是走大路, 主要是供私家车和登山车上山的马路;
另一种是坐缆车上山, 再有一种是走小路,真正的登山是喜欢走小路的。
才过了洗药池,上了不远就到了飞来石, 在我的记忆里面,
至少见个三处有这种飞来石的传说了, 好象是逢山便有飞来石似的, 莫辩真伪.
接着象石(象大象的石头)、蝴蝶洞、仙人卧榻、蓬莱仙洞一一在我们的脚下了, 逢石必铭字, 遇沟就冠名, 是景写传说,
这大概是风景区贯通的习惯.不让远道而来的游人学点新奇古怪的学问回去, 也就彰显不出旅游区的独特来.
这一段路程是景点密集区,
也是开发得最早的景点, 有林荫幽深的小道;有怪岩突兀的巨石;也有迂回曲折的羊肠陕谷.
但在每个节点处都标示着景区的路线图和现在所在的位置. 出了这段景区, 进入专门的登山路途,在两年前登山专用道还在修建中, 现在建好了,
登起山来就只是在走一道上坡路而已, 全然没有了第一次来时的那种猎奇探险的攀登的快感.
至此, 最后的景观便只剩下飞云顶了.
现在只是狮峰的脚下, 不到全程的三分之一, 既然来了, 尽管狮峰并不算是高峰,
也还是要上去的. 在狮峰脚下的平台上小事休息,我们就往狮峰方向前进, 上去的时候倒也没发现什么新奇的景观。
登山的小路比更难走了, 本就陡峭的山路都是顺着山水冲击出来的山沟盘延而上的,
现在长时间没有人来, 到处都铺满了厚厚的树叶, 就象是要在森林深处的空隙里寻找出路,已经不太看得出有现成的路可走. 一转入小路,
就再没有其它游人了, 山林倒显得空旷起来, 偶而也能听到几小声不知名的鸟叫声. 象这样的深山老林里面, 鸟叫声居然这么稀罕,
确实是个不太正常的现象.我们猜测, 可能是被游人吓得不敢出来, 又或者被偷猎者当了下酒菜, 从罗浮山的整个景区来看,
峰峦迭翠的森林景观还是很完整的, 可怎么就缺了野生动物的足迹呢!
攀爬了有半个多小的山路,再穿出小路时,前面已经被切断,下面就是马路,来到这里我们只上到距山顶一半的距离.绕过修路施工时留下痕迹下到马路上,
顺着马路再往上走,不远处,可以看到一些新建的有些象云南吊脚楼格局的建筑群. 要想继续登山, 需要再买一次门票.前次来爬山的时候,
这里正在大搞建设, 自从建好这些建筑后, 剩下的部分就成了生态旅游区,只是没想到现在修好了却又上不去了.
也难怪和我们一路登山的人越来越少,至此,除了从山上下来的游客,也就只有我们五个人是上山的了.
仰头望苍穹, 老天爷啊, 我们该何去何从?
那就是继续寻找小路绕道上山顶.
在大门的左侧,果然有一条很陡的长坡,
可以进到山林里面去,刚好有两个从山上下来的游客也要从这里下山.他们是坐缆车上山的,所以这么早就下山了.
下了一个很长的陡坡之后,我们很快就和下山的游客分了路,找到了另一条往上去的路,这条路有些奇怪,从山林的深处伸出来,然后抬头直接往上,
而且修建得特别好,水泥台阶,比专用登山道还要好走.只是除了我们五个人,再没有其它游客走这条路.我想这可能是最早上山的路,现在因为改道修了大马路和专用登山道,再加上要设卡收费,才将这条路荒废了下来.
再往上走, 这里就成了我们家的后花园,只有我们五个人的足迹能够踏过这里,
这段路也象了世外桃源的传说,看得出已经有好些年都没有游人来过这里,台阶上撒满了干枯的树叶,时不时有高大的枯树横垣下来挡住上山的路,疯长的藤蔓权木也不断地将藤葛伸展到路的中央.我们走走停停,很快就能感觉得到,我们已经差不多要超过收费站的高度了,可就在这时,这条上山的路却突然没有了,
我们来到了一片比较开阔的墓地,这条路原来只是通向这片墓地的, 墓地背面是悬崖,前面是山谷,只有这条路可以进出墓地,
墓地不大,没有经过任何修饰,也没有人来祭拜过的迹象.这位长老倒是站到了一个绝好的位置, 地处罗浮山的腹地,背靠着高大的罗浮山主峰,
高而不险; 面向着树木葱绿、连绵深远的山谷,
静享天地日月的精气.只是苦了我们,看来今天只能上到这里,休息一下就准备返回吧!
那还用说,只要有路,我们就一定能行,表妹首先往悬崖上爬,我走在最后,虽然很陡,却有很多的粗大的藤葛和矮树可以供我们攀登时用,爬起来只是慢了点,也并不困难和危险.
上面是一条从另一个山头过来的小路,显然也是多年没有游客走过这条路,
但却是明显通向山顶方向的,我们现在的位置,可以肯定是已经超过了收费站,从这条小路再上去必然是登山的主道.
路的两边全是茂密的权木丛和杂草,蔗天蔽日,看不见远山,也听不到鸟鸣,我们处在了一种原始的静寂的世界里面,需要静下心来缓解有些劳累的身体和辩别前进的目标.
才走了一小段,那些不知名的成熟的种子粘满了我们裤子衣服,有的还跑到头发上面去.想想很快就可抵达登山的主道,并且还成功地绕过了收费站.这点麻烦还是很有价值的.不过另外一种顾虑又出现了,会不会有景区的人在出口处等着我们呢?
