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子策:一流的执行力,让三流的想法变成顶级的战略

(2015-01-19 19:50:42)
标签:

财经

执行力

农夫

战略

马铃薯

分类: 孙子策原创文章

人们不可能通过思考而养成一种新的实践习惯,而只能通过实践来学会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所以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

企业不缺乏伟大的战略,缺乏的是有效的战略执行。通常战略本身无所谓对错与优劣,关键是企业是否具备执行战略的能力,企业不解决战略执行力问题,死掉只是迟早的事情,因此,一定要提高企业执行能力,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

有一个农夫非常勤劳,可是他家不论是家畜还是田地,都没有其他家的好,他十分不解。这一天,农夫又早早的起来,他告诉妻子说要去耕田,当他走到田地时,突然想起了自家的耕耘机没有油了,于是打算回去立刻加油。可是,刚想去加油去,又突然想到家里的三四只猪还没有喂,于是转回家去。

在农夫经过仓库时,望见旁边有几只马铃薯,他又想起马铃薯可能正在发芽,于是又走到马铃薯田去,想要观察马铃薯。在路途中,农夫经过木材堆,又记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刚想要去取柴的时候,看见了一只生病的鸡躺在地上……

就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几趟,这个农夫从早上一直到夕阳西下,油也没有加,猪也没有喂,田也没耕。最后什么事也没有做好。

相信在现实生活里,有很多人跟故事中的农夫一样没有定性,常常很难把一件重要的事完成,这个致命伤就是缺乏“执行力”。如果把这个农庄比作一个企业,农夫不能对如何解决企业里的种种问题事先作统筹安排,不能确立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先后顺序,即没有良好的流程设计,只顾手忙脚乱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显然,作为战略决策者,农夫是缺乏执行力的,他的企业就必然没有竞争力;同时,作为执行者,他没有定力,没有为完成一个任务必须坚定不移的决心,而是三心二意,最终一事无成。

如何才能执行有效呢?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进行:

首先,沟通是先决、是前提。

在沟通中,各级员工理解企业战略目标,满怀对美好愿景的展望,充满实现愿景的激情,各项工作的落实就有速度和质量。通过沟通,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可以在执行中分清战略的条条框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通过自上而下的合力使企业执行更顺畅。好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反之,窗体顶端窗体底端执行力不佳也是沟通惹得祸,沟通不畅通的结果是各层级之间没有共同的目标,往往都为不执行、不落实找借口,却不为成功找理由,结果就像螃蟹、驴子和天鹅一起拉车一样。

其次,管理者要起到带头作用。

实现企业战目标,往往取决于公司高层领导人的态度与力度,领导的时间在哪里,重点就肯定在哪里,所以说,员工的执行力等于管理者的领导力。另外,中层管理者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是高层联系基层的一座桥梁;发挥得不好,是横在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一堵墙,因此,要选有责任、有德行、有创新、重落实的人,用人要以德为先,适者为才,用对人就会事半功倍。

最后,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创造执行力。

建立科学严格的管理机制,是战略执行力的保障。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只有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上下功夫,确立严格的制度保障,才能建立一个顺畅的内部沟通渠道,才能形成规范的、有章可循的“以制度管理人”的管理方式,才能增加内部管理的公平性,才能明确管理者的责、权、利,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执行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