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一位亲友在我女儿面前批评她的语文老师,虽然只是随便的几句,却损坏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我很紧张,极力与他辩论,怎能质疑师道的尊严,怎能轻易否定老师的辛劳付出?
几年前,有位网友给我留言:“我们老师曾说这样画不对,但我看了你的技法步骤,发现你就是这样画的。我觉得我们老师不太对。”后面又说了一些埋怨她老师的话。
这位网友对老师并无恶意,但这几句话里透露出一种我很难赞同的态度。我始终坚信,学生对待老师批评应该是感激和接受,这位老师的批评一定有他的道理,因为“对不对”还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具体技法在这张画里是正确的,换了一张画可能就是错误的。比如中药“凡药三分毒”,使用正确了,有些毒药却能救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学生不应该在老师背后说怨气的话。
我曾担任教师十年,为了自己在绘画的个人追求,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光荣的岗位。所以,我更尊重那些把自己毕生精力投入到教学当中的教师,他们才是真正无私的奉献。同时,我也很赞同“师道尊严”。
提倡“师道尊严”并非无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若缺乏这种端正的学习态度,所谓的沟通会演变成相互埋怨,导致问题越发尖锐。同样,艺术作品需要审视真相的坚定骨气,而歌颂“真善美”也并非盲目乐观,粉饰太平。在黑暗的映衬下,这缕明亮的阳光更加温暖。
因此,我不愿夸大这种现象:老师埋怨学生入学水平越来越低,家长责备老师不负责任。 我更愿意记住这种感人情景:老师热爱学生,有教无类;学生尊重老师,珍重终生。
现状总是残酷而不容乐观的。
当教师的价值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地位反差日趋巨大,当价值评判的依据变成“有用无用”,“师道尊严”又从何谈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