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的粪便到底是如何被处理掉的,我们每天排泄的粪便究竟流向哪里?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人在脑海里一闪而过。最近社会学学者潘鑫淼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尤其对于身处在城市中的人,当你在排泄完后,由坐便器冲下,进入下水道后就完事了吗?通过下水道又去了哪里?厨房的下水道与厕所的下水道是不同的两个管道;当你在排泄完后,由坐便器冲下,进入下水道后通道住宅小区专门修建一个化粪池里,然后再排放到住宅附近的城市污水总管道里去,很多的城市污水总管道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了城市污水管网,通向城市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水排进河流、江、海里。
现在有的新的住宅小区已经不修建化粪池了,直接将粪便污水排进城市污水管道里,然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另外有的小城市,可能没有污水处理厂,最后所有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里,所以这样就造成了污染,给我们的环境带来破坏。
在中国城市,每家每户住宅内厕所便池都与生活废水管道合在一起接入粪便沉淀池(化粪池),沉淀池的出口通入城市公共排污管道,城市排污管最后通入河道,这就是中国城市现今通用的粪便处理模式.按容积计算,我们的粪便沉淀池在一两个月内就会被粪便充满,而实际上,大部分居民楼下的沉淀池数年甚至十余年都未清理过一次,那么这些粪便都跑到哪儿去了?下面我就分析一下这种沉淀池的作用。
我们的粪便沉淀池每天都进入大量废水与粪便,粪便一进入沉淀池,大部分粪便很快由块状物解离为絮状物,悬浮在池水中,随同进入的废水一起冲出到公共排污管,最后进入河流,这种沉淀池的作用只是把粪便中的块状物变成絮状物,避免其堵塞排污管,它不起收集粪便的作用,只是粪便流入河流的中途停留站罢了。
我们国家的城市有5亿人口,每天都产生大量粪便,这些粪便如果都作为有机肥交给了农民,至少可以满足2亿亩农田的有机肥供应,而如今,这些粪便却被白白的浪费,被人为引导流入江河,污染人们饮用的河水.
为此,我建议城市管理部门应禁止粪便沉淀池通入公共排污管,粪便沉淀池应由使用者雇人定期清理并将清理出粪便交给农民作为有机肥,(由于农家肥缺少,现在我们的农民还出钱买粪便),这样不仅可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变成粪便工人),又可满足农民对粪便的需求,更可避免粪便对河流的污染,一举三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