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局势下,如果没有一点疯劲,中国汽车产业除了给合资品牌打下手,根本不可能有作为。
也许,中国汽车界再没有人会像李书福这么家喻户晓了,但是中国汽车界绝对不只有李书福一个“疯子”。
看看这些“汽车疯子”们,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敢做敢说?是什么让中国汽车饱受争议?又是什么让中国的汽车毅然决然地占领了市场?谁是“中国造车”的笑话?谁又成就了“中国造车”的神话?
各有各的疯法,各得各的天下,煮酒论英雄,看看他们谁才是疯子中的真英雄。
李书福:执着的疯子
http://image.ok4s.com/news/20070912/079128555037627.jpg
李书福名言:
“造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加一个铁壳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李书福当年这句名言激起无数车迷的讥讽,更有评论针锋相对的质问:“四个轮子加两张沙发的车,我们敢买吗?”
还好,现在“吉利”制造的“带轮沙发”在全国各地都卖得红红火火。李书福吃准了一个道理:没人不喜欢好车,但是中国人更需要买得起的车。
“少谈点金钱,多谈点精神。”
这句话才是李书福成功的写照,如果说李书福是汽车疯子,那么我相信他的“疯”只是一种表现形态,执着才是他的做事态度。认准的事,即便舆论像汹涌澎湃的浪潮一样压上前来,也不会退缩。于是,他就这样成为了中国汽车界的传奇人物。
“我们让吉利车走遍世界各国,而不是让世界各国的车走遍中国。”
在07上海车展上,李书福的这句话再次激起听众的喝彩。他是个天生的表演者,懂得将自己打造成最“吉利”的代言人。丰富的阅历让他拥有更多的见地和智慧,却不像很多“聪明人”那样因为聪明反而把不准自己的方向。
“请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
坦白说,吉利的“美人豹”就是个败笔。但即使失败,李书福也能败得很有悲剧英雄气概。即便美人豹的口碑和销量双输,但李书福依然轰轰烈烈地给我们造了个中国的跑车梦。
人们对他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李书福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用李书福的话说,吉利就是个孩子,将来是好是坏,谁能知道?孩子已经生了,就得认真地养,“希望这个穷孩子能当上汽车界的领头人”!
尹同耀:聪明的疯子
http://image.ok4s.com/news/20070912/079128555876837.jpg
尹同耀名言:
“不疯狂,就死亡!”
“我们的人连人家一条狗的尊严都没有。”
奇瑞从上汽集团剥离出来之后,越发生龙活虎起来。从最初外型可爱价格低廉的QQ,到现在第一百万辆奇瑞汽车下线,奇瑞的发展看起来没有吉利那般“苦”,其实在背后,尹同耀同样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奇瑞公司过去每个人都认为尹同耀是个老板,老板是什么?老板是王八蛋!我们今天要把大家每个人都变成老板,大家都是王八蛋!我们马上要改制了,16.166%的股权我们马上就要分下去,对不对?我们后面还有更大的股权,准备通过我们的股东去再争取。大家都是股东,大家都是老板,我们还能允许有那么多的蛀虫在祸害公司吗?”
在奇瑞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企业内部的管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尹同耀用一种明察秋毫的严谨态度对每一个环节把关,并且不断地向管理先进的企业学习,在“攘外”的同时,尹同耀在“安内”更加倾尽全力。
王传福:狂妄的疯子
http://image.ok4s.com/news/20070912/07912856421433.jpg
王传福名言:
“造汽车就象造玩具。”
“比亚迪 2015年汽车产销单品牌全国第一”
“比亚迪
2025年汽车产销单品牌世界第一”
的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造车和造玩具有点像。但是要造出真正能被人尊重的好车,却比造出一件讨孩子喜欢的玩具要难得多。比亚迪汽车尚处在模仿和学习的阶段,仅因F3销量不错,就把大话匆忙说出口,王传福给人的感觉还是过于狂妄了。
“比亚迪手中掌握了汽车技术‘核武器’”
王传福所谓的“核武器”,就是指纯电动汽车比亚迪E6。据介绍,这款纯电动汽车,预计售价15万元以内,全时四驱;无级变速;200千瓦输出功率,相当于奔驰350的动力;15分钟快速充电可充满80%的电池容量;一次充电可行驶400公里;百公里耗电15千瓦,约9元钱,将于2009年推出,2010年上市。
在他眼中,现有的先进汽车技术不过是小米加步枪,不值一提:作为越野车卖点之一的全时四驱,在电动汽车中,一个电机两根电线便解决了;无级变速器,又是滑阀箱,又是齿轮组,非常精密复杂的机电产品,在电动汽车中,只要一个适配器便可解决;
CVVT发动机,饱含着多少工业革命的成果,在电动汽车中,不过一台电动机而已。
在王传福口中,每一个美好的前景都源于比亚迪做电池的前身,本来被疑为弊诟的因素在他说来仿佛瞬间就成了比亚迪不可比拟的优势。究竟是否真的如此?我们只要再多两年耐心便可见答案。
张欣:无厘头的疯子
http://image.ok4s.com/news/20070912/079128561095734.jpg
张欣名言:
“……车厢大,最大的就是天籁,我们看老大妈的屁股,我讲这个可能攻击了天籁。”
“(上汽)把很好罗孚搞成这个样子干吗呢?我们当时准备把它拖到农村去拉化肥,拉棉花。”
“我搞设备搞不过设备部长,搞产品搞不过吴明,我就是搞人”
“我们是洋女婿,我们找的洋女婿也是比较穷的。”
“(名爵)你没看过吧?你看过肯定会奋笔疾书,就会写一个很大的字“值”,值班还是值钱还是值什么,就是值。(名爵)你一听这个名字就是很有文化的名字。”
南汽名爵总经理张欣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敢说,但是跟前面几位相比,他的豪言壮语里少了一份悲剧英雄的气概,多了一份无厘头的娱乐精神。
或许是因为南汽毕竟与奇瑞、吉利等民营企业不同吧,对于张欣来说,南汽名爵绝对不算是他自家的孩子,因此,他所说的一些话也尽显调侃之态,狂妄之间,过于喜欢攻击对手抬举自己的做法也引起了一些舆论的反感。
“我不喜欢点人家的名字,这是我个人的习惯。”
总之,看了以上的张欣语录,再看这句话,真的有点喷饭的感觉。南汽名爵在这位“大嘴张”的引领下究竟还能走多远?相信我们马上可以看到谜底。
尹明善:老辣的疯子
http://image.ok4s.com/news/20070912/079128561698656.jpg
尹明善名言:
“汽车论斤卖!”
2005年,尹明善提出了“汽车论斤卖”的理论,成功向舆论界投掷了一颗重磅炸弹。他得出结论:“125毫升排量的摩托车在1997年是1.6万元,现在只要3000元,合14元/斤。捷达、桑塔纳大概是50元/斤,我预测8年之后这些车会降到20元/斤左右。”
有趣的是,之后有不少记者和评论员拿这位重庆力帆当家人的理论去计算当今车市车价的一些升降现象,而且还都能用得上……
或许,等有一天“汽车论斤卖”的理论在中国车市无法立足之时,也就是中国真正能造出好车的时候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