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走马场:那条被遗忘的街(镇)

(2012-06-26 14:08:10)
标签:

重庆古镇

走马古镇

小城故事

分类: 人在旅途

http://s10/middle/5fc299d3xc35a2a60e8b9&690

  

    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和朋友去重庆走马古镇转了转。回来时感慨万千,于是就为这座古镇写了几句话。

 

http://s13/middle/5fc299d3xc35a2a2d54bc&690

 

       走马古镇,确切的说叫走马场,位于重庆九龙坡区走马镇,按历史上说原属巴国故都巴县管辖,因其是重庆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从重庆朝发的马队,跋山涉水几十里路,到这里刚好天色已晚,人力疲乏,且从走马到下一个歇脚点来凤驿需翻越大山,所以过往的客商、力夫都要在此歇一宿,再加上附近乡邻来此赶集赶场,便为它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也就形成了繁忙的走马场集市。文庙、武祠、佛寺、茶馆、戏台酒楼应用而生。

 

http://s6/middle/5fc299d3xc35a281fa0c5&690

 

       当一场文化的革命夹杂着物质经济极速发展的旋风,吹遍了祖国的各个角落时,这里的一切也都被湮没。

       直到21世纪初,名人效益带来经济利益的案例频频在众人眼前上演,一场场仿古造街、造镇运动再次袭便祖国的大江南北时,沉睡了几十年的走马场也苏醒了,迅速的重建西楼,修补已经被废弃很久的危房老屋,搬出差点就被彻底忘却的耄耋说书老人,再花重金请名人来此造势……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曲艺之乡”3国字号,名人走了,三块国字号招牌留在了这里,并高高挂起在古镇入口的高墙上,格外显眼。于是乎,各级媒体纷至沓来,似乎一夜间,走马古镇名声大振。

http://s5/middle/5fc299d3xc35a29722e84&690

 

http://s3/middle/5fc299d3xc35a29da0ca2&690

 

        走马二字的来历,也从最初因古镇位于一形似奔马的山岗而得名,演变出更加故事化的答案。相传,走马镇以前出了两个举人,因替养父母洗脱冤案,受到皇帝的称赞。皇帝为表彰两个举人的孝道,下令凡进入两个举人故乡的,文官下轿步行,武将下马牵马而过,走马之名就是根据武将下马牵马走过而得来的。同样是传说,也有人坚持走马的名字是因为三国时期蜀国大将赵云曾在此驻军,此地为赵云将军操练马军的地方故名走马

 

http://s11/middle/5fc299d3xc35a28ae7b3a&690

 

        朋友是一位退休干部,曾在走马镇生活、工作十数年。他说,所谓的故事家家户户讲,男人讲,女人讲,娃娃也能讲;山歌年年月月唱,台上唱,坡上唱,处处都在唱的民间文艺盛况,也仅是造势中一个内容而已。所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协联合会命名为中国民间十大故事家,也只是讲述着那个年代的张家长李家短,再有就是光怪陆离的神鬼事件。那都是当年娱乐项目极度缺乏时,南来北往的商客茶余饭后,在客栈闲聊时相互讲述、神吹自己的见闻,也就是重庆方言所谓的摆龙门阵,或扯开喉咙吼山歌,附近的村民也参与其中,久而久之,各地的民间传说、故事相互传递交流扩散,走马说书人也便诞生。

 

http://s10/middle/5fc299d3xc35a28ecd0a9&690

 

       如今,我眼前的走马场,古镇造势风已刮过,所谓古镇,就仅是一个新戏台,一条不长的青石板路和几间老木屋。街上和国内大多数乡镇一样,年轻人大部分都在城里打工,偶尔才回来转转。几个闲暇无事的空巢老人,端坐在茶馆里的麻将桌前,三三两两的留守儿童满街疯跑,没有人再去听想当年的事情了。再加上这两年,几个老故事家的去世,走马古镇,再次被遗忘……

 

http://s4/middle/5fc299d3xc35a284ab02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