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访艾蕾花园,250年历史的家族花园
标签:
英国旅游arleyhallgarden草本花境香草园厨房花园 |
分类: 花园之旅 |


曼彻斯特南部的柴郡是一个深藏着许多美丽花园的地方,艾蕾府邸花园(Arley Hall Garden)便是其中之一。艾蕾府邸的主人是一位子爵,世代相传,建于18世纪的艾蕾花园在同一个家族中渡过了二百多年。我一向偏爱那些源远流长的风物人事,因为有岁月打磨的痕迹,所以去艾蕾花园之前,我就带着偏见地喜爱上它了。
许多花园的书会提到艾蕾花园,关于它的全英格兰第一个出现的草本花境。可惜,六月到九月才是草本花境最迷人的时节,按照书上说的:“从六月开始,色彩逐渐升温,到九月尤为浓烈”。不过这一点都没有打消我的热情,即使天气阴云密布,也没有阻挡我前往艾蕾花园。
进入花园的大道上,种着两列椴树,新叶还未长出来,还能清楚地看见枝条编织成的篱笆,到夏天时,它们就该变成两张绿色的屏障了。

艾蕾花园的面积不算很大,大约8亩地,但是由于各个主题园的分布若隐若现,迂回曲折,走完全部十二个园子时,感觉仿佛涉过了多少山山水水似的。我从一个园子进入另一个园子,有时穿过隐藏在深处的一个树篱拱门;有时越过一片开满野花的荒地,荒得让我以为误出了花园;有时大门会眼前一亮地出现,反而使我几乎却步。除了古典的审美,艾蕾花园是一个充满了趣味的地方。
花园设计是一个三角形(如下图,翻拍花园地图),最长那条边是主干道Furlong Walk,furlong是英式的长度单位,一个furlong等于200米,这条大道刚好是200米长,故得此名。大道的一头是艾蕾府邸,另一尽头链接冬青树大道的庭院日晷。



那座红砖墙、装饰着菱形尖顶的建筑就是艾蕾府邸,从那起步沿着Furlong Walk前行,经过第一个路口,两旁是修剪得壮壮实实、像城堡似的树墙,拐进去看见了开满花的槐树和紫丁香树,树下一道小巧的铁门,推门进去就是第一个园子:Flag Garden。



我们外国人看见Flag Garden这个词,第一反应就是翻译成旗子花园。既然叫旗子,很自然地便将园子的花坛布局解读为一面旗子图案,而且我感觉越细看,越能辨出不同形状的旗子来:紫蓝色的翠蝶花围成的方形,有些像瑞典国旗、对面薰衣草围成的中间是个米字,不就是大不列颠的旗子吗?随后遇见一个园丁,他告诉我这个园子其实叫石板花园(flag是指flagstone),很简单,就是因为地上铺的是石板。园丁的解释当然是更权威了,枉费我一番想象了,不知道你更喜欢哪一个解释呢?




石板花园的焦点是这尊被郁金香白胜利围绕着的石像,女孩的脸部虽然青苔腐蚀,那神情却如同郁金香那么纯洁。但是白色的花真不容易拍好,能看清楚花朵时周围的景致就会显得很暗,我忙乎了半天只能拍成这个样子了。离开时,转身发现倚在树墙旁,有一道爬满了粉红玛卡铁线莲的花架,像立体的墙纸将石板花园的绿墙衬托得十分娇艳。忽然觉得整个石板花园,就像一个怡人的房间,树的墙壁,碎花墙纸,台上摆着插花和雕像,风和花香在自由流动,美得难以将息。


出了石板花园,一“墙”之隔便是香草花园。香草在中世纪的欧洲非常流行,除了药用和食用,日常生活也必不可少。上次在莎士比亚出生地的花园里,就有人专门讲述都铎时期关于香草趣闻,譬如,15xx年的剧院里,人们通常会边看戏剧,边在鼻尖晃动一根迷迭香,以消除身边那人的异味(动作优雅,动机却......不过,既然人人都这么做,也就不用担心令旁人尴尬了
)。英格兰第一个香草园出现在十七世纪,逐渐风行,最初是医用和研究性质的,继而演变成实用性或观赏性的花园。伊丽莎白时代的香草园,最讲究设计了,要几何图形规划、要种植在结纹树篱之中、还要修剪工整。这样耗时又费钱的功夫,慢慢被简化了,后来的香草花园,大都很随意,或者就在厨房花园的一角开发一片地种香草便算了。走进艾蕾花园里的香草园,我十分惊喜,它保留着很传统的设计:工工整整的树整形大门,对称的图形,古香古色的装饰,完好地体现着18世纪的古典风格。





香草园中间有个拱门,拱门那边是一个小巧的香气花园(Scented Garden)。一进园中,立即嗅到空气中弥漫的浓烈香气,像松木的树香,又夹带着柚子的甘甜,还有一丝薄荷的清新。越往深处去,气味越浓郁,原来是园子尽头一片翠绿的啤酒花。



从香草园和香气园出来,又回到Furlong Walk,没走几步又见树墙大门,门上有一对修剪成国际象棋棋子的树整形。门里门外气度不凡,这里就是艾蕾花园最有名的草本花境了。望进去,园内端庄大气,一面是红砖墙,一面是绿树墙,两旁的花床每隔几米就有一个杉树造型,显得刚柔并济。



