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展辉
陈展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25
  • 关注人气:6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井宇被美国《建筑实录》评为2010世界七大经典住宅之一

(2010-04-21 22:06:12)
标签:

建筑实录

蓝田玉

玉川酒庄

井宇

马清运

马达思班

红酒

http://s5/middle/5fc414f8g84bff570ee64&690
(井宇当选<建筑实录>2010世界七大经典住宅之一的网页截图)

原文译文如下:

 

井宇

蓝田,中国

马达思班 设计

 

嫁接移植新法:马清运在自己的家乡,将国外与当地元素相结合,建造了这座住宅。

—— Clare Jacobson 

在中国正迅猛高速发展的时候,马清运却反其道而行之,慢工出细活般的完成了这项建筑。正如慢食运动那样,他就地取材,雇佣当地的工人,并依据那里的季节气候条件,未来居住情况而建造,这建筑也可谓是造福当地的一项精心计划的一部分。 

马清运以及他总部设在上海的马达思班事务所,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玉川的发展,并在这片他成长的中部农村地区设计建造了一系列的小型建筑。玉川位于陕西省,距西安市大约30公里,紧邻蓝田猿人的历史遗址(百万年前直立人的出土化石原址)。马清运在玉川的事业源于他为父亲于当地建造的一栋住宅,之后他又将一个面粉厂改造成了酒厂和展览空间。如今经过八年的设计和建造,井宇作为一个高档酒店,已经成为了当地住宅的模板和范本。 

井宇的布局遵循了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的形式,即一个家族的几代人共同聚居于同一个院落中。游客从南面,跨过一个门槛,直接就可进入狭窄的庭院。院中有一口井,暗合“井宇”之名。东西两边厢房,北面厨房餐厅都有小径直通,北侧延伸出去是一个有这泳池的天井。当现今的中国家庭正渐渐丢失传统之时,作为酒店的井宇却秉承着中国传统的家庭风格,正如马清运所说:"建筑是固定不动的,而家庭则是代代更替的"。无论是一个大家族,一群朋友,甚至一群陌生人,都可以在井宇共同居住。 

马清运不仅是井宇的建筑师,同时也是项目的开发商。从工期、材料的预算到设计都由他亲自掌控,当然也包括工匠。这些工人们一年大多数时间里都要做农活,只有在冬天才可以闲下来去盖房子。井宇所用的砖块都是在附近村镇烧制的,因此是按每筐买而不是按每车,这样就可以分阶段建造,并随时修改设计想法。实际上,马清运更多的是运用草图的方式将设计传达给工人们,而不是用那些建筑文件。他还用砖块的尺寸来测量建筑,这样能够清楚的知道一面墙需要多少砖,这比为了一个既定的数据而去特意破坏一块整砖要更有意义。

井宇设计的背后是马清运对玉川的熟稔之情,他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但同时他也是作为一个局外人在参与设计,因为他曾出国留学,之后又任职南加州大学的建筑学院院长,尽管他一直没有停止国内的业务。马清运说正是他与玉川间的这种距离让他能重新诠释井宇的特质,而不仅限于形式,即“用传统去打破传统”。

也许有人会说井宇的外部结构是马清运从当地人的角度来设计的,而其内部设计则用的是一个局外人的手法。无论是砖墙,还是粘土瓦屋顶,都是典型的当地建筑的外部特点。高而厚实的墙壁以及M型的屋顶的运用在这里有双重历史性目的:既可以将雨水汇集到院中的井里,也可以防范附近山林中的贼。M型的屋顶则可以用两条短的固端梁,而不是一根长的大梁,这在贫困山村是个经济的做法。同时,井宇的砖墙和附近的其他建筑物不同,马清运让当地的瓦匠砌墙时交替的使用红黑两色砖,因此从正面看就形成了独特的对角线的图案。 

室内的装饰则显示出了马清运所受的西方教育的影响。例如:在卧房里增加出一层空间做为阁楼;使用诸如金属玻璃栏杆,玻璃天窗,以及带斜窗棂的墙这些玉川不常见的元素;有些墙面和地板还铺上了蓝田石,这些石头都是附近的采石场丢弃的已经剔除了核心中值钱的蓝田玉的废料。

除了将当地的传统和新兴的艺术运用于井宇之中,马清运还用从山谷中收集来的拴马柱和磨盘装饰景观,用中国传统的瓦片,和被称作“井宇”的雕花门楣去装饰玄关;还在卧房里摆置了古董家具和有着当代画风的柜子,浴室里则用从附近河里捞上来的石头直接雕凿作为水池。

马清运希望玉川酒庄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所有的建筑工人,葡萄种植者,以及酿酒师都是在当地雇用。实际上,酿酒对玉川酒庄来说是个新行业,马清运开玩笑的说“自蓝田猿人以来,这里还是第一次产酒。” 可这项业务又与陕西的农业传统密切相关。马清运的计划是要建起几十栋建筑,可他说“这可不是生产塑料鞋”。如果说井宇的速度是要给我们什么启示的话,那就是这些计划中的新建筑并没有很快的成为现实。在玉川以外的中国其他地区,飞速的发展会带来越来越多夺人眼球的(古怪的)建筑,而井宇则告诉了我们,有时慢些也是好的。

 

【原文链接:http://archrecord.construction.com/residential/recordHouses/2010.asp

 

http://s2/middle/5fc414f8g84bfee085aa1&690
http://s13/middle/5fc414f8g84bfe133eedc&690
http://s6/middle/5fc414f8g84bfe1db32f5&690

(井宇组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