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旅途>

标签:
杂谈 |
分类: 别人眼里的寒蕾 |
(按年龄排列)
罗寒蕾的中国重彩画艺术
作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蒋采苹
我欣赏《旅途》
作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庞媛
《旅途》描绘的不是一个依附性的小女人,而是具有独立人格的新时代女性。
罗寒蕾的工笔人物画《旅途》
作者:广东省画院前院长王玉珏
罗寒蕾的工笔人物画《旅途》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和称赞,在“全国第三届中国画展览”中获得优秀奖,是件可喜可贺的事。寒蕾画的就是她身边熟悉的人和事,通过具体生活瞬间表现了当今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和审美时尚。在表现手法上有新的尝试,又不失中国工笔画传统技法,基本功扎实,是一幅好画。
《旅途》——第三届中国画展中的佳作
作者: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
第三届中国画展评选工作中,两件工笔人物画作品较为突出,触动了评委,其中一件即是罗寒蕾的《旅途》。我并不熟悉其作者,但作品确给我留下了过目不忘的印象。《旅途》用工笔画的形式表现了一手持机票在旅途中思索的女青年。人物刻画细而不腻,人物造型生动,深入刻画到位,人物着装的不同肌理逼真,而表现手法又有别于油画语言中的酷似。作品不张扬,很平实,感觉女青年生活在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并体验享受着自己充实的旅行生活。仿佛作者的精神情感与审美取向,蕴涵在最为朴茂丰厚,自然本色的手法之中。可以想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是怎样以一颗虔诚的艺术之心和真诚的态度在与画面上的人物共同体味着艺术精神之旅。《旅途》不失为中西艺术语言方式兼容并蓄,探索求新的好作品。
我认识的罗寒蕾和她的《旅途》
作者: 江苏文化厅副厅长高 云
在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的评奖中,由一张作品吸引了几乎所有评委的目光。作品值得称道的首先是线的运用。不同于通常工笔人物作品线的干净工整,这幅作品的线几乎笔笔都是写出来的,显得自然、丰富而生动,达到了笔写意工的境界,这是很难得,也是很少见的。其次画面的肌理效果做得也令人叫绝,不仅丰富了视觉效果,也是中国画有了一种油画的质感,诱惑得让观众总忍不住用手去探探虚实。再次,该作品对诸如丝巾、皮毛、金属等都有很逼真很细腻的表现,但难得可贵的是她并不像有些作品一味追求西画的效果,以至不中不西,该作品仍是堂堂中国气派。由此,我记下了这件作品——《旅途》,也认识了该作品的作者——罗寒蕾。
谢谢李小吾先生的关注,但我要声明一点,这张机票是我一笔一笔画上去的,并非真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