艾蕾花园的草本花境自1846年到现在,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种植的全部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眼下春末,花床里的植物仍处在蠢蠢欲动的生长之中,像是派兵布阵等待一触即发。我这回先记录下这番景象,夏天重访时,有相片为证,不管那时它们会如何五光十色、争奇斗艳,我已见识过芳华绽放之前的朴素静谧。

草本花境的白色凉亭旁边,隐藏着一个小门,将信将疑地走出门口,竟来到一片开满了野花的丛林。这里与刚才的工工整整、雍容方正相比,忽然失落了规矩,精神涣散。只一步之遥,便是完全不同的视觉,简直比舞台上更换布景变得还要快。不会是误出了花园了吧,赶快查看地图,说的是叫“粗野之地”,野是野,但并不粗,精致的蓝玲花、娇艳的杜鹃,淡然的水仙,都十分的文质彬彬。


沿着这片粗野之地继续走,也不辨方向,就闯进了另一个园子“下沉花园”。顺着小径往下走,两旁密密麻麻种满植物,花和树重重叠叠,花香每每一转角就散了又迎来。到了花园的最低处,有些小景致:溪水、木桥、瀑布、长椅,像是一个密集型的小山谷。下沉花园本来设计是专门种植高山植物的岩石花园,后来陆续增加了许多花树,成了一个植物大拼盘。虽然这里的植物种类和颜色非常丰富,我还是比较喜欢开阔的、简洁的景色,我的眼睛贪图安逸,Less is more才是我的喜爱。



从下沉花园上升回地面,视线马上得以舒展开来,眼前这个圆柱形的石台,是连接Furlong Walk一端的冬青树大道上的庭院日晷。庭院日晷正面对着一片牧场,背面是庄严的冬青树大道,威风凛凛地竖立着七对修剪成圆柱形的冬青树,每棵树有将近十米高,气势惊人。艾蕾府邸的子爵们,在这十四个巨大的圆柱体的庇护下,一代一代来了又去,而它们依然矗立在这里,不变形,不变色,年年长青。站在冬青树大道上,我忽然像个哲人似的感叹起来:一生短暂,而生命永恒。





我的哲人的情绪也没有维持多久,在通往红墙花园的小道旁,出现一间半橡木结构的小屋,景致忽而变得轻松写意起来。小屋对开来的草坪两边种满了玫瑰,原来这个角落是个玫瑰园。钻进小屋,透过模糊的窗玻璃,正好望见那棵玉兰树,情深款款地吐露芬芳。这间小屋叫“茶室”,是园中聚会时吃茶休闲的地方,建园时候就有了,同样也是两百多年,它目睹的一定是那些最愉悦的时光。


从“茶室”旁的小拱门进去,是红墙花园(Walled Garden),它的设计是开放式的,整个园子的布局一目了然。四面红砖墙,墙边围着一圈波浪线边界的花床,种植许多品种的花草树木。花园的中间划出十字路口,将园子分成四块,每个角落各自成一景。
红墙花园这块地原来是厨房花园的一部分,在1960年代新开辟出来的新园,很明显,这里见不到香草园那种讲究的对称、精心修剪的树整形,更没有冬青树大道那样需要时间打造的阵容。园子中心那个铜制的莲花喷泉,即便看起来很怀旧,其实是现代的,是英格兰著名雕塑家Tom Leaper2005年的作品。不过莲花水池四周的那几个石头怪兽,倒是真古董,是从艾蕾府邸的屋顶移下来的。






前面说红墙花园的地本来是厨房花园的,那么艾蕾花园原先设计中的厨房花园(Kitchen Garden,也有称为蔬果花园的)面积很大,几乎占了整个正式花园的三分之一的地方。艾蕾花园是在1960年代才向公众开放的,可以推测在这之前,厨房花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实用性更强。但是进入厨房花园一看,它一点都不普通,算得上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厨房花园之一。
整个艾蕾花园色彩最明亮的地方,竟然在它的厨房花园里。一道墨绿色的树篱作背景,衬托出一个精美的铁枝凉亭,相隔几十米处,与一张覆盖着绚丽的海棠花的木椅遥遥呼应,那中间的距离被春季的花五颜六色地填满了。虽然今天在艾蕾花园中的几个小时里一直阴天,到了厨房花园时甚至开始下雨,但是最“花园”的景色却是在这里出现。真正是last not the least!







每次看完一个花园,我总会说,还要再来。对于艾蕾花园来说,更是如此。六月,我要再来看它的草本花境如何开始升温。七月,来看玫瑰园和红墙花园。到了秋天,再看厨房花园的丰收。冬季如果下雪,那些大大小小的树整形,披上银霜,一定美极了。虽然每次我都会说,还要来,但是这一回我是如此的贪心,想要再来许多次。

更多花园

看英国北方最大的花展,五光十色

四月的花园,清淡如一杯绿茶
前一篇:春日花园,恬静中那些温情
后一篇:爱好也能成事业:蓝铃村舍花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