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鱿鱼”一词的由来
(2011-03-25 11:14:30)
标签:
香港解雇铺盖包袱开除杂谈 |
分类: 社会 |
这个说法沿用至今。但是在现今社会老板要轻易地炒别人的鱿鱼就不那么简单和随便啦,因为职工工作的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
现如今,“炒鱿鱼”除了被辞退意思外,也有的是个人因为不想在原单位干了而提出辞职的,这时你就会听到“我炒了老板鱿鱼啦”。
“炒鱿鱼”是“被解雇”的意思。以前,到广东或香港做工的外地人,雇主多以包食宿的。这些离乡别井的打工仔,身上带着轻便的包袱,顶多多带一张绵被或竹席。那时候的店铺,多是前铺后居,即屋前端是营业的铺面,店主与伙记同住在店后的房间或阁楼。当员工被老板开除时,他便需收拾细软离开,这动作便叫做“执包袱”或“炒鱿鱼”。“执包袱”,看字面也明白个中含意,“炒鱿鱼”便要靠想像力了。原来,广东菜有一名为“炒鱿鱼”,即炒鱿鱼片,当鱿鱼片熟透时,便会自动卷成一圈的,正好像被开除的员工,在将自己的被铺(席或棉被)卷起一束时的摸样,故此,除“执包袱”之外,被解雇又可叫做“炒鱿鱼”。
普通话也有用「卷铺盖」代表离职,粤语中相应的说法是「执包袱」,把衣物收拾放在布包带走也。解雇某人可以说成「叫佢执包袱」。
无独有偶,英语中也有一模一样的用法。「包袱」英文叫”sack”,作为动词用便是「解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