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救世主
救世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989
  • 关注人气: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蒙古呼麦

(2011-01-14 11:12:48)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蒙古族

蒙古呼麦

宋体

潮尔

杂谈

分类: 文艺

       呼麦作为一种歌咏方法,目前主要流传于中国内蒙古,南西伯利亚的图瓦、蒙古、阿尔泰和卡开斯(Khakass)等地区。西藏密宗格鲁派的噶陀(Gyuto)、噶美(Gyume)两寺,也有使用低沉的喉音来唱诵经咒的传承。 “呼麦”,又名“浩林·潮尔”,是蒙古族复音唱法潮尔(chor)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种“喉音”艺术。呼麦是一种古老的歌唱方式,声音从喉底里发出来,悠悠远远地往一个很深很深的隧道里面钻,那个隧道是时间的记忆。据说,呼麦已经有千年历史,而今已是蒙古国宝级的艺术,在全世界独一无二。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呼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1日,中国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呼麦是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呼麦发声原理特殊,有时声带振动,有时不振动,是用腔体内的气量产生共鸣。假声带也随之震动。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

       呼麦”是除了草原之外上苍恩赐予马背上民族的另一个宝贵的礼物,在北方草原民族的萨满教万灵信仰中,萨满是可以与神和祖先的魂灵交流的人。山、河流、风与动物的声音便是神灵的显现,他们通过模拟这些声音可
以吸收来自于大自然的伟大力量。这便是呼麦这种奇特而神秘的演唱方式之由来——以人的喉咙来展示神迹般的声音。它的存在已逾千年,做为来自身体的本能声音,同样也能充当一样神奇的乐器。

       有关呼麦的产生,蒙古人有一奇特说法: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动,见河汊分流,瀑布飞泻,山鸣谷应,动人心魄,声闻数十里,便加以模仿,遂产生了呼麦。新疆阿尔泰山区的蒙古人中,至今尚有呼麦流传。呼麦的曲目,因受特殊演唱技巧的限制,不是特别丰富。大体说来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咏唱美丽的自然风光,诸如《阿尔泰山颂》、《额布河流水》之类;二是表现和模拟野生动物的可爱形象,如《布谷鸟》、《黑走熊》之类,保留着山林狩猪文化时期的音乐遗存;三是赞美骏马和草原,如《四岁的海骝马》等。从其音乐风格来说,呼麦以短调音乐为主,但也能演唱些简短的长调歌曲,此类曲目并不多。从呼麦产生的传说,以及曲目的题材内容来看,“喉音”这一演唱形式,当是蒙古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产物。

       EDJIN DUUN是卫拉特蒙古人的传统民歌,一首歌颂母亲的赞歌。

 


    卡尔梅克歌手Okna Tsahan Zam (查干扎布)

    OKNA TSAHAN ZAM,在2003年的戛纳国际音像博览会上崭露头角,3000名专业人员被他的魅力和嗓音所征服,他们长时间起立鼓掌,为这位来自中亚草原的萨满,喉调大师欢呼。

    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呼麦独唱家,他在所有的呼麦的事件中都具有绝对的重要性。他不仅代表了一个古老的民族,而且还代表了一个原始宗教的远古之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