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来晕晕的标题:《罗阿姨课堂》第一章第一节之一,再(之一)

(2016-10-04 10:57:40)

还是说明一下吧,第一章 基本功,分四节:1临摹传统工笔技法 、 2写生造型 、3构图、 4勾线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临摹传统工笔技法,从两幅古代作品临摹讲起,从《八十七神仙卷》开始讲传统白描技法,从《韩熙载宴图》开始讲传统设色技法。

 

 

一 白描(节选一小段,怕字数太多大家看得累)

   学生年代,我先后临过四张完整的《八十七神仙卷》。我爱上白描,爱上这交响乐一般的节奏。在后来的创作中,我一直致力于白描,始终使用熟宣。虽然在设色方面,熟宣不如绢,很难达到温润。但对于白描,熟宣比绢更敏感,它能详尽地记录运笔快慢顿挫、浓淡干湿。

   1996年,研究生2年级,我开始临第三张《八十七神仙卷》,即将完成的时候,熟宣走矾,有些墨线出现了渗化。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房间的每个角落都长满霉点。我决定临摹第四次,我选用蝉衣熟宣,分成四段临,这次和第三次一样,花了4个月时间。

再来晕晕的标题:《罗阿姨课堂》第一章第一节之一,再(之一)

《八十七神仙图卷》罗寒蕾1996年临  纸本 21X227cm

再来晕晕的标题:《罗阿姨课堂》第一章第一节之一,再(之一)

再来晕晕的标题:《罗阿姨课堂》第一章第一节之一,再(之一)

再来晕晕的标题:《罗阿姨课堂》第一章第一节之一,再(之一)

再来晕晕的标题:《罗阿姨课堂》第一章第一节之一,再(之一)

再来晕晕的标题:《罗阿姨课堂》第一章第一节之一,再(之一)

再来晕晕的标题:《罗阿姨课堂》第一章第一节之一,再(之一)

再来晕晕的标题:《罗阿姨课堂》第一章第一节之一,再(之一)

面对宣纸,我变得战战兢兢,不敢对它多呵一口气,多摸它一下,因为每个小动作都会改变最终结果。

 

我积累了两点经验:

1作画前刷湿熟宣,检查是否漏矾,如果有局部漏矾,等熟宣干透再于纸背局部刷胶矾水补矾。

 

2 手,尤其是指腹不能触碰画面,汗液会造成漏矾。这种漏矾相当可怕,因为无法用胶矾水补救。我不习惯戴手套,所以每当触碰画面时,都用纸巾垫在手下,而且常洗手,绝不用护手霜。

 

(图中深色圆点就是指头留下的漏矾现象,)

再来晕晕的标题:《罗阿姨课堂》第一章第一节之一,再(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