管不了那么多了,事情不可能那么巧吧,如果真要有人守住路口,我们就原路返回,有了这一段的爬山经历,
回去也不是特别的遗憾了.
专用登山道爬起来容易多了,尽管我们都有些累,尽管路边蹲着坐着的游客说起他们同我们一样的运气,尽管时间也不再很早,尽管这一路诸多波折,但为了我们最初的目标,前进!前进!
从山腰来到山肩的位置,
全程就过了三分之二了,已经有游客陆续的从山上返回,早过了中午时间, 原先打算最迟在下午三点钟前能下山吃午饭是不可能了,
带上山的水都已喝得差不多, 在这里有个小卖店,
我们很想能增中一些补给后再继续向飞云顶出发,豆腐花五块钱一小碗.只好每人补充一瓶五块钱的矿泉水作罢.吃的东西还有不少存货.登山旅游最要紧的是水.
在这个位已经可以看得到我们的最后目标,一鼓作气,
不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山顶. 那个从进景区就一直跟随我们的名字___飞云顶,是山顶上的一个特别孤立的大石头,
远远的可以看到深插入云际里面去的石头上, 爬上爬下的游客, 远远的看上去,有些象是蚂蚁在搬家,
又有点北天星斗的神奇感觉.我们想用相机把它拉近拍下来,可是效果还不是很好,必须要亲临其境才能完美.
这时从返回的游客那里不断的传来一非常不好的消息, 每一个从山上下来的人都异口同声的说,
从这里根本就上不了飞云顶,他们也都是走累了,看实在到不了山顶,怕在山上过夜才带着遗憾返回的. 如果我们还非要上去,至少需要四五个小时,
天黑之前都下不了山,可能要做好在山上过夜准备.
难道是他们走错了路线, 没理由啊,上山的路只有一条,就在前面, 而且是新修建的专用登山道.我们还是决定继续登山.
好不容易到了这个地方, 就是摸黑也要爬到山顶.
顺着登山道往前走, 过了一小段的上坡之后, 上山的路开始变得平缓了起来, 接着又出现了下坡的趋势.
和我们一同坚持继续要登上山顶的游客也感到不对, 赶紧往回走. 我们也只好停了下来.路边的标示牌上写着到达飞云顶总共4100米,
从这里到飞云顶1500米.从这个路牌标示来看就该没错, 他标示的是路程而不是垂直高度, 从路程上算,
我们已经快到山顶了.为什么路面却开始往下了呢, 难道那些返回的游客说的对, 这样下到另一个山沟再绕上山顶,
就真的要天黑都回不去了.
往山顶的路好象有两条,
路口有个路牌,指示上飞云项的路要穿过一片密集的食厮,而另一条是新修的路还没有全部完工的样子.有了在山肩时的经验,还是老老实实按路牌的指示走,不敢造次.
这些食都依山建在山坡上, 山势比山腰明显要陡得多,
一间间食厮就象建造在一架梯子上,又象一层一层的梯田,交叉在山路的两边,多是些帐篷结构,
有的地方连路也被帐篷蔗住,密密麻麻,五颜六色,乱七八糟.食物也都是些少见的植物和动物.随便问了一下价钱,算了,在山上吃一顿山下可以吃一年.
现在已经快接近山顶,
树木也不再密集,石头多起来了,大起来了,由树林转入了石林当中,
有的路是硬从石头中间劈开的一道口子.有的路是需要借助扶梯才能爬得过去,有的路就象走在乌龟背上,那是一个险啊,东颠西簸的,只要没有掉下去,二十分钟就足可以来到飞云顶下.
要上到飞云顶上面去,有一架长长的云梯,人站梯子的下面,抬头已看不清上面,好多游客到了这份上,腿肚子打颤,不敢再上去.妻子就不想上去了,一望那高那笔直的陡,心里面慌得厉害,怀疑起自己有可能患了高血压,怕是万一有个不测,到时候就只有直接喊天可能会应,呼地肯定是不会灵的了.
每阶云梯还不到脚掌的宽度,两边的扶手基本是与身体平行的,
两只手要真的紧紧抓住扶手,一用力,会把身体撑得后仰,导致整个身体悬空,不用力抓紧扶手也不好,脚上不好使劲,台阶都快要迭在一起了,抬脚上台阶时还得靠手上用力.这哪里是爬梯子,就说是在做单双杆运动也不过份.往上爬的时候,不时有好心的游客相互提醒相互鼓励,
只管往上爬,不要往下看,再不行就闭上眼睛,体验体验嫦娥奔月的神仙感受.
偏偏也有好胜的人,看到下面有游客在拍照,赶紧背靠着云梯,放了双手向朋友们致意,不知有没有过游客从云梯上跌落的记录.真为他们捏把汗.
飞云项大概有三十多个平方,
四周都是悬崖,围着有一米高的围栏,从扶手到围栏看上去都很牢固,从没有松动的迹象,只是上面并没有一处是平坦的,
所以就算上来了,也还是要更加小心翼翼的,那可都是些实打实的石头,虽然不用担心会摔下悬崖,可要是磕着碰着哪里都不好受,更何况上面时刻都保持着人多为患的架势,抢着拍照的,振臂高呼的,心惊胆颤的,双手着地艰难爬行的,坐着歇着还没缓过神来的,正如在山肩时看到的一样,整个一个蚂蚁搬家的忙碌情景.
群山都可以收入眼底了,原来看不到的和一路上艰苦地翻越过的,都多了许多,矮了许多,远处的城市慢慢消逝在烟尘之中,不再清晰,
城市的建筑还是很不谐调的将触角延伸到群山的深处,正在建设中的工地,象还没有康复的块块疤痕.撕裂得雄壮的山峰阵阵的震颤.给本来高远的大自然景观,平添了些许的遗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