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大单资金等各种底背离形成,节前震荡,节后上涨

(2017-01-22 21:14:00)
标签:

波浪

财经

底背离

股票

大单资金

分类: 股票

​超大单资金等各种底背离形成,节前震荡,节后上涨

1、上周五,创业板的反弹最大,

从其分时来看,创业板是在连续2次的分时资金顶背离后,才见了高点,然后就一路横盘震荡调整了。

http://p2.pstatp.com/large/15a40001e83d60e3ce5a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一般来说,当资金第1次顶背离时,如果资金红峰值还是比较大时,往往需要第2次顶背离,且第2次有较大的萎缩了资金峰值后,才会见高点。

底背离反之。

这点大家可以记下。以后也是适用的。

2、我在上周多篇文章分析了几个指数的各种底背离。

在18日文章,也是重点分析底背离,当时的分析结论如下:

这几天虽然下跌了,但上证指的超大单资金流出并不多,日线现基本形成连续2次的超大单资金底背离了。

在120分钟低9转下,上证指、沪深300的120分钟的MACD 基本会形成底背离结构

深证指、创业板、中小板指120分钟,的MACD目前还在钝化中,后续仍有较大条件会形成底背离结构 

如果多个指数全部能共振形成底背离结构,那效果会比较强,也会比较可靠一些。  

上证指,的第1次超大单资金底背离,波峰跨度较小,且5日、8日超大单流出值还是较大,因此,其级别也比较小一些,

而第二次超大单资金底背离波峰间的跨度较大一些, 且5日、8日超大单流出值已较小了,其 级别也就比较大一些的。

http://p2.pstatp.com/large/15a600047e81ba3fd81b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深证指在前面12月底的超大单资金底背离死叉再金叉不明显,底背离级别较弱,而这次的 死叉再金较明显,级别也应较大一些。

http://p3.pstatp.com/large/15a600047e803d39b9d4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在120分钟低9转下,上证指、沪深300的120分钟的MACD 率先形成底背离结构。 

http://p2.pstatp.com/large/16300001c2d5bd601431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上证指在前面11月底的高点,当时也是有形成了120分钟的顶背离结构的,然后进入一个多月的下跌。现在形成了同样120分钟周期的底背离结构 。也是应该重视的。

深证指, 在120分钟低9转下, 其MACD 的底背离结构在形成了。

其同样在前面的顶背离结构对应了一个高点。这次的底背离结构应该也能对应一个低点

http://p3.pstatp.com/large/153a0003f7ce15ac094a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这里,上证指,沪深300、深证指,中小板,创业板等指数 全部共振形成了各种底背离结构,那效果应会比较强,也会比较可靠一些。

3、创业板,深证指在后继几天需要突破下降通道线的上轨阻力线,才能确认进入新的上涨周期。

http://p2.pstatp.com/large/15a600047e83257fc21d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http://p3.pstatp.com/large/162c0001c21c52f113cf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从缺口理论来看,深证指,创业板,现已经有3个下跌缺口了。事不过三,衰竭 缺口的概率很大,衰竭缺口一般都需要回补的。而要回补缺口,一般都要 突破下降通道线的上轨阻力线了。

4、近期,股指期货松绑传闻不断,昨日,甚至有股指期货松绑调整的通知稿流出。中金所表示,一直在研究论证。期货公司则称,预期相关监管会逐步松绑。

股指期货之前的交易额比股市还大, 市场应该有很多的大资金机构希望期指能松绑。  

现刚有松绑的希望,假如这时, 股市再度大跌下去,期指松绑时间就会因媒体舆论作用再度推迟松绑时间。因此, 再未来的一段时间,这些机构会在股市去表现表现,把大盘拉起来,促进一个和谐盘面,以便期指能全面松绑。

所以近段时间,应不会有极端的大跌出现的。

按前面文章分析《2017年是慢牛行情》

5、虽在目前,所有指数均有各种底背离结构,

但我仍然认为,大涨大概率还是需要在春节之后,春节前仍然还是比较会走震荡行情。

点击继续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